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自每日經濟新聞新浪財經 東方網)
華為回應美國將限制員工赴美簽證
特朗普政府努力呼吁在世界各地禁止華為的產品,尤其針對5G無線網絡方面,原因是擔心華為的設備可能被用于監控等目的。今年1月28日,英國政府宣布,將允許華為參與其5G網絡建設,華為設備在非核心網絡上的市場份額不得高于35%。但7月14日,英國對華為的態度出現大反轉——英國已決定停止在5G建設中使用華為設備。
美東時間7月15日,美國國務卿蓬佩奧宣布,美國國務院將對包括華為在內的中國科技公司的特定員工施加簽證限制。
華為回應稱,華為獨立于中國政府運作,是“私人的、員工所有”的公司。“限制我們不懈努力為美國和世界各地技術創新做出貢獻的員工的簽證,是不公正和武斷的行動,我們對此感到失望。”
華為關鍵友軍中芯國際今日暴漲
今天,國產芯片龍頭中芯國際登陸科創板。這個被譽為“中國芯”的科技龍頭上市首日,就刷新了無數資本市場的紀錄。
收盤近6000億的市值,讓中芯國際第一天就成為了科創板市值王、芯片行業市值王,A股科技股市值王。此外,至少463億的募資,讓其成為了近10年來最大規模的IPO。46天的上市“通關”時間,也是史上最快。
最終,中芯國際收盤大漲201.97%,報收于82.92元,當天換手率高達53.08%,涉及資金額高達479億元。這一交易量在A股歷史上位列第四。在它身前的是中石油、中國平安、中國中車。
中芯國際20年風雨路
2000年,當大股東將張汝京一手帶大的世大積體電路公司重要股權賣給“宿敵”臺積電時,被迫出走的張汝京單刀直入攻進了當時剛剛萌芽的中國大陸半導體市場,開始謀劃晶圓代工廠中芯國際。
2000年4月中芯國際由張汝京博士與王陽元院士,帶領300多位臺灣同胞和100多位歐美日韓等國專業人才共同創立。
2005年公司先后兩次受到臺積電專利起訴,前后共繳納合計約4億美金,2009年11月創始人張汝京博士被迫離職,同時中芯國際也停止了先進制程追趕的步伐。
2011年,在中芯國際董事會激烈內部斗爭和前董事長江上舟辭世的困境下,新任董事張文義引薦55歲的“前元老”邱慈云上任中芯國際CEO,開始迅速穩定中芯國際內部形勢,努力扭轉長期虧損的局面。
2012年邱慈云出任公司CEO,開始注重成熟工藝的研發,成功實現扭虧為盈,但是先進制程上的技術差距和臺積電進一步拉大。
2013年,臺積電股份占比被壓縮到5%以下,正式失去在中芯國際的主要話語權。
2015年國家大基金以17.59%持股比例成為中芯國際第二大股東,第一大股東仍為大唐電信,持股18.3%。隨后,中芯國際融資不斷加快,清華大學、黑巖集團(BlackRock)、紫光集團董事長趙偉國、中國華馨投資公司相繼入股中芯國際,成為中芯國際大股東。
2017年梁孟松博士加盟中芯任聯席CEO,公司重回先進制程追趕行列。此次加盟中芯國際,僅300天幫助公司順利突破14nm工藝關鍵節點,并且順利推進N+1/N+2工藝的研發,開啟對14nm及以下先進制程的追趕,重燃國人“中國第一芯”的希望。
2020年5月,中芯國際宣布,國家大基金二期、上海集成電路基金二期分別向其子公司中芯南方注資15億美元和7.5億美元,加速擴張晶圓產能。
截至目前,公司第一大股東為大唐香港,持股12.04%,鑫芯香港持股11.17%,A股占比23.62%。
最新業績顯示,公司一季度營收、凈利雙雙大增,一季度營收為75億元,凈利潤為5億元,同比暴增4倍。市場預計隨著14nm量產進程的加速,以及國內下游企業轉單,今年營收有望實現高速增長。
-
芯片
+關注
關注
456文章
51037瀏覽量
425498 -
中芯國際
+關注
關注
27文章
1418瀏覽量
65436 -
華為
+關注
關注
216文章
34509瀏覽量
252378 -
5G
+關注
關注
1356文章
48491瀏覽量
565107 -
5G網絡
+關注
關注
8文章
1743瀏覽量
42498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