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陷阱背后——TikTok為何遭遇美國政商界聯手封殺。
字節跳動創始人張一鳴辦公室里,有一個定制款懸空轉動的地球儀。眼下,這個“轉動的地球儀”正在遭遇“美國陷阱”。
在威脅“封禁TikTok”后,美國總統特朗普8月3日再次發出赤裸裸恐嚇:TikTok必須在9月15日之前賣給美國,否則必須關門,而且相當一部分錢要交給美國財政部,“因為是我們讓這筆交易成為可能”。
美國政府為何要對一款短視頻社交軟件痛下殺手?政商界聯手發起一場針對中國民營企業的“圍剿”,揭穿了美國社會的哪些真相?記者采訪了有關互聯網和國際問題研究專家。
“對TikTok的恐懼源于其巨大的成功”
TikTok在美國仍然前途未卜。
到底是無奈接受徹底封殺,還是被迫出售給美國巨頭,短短數日,一變再變。
美國東部時間7月31日上午,外媒稱白宮可能頒布行政命令,以國家安全為由,施壓字節跳動出售TikTok美國業務,否則可能封殺這一應用。美國總統特朗普在出發前往佛羅里達參加活動前確認了這一消息。多家美媒隨后發布消息稱,微軟和字節跳動正在商談TikTok收購交易,可能由微軟接盤TikTok美國業務。當晚,特朗普卻在從佛羅里達回華盛頓的途中表示,他很快會簽署行政命令,在美國封殺TikTok業務。他還明確表示,自己不支持一家美國公司收購TikTok美國業務。8月3日,特朗普又“變卦”稱,除非微軟或另一家公司購買,否則TikTok將在9月15日被禁止在美國使用。
打壓TikTok的理由被特朗普政府歸結為“國家安全”。對此《紐約時報》撰文稱:“坦白說:我不相信TikTok對美國國家安全構成緊迫威脅的說法。”“作為一款外國應用,TikTok在某些方面比美國的技術平臺更容易進行監管。”斯坦福大學法律、科學和技術項目主任馬克·萊姆利表示,“沒有真正的證據”證明TikTok對美國國家安全構成威脅,事件根源在于美國政府對任何來自中國的科技企業采取敵視態度。西班牙《國家報》網站更是直言,對TikTok的恐懼源于其巨大的成功。
最近一年來,美國對TikTok的打壓力度不斷上升。去年11月,特朗普政府宣布,將對TikTok此前收購美國音樂類短視頻musical.ly展開國家安全審查,迄今未有結果。12月,美國國防部2.3萬名員工接到通知,立刻卸載TikTok,隨后美國海軍、陸軍先后禁止使用TikTok。今年上半年疫情在全球暴發,TikTok下載量猛增,遠超臉書和Instagram等美國社交軟件,美國對TikTok的打壓力度進一步加大。7月7日,美國國務卿蓬佩奧在接受采訪時稱正考慮封殺TikTok。7月22日,美國國會通過法案,禁止聯邦政府員工在政府設備下載TikTok。
“他們真正關心的問題真不是TikTok是否安全,而是TikTok崛起所帶來的巨大商業利益問題。”浙江傳媒學院互聯網與社會研究院院長方興東分析說,當今世界,最具資本市場價值、最具爆發力的是互聯網服務企業。今天美國高科技第一陣營,也即萬億美元級的FAAMG(臉書、亞馬遜、蘋果、微軟和谷歌)五家公司,均以互聯網服務為基礎。而且高科技領域有個重要的“主航道效應”,誰占據了整個行業最具有引領性的趨勢,誰就會脫穎而出。TikTok被認為是最近十年內崛起的最成功互聯網創業公司,它代表的短視頻也是最近十年內最具趨勢性的互聯網應用,它所代表的短視頻服務,也是第一次美國未能引領的下一代互聯網服務。TikTok的崛起,勢必導致萬億美元級互聯網商業版圖格局重組。
“TikTok是第一家真正突破美國和全球意識的中國公司。今年一季度,TikTok下載量約為3.15億次,創下了全球歷史紀錄,超過臉書等美國應用程序。”美國《大西洋月刊》發表的《為什么美國害怕TikTok》一文寫道:“TikTok已經成為由技術驅動而崛起的中國新挑戰的象征,這一挑戰不僅面向美國,而且面向美國在技術領域的統治地位。”
“TikTok崛起背后的全球高科技產業趨勢,是美國政府最為焦慮的。通過國家安全的政治理由,將TikTok一舉扼殺,成為美國政府和互聯網巨頭的共識和默契。”方興東直言,美國以“國家安全”為名發起的對中國企業的調查和打壓,本質上是動用國家手段,限制和削弱美國企業的競爭對手,并進而達到遏制中國崛起的目的。
