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月初,開源辦公套件 LibreOffice 在 7.0 RC 中加入了商業化的探索,遭到了社區內部的抗議。負責管理該項目的非營利組織 TDF 發表聲明道出了事件的原委,卻也暴露出該項目目前在運維方面陷入的窘境。一個單純用愛發電的開源項目能走多遠呢?
自由之名
上世紀 90 年代,來自德國的高中生 Marco B?rries 為了在個人電腦上編輯自己的畢業論文,開發了一款名為 StarWriter 的文檔編輯軟件,并在之后成立 Star Division 公司來管理該項目。1999 年,Sun Microsystems 以 7350 萬美元的價格收購了 Star Division,并將 StarWriter 改名為 OpenOffice ,以開源的形式發布了該軟件的代碼。于是,一款任何人都可以免費下載的辦公套件就此誕生。
在此后將近 10 年的時間里,該軟件都在 Sun 的管理下,從 1.0 版開發到 3.2 版,從 LGPL 和Sun 工業標準軟件許可證(SISSL)雙重許可到純 LGPL 許可,OpenOffice 變得越來越開放和自由。直到 2009 年,專有軟件巨鱷 Oracle 收購 Sun Microsystems,人們擔心 OpenOffice 在 Oracle 手中會變得封閉與商業化,于是非營利組織 The Document Foundation(TDF) 分叉了該項目,并于 2010 年將其命名為 LibreOffice,旨在讓該軟件永遠保持自由與開放。
盡管 Oracle 在 2011 年決定將 OpenOffice 移交給 ASF,使其重回中立陣營,但此時的 LibreOffice 在新的獨立社區領導下,已經聚集了超過 95% 的前 OpenOffice 社區成員。在他們的支持下,被冠以自由之名的 LibreOffice 在開源社區中不斷發展、完善和繁榮。
只用愛難以發電
當一個開源項目發展到一定的程度,其開發、維護和日常運營就需要資金的支持,同時也會有企業級用戶想要參與進來。這個時候,TDF 遇到了一個所有大型開源項目管理者都會遇到的難題:隨著開源軟件的用戶不斷增長,為它的開發提供資金的正確商業模型是什么?
起初,LibreOffice 得到了很多企業級用戶的支持,這些公司直接向 TDF 提供資金或人力以贊助項目日常的運營。盡管還有一部分貢獻來自社區志愿者和個人用戶的愛心捐贈,但來自公司的贊助資源占比超過一半。其中,對源代碼的貢獻中約有 68% 來自商業公司。
TDF 營銷負責人 Vignoli 列出的數據顯示,從 2010 年到 2014 年,在 LibreOffice 項目中工作的全職員工數量為 60 多人,其中有來自 SUSE 的開發人員 15 名,來自 Red Hat 的開發人員 5 名,來自 Canonical 的開發人員 1 名,來自德國慕尼黑的開發人員 7 名,以及來自其他不同公司的開發人員約 40 名。
但現在,其中的許多人已經退出了該項目的開發或逐漸減少了他們的代碼貢獻,總共留下了大約 40 名開發人員,其中有 25 名來自基于 LibreOffice 提供在線服務的英國初創公司 Collabora,7 名來自總部位于慕尼黑的文件管理公司 CIB(同樣基于 LibreOffice 提供商業服務)。而這 32 名開發者都是從自己所屬的公司那里獲得薪水以支持開發 LibreOffice,因為他們的公司都在基于 LibreOffice 提供商業服務。而真正不計報酬地為 LO 無償貢獻代碼的開發者只有寥寥數人,且力量有限。
總部位于英國劍橋的 Collabora 公司的董事兼總經理 Michael Meeks 表示,盡管他的公司為 LibreOffice 貢獻了大部分全職開發人員,但他仍然認為“ TDF 現有的運營模式將使 LibreOffice 的生態系統被徹底破壞。”
Meeks 本身也是一位開源專家,他曾在 GNOME,OpenOffice 和其他著名開源項目中工作。Meeks 認為“ LibreOffice 正面臨嚴重風險”,且該風險并不在項目本身,而是在于管理它的 TDF。Meeks 說:“TDF 的銀行存款約為 150 萬歐元,但令外界感到驚奇的是,TDF 并不能使用這筆錢雇用開發者來支持 LibreOffice 后續的開發。”
CIB 公司的 IT 主管 Thorsten Behrens 也在接受外媒采訪時表示,他與 Meeks 的觀點一致,并補充說:“管理 LibreOffice 的 TDF 是一個慈善機構,它在德國法律上不具備從事軟件開發業務的資質,因此它不能把這筆錢用來雇用開發人員,因為那樣做會與商業軟件公司產生不當競爭,并使其慈善組織的地位遭到質疑。”
正是因為德國法律上的嚴苛規定,使得 TDF 雖然獲得了來自社會的捐款,但他們卻不能用這筆錢展開相關的開發工作,導致 LibreOffice 的開發工作反而減少了。這也意味著,通過商業版付費來為 LibreOffice 項目籌款可能比向 TDF 捐款更有效。這才有了 TDF 在 LibreOffice 7.0 RC 中引入的商業化嘗試,以及后續帶來的一系列爭議。
若沒有付費開發人員,LibreOffice 能否成功?
