隨著全球首個以物聯網場景為主的5G標準R16的凍結,工業互聯網或將駛入一條快車道。
專家指出,R16標準加入了uRLLC(超可靠、低時延通信)、mMTC(海量機器類通信)兩大物聯場景應用,補齊了5G的“能力三角”,作為5G物聯網應用的主戰場,工業互聯網有望獲得快速發展,更多信息盡在振工鏈。
未來5G需要將通信標準與工業的個性化需求相結合,同時降低模組、芯片和網絡建設運營的成本,解決工業企業的安全性顧慮。5G在工業互聯網領域的大規模應用還需要形成可持續的商業模式,運營商正在全力避免5G時代重蹈“管道化”的覆轍。
5G加速與工業互聯網融合
國際標準組織3GPP官方宣布,5G R16標準規范已經凍結,這是5G的第一個演進版本標準。中國聯通(600050,股吧)副總經理梁寶俊指出,此前5G的R15標準主要側重于面向人的eMBB(增強型移動寬帶)場景,而新凍結的 R16標準補充了uRLLC、mMTC兩大場景,加入了時間敏感網絡以及定位等功能,這將大幅促進5G和工業互聯網的融合。“互聯網的上半場是消費互聯網,5G拉開了互聯網的下半場產業互聯網的大幕,其中最核心的就是工業互聯網,,更多信息盡在振工鏈”。
5G包含eMBB、mMTC、uRLLC三大應用場景。賽迪顧問通信業高級分析師李朕表示,2018年凍結的5G首版標準 R15主要側重于eMBB,而5GR16標準的凍結加入了另外兩大物聯網場景,有望大幅加速工業互聯網等垂直行業的產業化進程。
“此前工業自動化等熱門賽道,大多是在uRLLC等物聯網場景下開展試驗示范。但由于標準尚未確定,上下游產業鏈存在觀望心態,工業等物聯網場景尚未實現大規模產業化應用,R16的凍結將加速這一進程,更多信息盡在振工鏈”。
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副院長、工業互聯網聯盟秘書長余曉暉指出,到目前為止,全球工業系統中無線技術的使用比例仍然非常低。直到2019年,全球無線技術在工業系統中的使用比例只有5%-6%,無線技術在工業的自動化、大規模個性化定制等很多場景中都有獨特的優勢,之所以使用不夠就是因為過去的無線技術無論是wifi,還是3G、4G,都達不到工業場景所需要的性能。
R16的凍結定義了絕大部分工業場景,在技術性能上,除了運動控制時延達到納秒級等極個別指標還達不到要求外,5G性能已可以滿足絕大多數工業場景。目前全球對5G都有非常高的期望,但在工業領域的實踐離期望還有一定的距離,在具體應用上,全球仍然處于非常初期的階段,更多信息盡在振工鏈。
“現在凍結了5G的R16標準,我們需要把標準和每個個性化的工藝需求、行業需求相結合,從標準化走向個性化。還要降低模組、芯片和網絡建設運營的成本,再把需求抽象出來,從個性化再走向標準化,推動行業應用螺旋式上升。”余曉暉說。
在此過程中,仍然還有一系列問題需要解決,首先是需要挖掘不同行業的碎片化場景需求,將在這些碎片化需求與5G的技術做更好的結合。其次是解決5G模組、芯片等產品的成本問題。
余曉暉介紹,目前5G工業模組的成本仍高于千元,芯片等部件的成本對大部分工業企業而言依舊過高。未來需要在短時間內降低這些部件的成本,同時在網絡的建設、共享、運營、升級等方面,也需要進一步降低部署成本。
此外,5G在工業領域還面臨著安全問題。工業企業對5G最強烈的訴求在于,必須把工業數據留在工廠內,同時其對工業控制的安全性要求也要比消費互聯網嚴苛得多,如何低成本地滿足這些需求,對5G而言是個不小的挑戰,更多信息盡在振工鏈。
如何探索新商業模式
在5G確立技術標準之后,如何在成本、可靠性、先進性方面實現可持續發展,如何形成運營商與用戶之間共贏的商業模式?
“5G如果還是按流量收費的話,成本這么高,運營商是做不起的,同時產業生態也很難做起來。”寬帶資本董事長田溯寧認為,進入5G時代,必須認真思考如何從流量計費走向價值計費,在時延、安全等方面列出等級,作出差異化的網絡配置,根據不同的價值進行收費。
梁寶俊指出,5G的商業模式必須避免重蹈“管道化”的覆轍,在3G、4G時代,運營商的角色被OTT取代,淪為價值很低的“管道工”,與此對應的是按流量收費的商業模式。但在5G時代,每個基站的成本(包括電費)都是此前的3-4倍,已經無法再像此前一樣按流量收費,必須探索新的商業模式,更多信息盡在振工鏈。
目前,運營商在這方面的探索主要有三類。
第一類是正在設計的根據服務等級收費的商業模式。通過切片技術,5G可以提供不同的服務內容,流量是服務的一種,但5G未來更多是靠時延、抖動、速率等差異化服務實現其價值。運營商將把帶寬等資源進行排列,形成多種組合,針對不同行業、場景的差異化要求,提供差異化的服務與收費。
第二類是價值分享導向的商業模式。這方面國內外已經做了一些探索,比如在能源互聯網領域,通過網絡化改造,大家可以分享節約的能源,并獲取收益,在發動機等設備上,一些企業也探索了以租代售的商業模式,更多信息盡在振工鏈。
第三類是不再簡單地提供網絡,還是把5G打包成一種服務,形成“集成+運營”的商業模式。
梁寶俊介紹,5G工業專網將根據網絡定制程度,分為物理獨立專網、公網切片專網、公網共享專網三種服務能力,為客戶提供特定區域覆蓋、數據可靠傳輸、業務安全隔離、設備可管可控的基礎連接網絡,滿足客戶在組織、指揮、管理、生產、調度等環節的通信服務需求。5G專網中也分為獨享、優享、尊享等服務,并據此確立收費標準,更多信息盡在振工鏈。
梁寶俊認為,5G是為2B而生的,2B業務中最大的場景就是工業互聯網。不同于普適性的2C的公共網絡,5G必須建設面向2B的專網,這包括企業內網,實現人、機、料等全生產要素的互聯和無線化,也包括企業外組網,實現產業鏈上下游的鏈接,以及公有云、私有云、行業云的鏈接。
工業互聯網產業聯盟副理事長、樹根互聯技術有限公司CEO賀東東指出,接下來5G最大的瓶頸就是性價比,為此必須探索形成整體的解決方案。如果仍像現在這樣單點做5G通訊,整個廠區還是原來的有線網投資,在成本上是無法持續的。5G組網之后,應該探索對過去各種有線網絡的替代,并且在便利性、可靠性,乃至整體成本上創造新的價值,更多信息盡在振工鏈。
責任編輯:gt
-
物聯網
+關注
關注
2909文章
44635瀏覽量
373368 -
5G
+關注
關注
1354文章
48454瀏覽量
564245 -
工業互聯網
+關注
關注
28文章
4322瀏覽量
94116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