眼下,特朗普同意給字節跳動45天時間協商向微軟出售TikTok事宜。對此,復旦大學國際關系與公共事務學院教授沈逸分析,在商業上獲取實質性收益,在全球音視頻平臺上迅速拓展美國影響,打壓中國標志性企業,塑造特朗普“精明商人,強勢總統”的形象來改善選情,應該是其主要考慮。提出45天期限,確保談判結果在2020年9月上中旬出臺,正好影響和塑造選舉前2個月關鍵時期的選民認知。
政商聯手迫使外國公司落入“美國陷阱”
隨著事件進入收購談判階段,其面貌愈發清晰。業界人士普遍認為,“TikTok事件”是美國政商兩界聯合發起的一場針對中國優質民營企業的“圍剿”。
事實上,TikTok并非孤立的個案。對挑戰其地位的外國公司予以打擊,這在美國屢見不鮮。
2019年4月,中國社會科學院歐洲研究所助理研究員孔元組織翻譯了《美國陷阱》一書。該書以作者皮耶魯齊的親身經歷,揭露了美國政府打擊美國企業競爭對手的內幕:法國阿爾斯通公司作為世界工業巨頭,一直是法國傳統工業的驕傲。進入21世紀后,美國電力巨頭通用公司瞄上了這塊肥肉,并展開收購阿爾斯通的商業談判。為順利完成收購,美國政商兩界合演了一場“圍獵”行動。在談判過程中,阿爾斯通高管皮耶魯齊在美國機場被美國司法部門以違犯《反海外腐敗法》為由逮捕。皮耶魯齊作為處于弱勢的外國人,無力對抗龐大的美國司法機器而被迫認罪。認罪后的他實際上變成美國司法部門的“人質”。阿爾斯通若不接受通用公司提出的商業并購方案,就面臨美國司法部以其違犯美國《反海外腐敗法》而作出的巨額重罰。最終,阿爾斯通被迫就范,通用電氣通過這筆收購業務控制了法國75%的電力。
“‘美國陷阱’具有雙重含義。第一層含義,是指皮耶魯齊被美國逮捕而陷入美國訴訟法中‘辯訴交易’的‘司法陷阱’;皮耶魯齊被迫認罪后,落入‘美國陷阱’的第二層含義,即國家與國家之間展開經濟競爭和政治競爭的‘經濟陷阱’甚至‘政治陷阱’。‘美國陷阱’的運作邏輯就是政商合謀,打壓競爭對手和可能威脅到美國利益的其他國家。”孔元分析。
正是利用這種“陷阱”,美國成功瓦解了歐洲多家大型跨國公司。據《美國陷阱》一書記載:“自2008年以來,被美國罰款超過1億美元的企業達到26家,其中14家是歐洲企業(5家是法國企業),僅有5家是美國企業。迄今為止,歐洲企業支付的罰款總額即將超過60億美元,比同期美國企業支付的罰款總額高3倍。其中,僅法國企業支付的罰款總額就達到近20億美元,并有6名企業高管被美國司法部起訴。”
“‘美國陷阱’只是美國霸權行徑的冰山一角。法國存在很強的反美霸權聲音,皮耶魯齊的好友、法國國際關系和戰略研究院研究員阿里·拉伊迪曾對美國以司法手段之名,對包括法國在內的歐洲企業開展‘經濟戰’和‘法律戰’的行為給予充分揭露。我們在翻譯完《美國陷阱》后,又翻譯出版了阿里·拉伊迪《隱秘戰爭》一書。”孔元說。
“美國素來有打擊他國跨國公司的傳統,本質是對全球資本和先進技術實行壟斷,不允許有挑戰其壟斷地位的新興企業。”中國現代國際關系研究院美國研究所副研究員李崢注意到,近年來,中國企業國際化步伐加快,直接沖擊了一些領域美國企業的壟斷地位,刺激了美國的敏感神經。與針對華為一樣,美國以國家安全為幌子持續打壓TikTok,意在阻斷優秀中國企業的全球化之路。
“美國政府介入全球商業競爭,這是由美國國家性質所決定的。美國是典型的資本主義國家,資本主導國家決策,政府服務于資本家的利益。”北京大學法學院教授強世功指出,在美國社會,企業利益與國家利益深度捆綁。美國企業在全球經濟競爭中的失敗也必然導致美國在全球政治競爭中的失敗。美國設計了精巧的“司法陷阱”和“經濟陷阱”,用以捍衛美國企業在全球競爭中的絕對優勢。正因為如此,美國政府可以對美國企業的競爭對手在關鍵時刻發起致命的精準打擊。
“美國一些人毫不掩飾地宣稱美國的目標就是建立一個主宰全球的‘新羅馬帝國’。而這個‘新’,就在于將赤裸裸的軍事征服盡可能隱蔽起來,更多采用法律規則、投資貿易、金融體系、知識產權、人權、法治和文化意識形態滲透等來征服和擴大全球市場。如果用約瑟夫·奈的概念來說,美國的全球霸權更多借助于‘軟實力’和‘巧實力’。”強世功分析說,美國正是依靠軍事的、經濟的、法律的和文化的復雜手段,維持其全球霸權地位。任何一個國家如果政治上不服從美國,在經濟實力上開始挑戰美國,就會遭到美國采取各種辦法系統打壓,即便美國的盟國也不例外。比如法國人卡恩積極推動歐元與美元展開競爭,并主張歐洲與亞洲聯合起來,在全球經濟中擁有更大的發言權。當他準備參加法國總統競選的時候,美國就在紐約以“性侵”的荒唐理由逮捕并起訴卡恩,雖然卡恩最終無罪釋放,但他經此打擊已錯失參選法國總統的資格,黯然退出政壇。
