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前,英偉達的市值還不到英特爾的一半;一年后,英偉達實現了反超。
美國當地時間8日的股市,英偉達早盤上漲1.7%,市值增至2470億美元,首度超越英特爾。截至收盤,英偉達市值為2513.69億美元,英特爾市值則為2481.55億美元。
至此,英偉達成功取代英特爾成為美國市值最高的芯片公司,也成為世界第三大半導體公司,僅次于臺積電和三星。
英偉達是怎么做到反超英特爾的?
疫情刺激業務增長,英偉達走“花路”
英偉達可以說是最早吃到AI紅利的科技公司之一。早年的英偉達憑借著GPU在游戲市場所向披靡,而隨著GPU適用于深度學習運行的特性被挖掘出來,英偉達也迎來了自己的“花路”。
截至目前的云端訓練與推理芯片市場,英偉達依舊占據了頭部位置。而就在近幾年,英偉達也在發力邊緣和終端市場,意圖用云端加邊緣化一體的解決方案吸引更多客戶,推出的產品包括面向終端以及邊緣端的Jetson系列等,以及具備產業突破性的、全球最小的邊緣AI超級計算機Jetson Xavier NX等。與此同時,面向自動駕駛、機器人等垂直領域,英偉達也針對性的推出了相應的解決方案。
依據外媒所統計的,自今年以來,英偉達股價的上漲幅度達到了74%,之所以能夠出現這種結果,或許可以歸功于英偉達在數據中心業務的增長,以及大客戶訂單的獲得等。
具體來看,今年5月份,英偉達公布2021財年第一財季財報,報告顯示該公司第一財季實現營收30.8億美元,同比增長39%。其中值得注意的是,因為疫情期間線上辦公需求激增帶來的影響,英偉達數據中心業務得以快速增長,季度營收首次突破10億美元,達到11.4億美元,同比增長80%,創下業務新高度。
此外在前段時間,英偉達也在自動駕駛市場迎來了一個大客戶,即德國戴姆勒旗下的梅賽德斯奔馳,雙方簽訂協議將合作打造車載計算架構和AI計算基礎架構。此次合作是基于英偉達自動駕駛系統芯片Orin的一次商業化嘗試,而依照雙方的計劃表,這一全新軟件定義的架構將成為2024年開始奔馳所有車型的標配。
產品上,英偉達在云端成王之后繼續下沉邊緣和終端,業務上則迎來突破性營收和大客戶訂單。這么一來,投資者看好英偉達,購買股票推高股價也是意料之中。
客戶棄用、數次錯失機遇,昔日霸主英特爾被反超
相比于英偉達的激進與股價大漲,英特爾的市值自今年以來下跌2%,呈現出兩種極端。不過,當我們對英特爾近年來的表現進行復盤,“市值”被超越似乎也是遲早的事情。
僅就近期來看,英特爾就接到了幾個壞消息,譬如被蘋果棄用。對于英特爾而言,與蘋果“分手”意味著什么呢?以此次事件的主角Mac產品為例,其一個季度幾百萬臺的出貨量無疑能夠大幅帶動底層英特爾芯片的銷量,失去蘋果所帶來的損失不是英特爾能夠一笑而過的。
因此,考慮到當前Arm在PC市場對英特爾的緊咬不放,隨著蘋果棄用英特爾、啟用Arm,投資者對英特爾的價值判斷必然也會有所影響。
除了丟失重要客戶,作為英特爾立足根本的芯片研發也遭受到市場懷疑。眾所周知,英特爾10nm制程工藝截止目前依舊沒有進入大規模量產時代,對外供應商品仍舊以14nm制程為主。
與此同時,英特爾在7nm制程的時間表上也是一延再延。多年前英特爾方面表示將于2020年實現7nm制程處理器的量產,而依據最新對外透露的時間表,英特爾已經將7nm量產時間表推遲至2021年下半年。相比英特爾的“擠牙膏”操作,諸如臺積電、三星等則早已開始5nm、3nm的研發計劃。針對市場競爭,就連英特爾本身也承認已經落后多家競爭對手,追趕至少需要兩年時間。
雪上加霜的是,就在今年上半年,英特爾曾負責公司10nm制程的芯片總設計師Jim Keller也因為個人原因離職,這對于公司來說不失為一個沉重的打擊。
此外考慮到錯失5G芯片、在服務器遭遇英偉達一列競爭對手圍追堵截等情況,雖然收入依舊不菲,但是英特爾身上“光環”似乎正有所減弱。
最后
針對英偉達股價飆升這一現象,有人分析稱背后原因是投資人看好遠距工作趨勢將助長英偉達的數據中心事業,而AI則是帶動英偉達行情水漲船高的重要推動力。
在芯片賽道中,AI已經成為了一個關鍵增長因素。相比于英偉達全身心投入在AI產業,雖然在自動駕駛等方面有所布局,但英特爾的重心更多還是放在電腦和服務器芯片上。
可以注意到,自去年開始,英偉達就開始“硬剛”英特爾,具體動作包括收購Mellanox等,以此在數據中心市場站穩腳跟。考慮到當前疫情仍未結束,以及“無人化”需求激增等情況,預計未來一段時間內,英偉達的數據中心業務、市值增長等依舊呈現利好趨勢。或許可以說,英偉達之所以能夠成功上演一出“彎道超車”,AI的關鍵作用不容小覷。
責任編輯:pj
-
英特爾
+關注
關注
61文章
10002瀏覽量
172114 -
5G
+關注
關注
1356文章
48497瀏覽量
565363 -
自動駕駛
+關注
關注
784文章
13915瀏覽量
166772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