“美國陷阱”戳穿了關于美國社會的種種“神話”
備受用戶青睞的TikTok在美國遭遇重創,其原因不是產品和服務不夠好,不是失敗在市場競爭中,而是因為美國政府的霸凌行為。對于熱衷于標榜市場經濟和公平競爭的美國來說,這是莫大的諷刺。
美國科技月刊《連線》雜志特約撰稿人路易絲·馬察基斯直言,美國政府意欲禁止TikTok平臺是“一場災難”,“只允許來自本國的企業發展壯大”,這種“極其不公平”的做法有損于全球自由市場。耶魯大學法學院高級研究員扎姆·扎克認為,TikTok事件創下了一個“危險先例”,意味著美國正在走一條“技術民族主義道路”。不僅是中國,任何被美國視為對手的國家,其企業都可能會被美國以不利于國家安全為由而禁止。
“以硅谷為核心的美國高科技一直是全球創新的引領者。除了一代代層出不窮的創業神話,更重要的是‘開放、創新、公平競爭、全球化’的價值觀。然而,過去幾年,隨著華為、字節跳動等中國高科技企業崛起,開始對美國領先優勢構成挑戰。美國并不是秉承創新、開放和公平競爭等精神應對挑戰,而是越來越多地借助于美國政府這只‘看得見的手’,通過政治手段維持其科技優勢,維護其商業利益。”方興東指出,美國泛化國家安全概念,在拿不出任何證據的情況下,對有關企業作有罪推定,并發出威脅,這違背市場經濟原則,暴露了美方所謂維護公平自由的虛偽性和典型的雙重標準,也違反了世貿組織開放、透明、非歧視的原則。
“‘美國陷阱’作為生動的案例揭示了美國動用國家權力介入全球商業競爭的真面目。它表明美國的市場制度并不是世界楷模和榜樣,其陰暗部分遠比我們所看到的更多。‘美國陷阱’是一種反面典型,其本身也是對美國營商環境和政府信用的一種破壞。這種陷阱使用得越多,美國信用破產的速度也越快。”李崢認為,美方的一些人應該認真傾聽國際社會的聲音,為各國市場主體在美投資經營,提供開放、公平、公正、非歧視性的營商環境,停止將經貿問題政治化,停止濫用國家安全概念和推行歧視、排他政策。
“圍獵TikTok是最丑陋的美劇之一。”輿論認為,美國的霸凌做法正在不斷瓦解其過去所樹立的道德形象,讓全世界日益看清其掄著貿易戰的大棒,試圖將霸權建立在恐懼之上的本質,看清其在“美國優先”口號下以鄰為壑、將全球秩序變成美國秩序的真面目。
“美國一直在營造一種‘燈塔’的神話,它將美國視為企業家精神、自由民主制度、個人權利的燈塔和護衛者,美國是‘山巔之城’,美國制度是放之四海而皆準的普遍制度。但從‘美國陷阱’的故事可以看出,所謂自由貿易和企業家精神其實是虛偽的,它背后是赤裸裸的政商勾結。美國對個人權利的尊重和護衛也是有瑕疵的,皮耶魯齊的監獄生涯,充分揭示了這一點。”孔元說。
“‘美國陷阱’所展現的生動個案刺穿了一些人眼中的美國神話,揭示了美國所推動和建構的全球秩序的政治本質。”強世功直言,經濟全球化應當是全人類的全球化,應當屬于全人類。如果美國一些人隨心所欲地對其他競爭國家展開美元金融戰、互聯網戰和“長臂管轄”的法律戰、經濟戰,那就是將全球變成美國的殖民地。由此人們要問:這個世界究竟是“全人類的世界”,還是“美國的世界”?是基于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采取一種每個人和每個國家都平等參與的思路來推動全球治理,還是基于西方種族主義的“新羅馬帝國”理念,采用一種“美國優先”的帝國霸權思路推動全球治理?這些是經濟全球化以來全球治理面臨的根本問題。
“美國的做法肯定會持續下去,并且隨著美國國力的整體衰退和下降,美國維護自己霸權利益的手段將更加赤裸裸。”孔元說。
-
互聯網
+關注
關注
54文章
11166瀏覽量
103460 -
短視頻
+關注
關注
1文章
124瀏覽量
8953
原文標題:政商聯手:TikTok為何遭遇美國封殺?
文章出處:【微信號:xiacoinfo,微信公眾號:資治通信】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