若開源項目沒有付費開發人員,還能否取得成功?Behrens 指出,目前在 ASF 旗下的 OpenOffice 就是一個例子。他說:“雖然項目仍然可以延續,就像 OpenOffice 一樣,但現在他們每兩年才會發布一個新版本,這就導致了 OpenOffice 的大部分用戶都轉而使用迭代更快的 LibreOffice 了。但如果 LibreOffice 再找不到一個合理的商業模式,最終也將像 OpenOffice 一樣。”
Behrens 認為,在云時代,互聯網行業的技術棧發展非常快,兩年的時間對于一個軟件的生命周期來說,可能意味著技術棧的迭代已經趕不上時代的步伐。當然,要想實現軟件的快速迭代,就需要資金。Behrens 說:“軟件已經完成并且只需要維護的想法是一個謬論。除了桌面版的 LO以外,在線上還有 LibreOffice Online,此外還有各種各樣的移動端 LO 應用,開發這些相關項目的大部分資金都是由 Collabora 公司承擔的。這就是問題所在 —— 我們需要籌集資金以跟上時代發展的步伐。”
惡性循環
問題又回到了資金上。前面提到,目前 LibreOffice 面臨的困境是維護資金的匱乏。一方面是來自社會的捐贈將直接歸到非營利組織 TDF 的賬下,但 TDF 卻受制于德國法律,無法將這筆錢用于軟件開發;另一方面,對 LibreOffice 貢獻過半的商業公司正逐漸退出。目前來看,導致后者的原因很大程度上也歸咎于 TDF “失敗的運營模式”。
按理說,作為 LibreOffice 項目的管理者,TDF 在其官網上推廣 LibreOffice 的在線云版本,吸引更多的用戶本沒有任何過錯。但如此一來,像 Collabora 或 CIB 這樣基于 LibreOffice 提供在線商業服務的公司利益就會受到影響 。Behrens 說:“這就是我們所說的,這將使我們的一些收入減少。特別是因為在線 LibreOffice 是我們這些商業公司最賺錢的業務。”
Meeks 表示,TDF 采取的推廣策略反而在破壞 LibreOffice 的商業生態,“企業在沒有任何支持和服務的情況下部署 LibreOffice,它們通常會遇到一些小問題,例如無法使用的文檔,文件兼容性差等等。一年左右的時間后,他們就會說 LibreOffice 簡直是垃圾,然后將其徹底拋棄。但如果我們在這個過程中幫助他們正確地進行了遷移和培訓,那么結果將完全不同。”
也就是說,TDF 目前采取的運營模式,不僅損害了合作商業公司的利益,也影響了項目自身的口碑,整體陷入了一個惡性的循環。
自由≠免費
造成這一惡性循環的原因,很大程度上來源于 TDF 早期對于 “Free Software” 的定位。TDF 成立之初就在法律上定性為非營利組織,為了避免 OpenOffice 商業化而分支出 LibreOffice ,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讓這款開源辦公套件 “永遠保持自由和免費”。可自由軟件真的就一定要完全免費嗎?
Meeks 說:“ 自由軟件(Free Software)具有 ‘免費提供(free)’ 的不幸內涵 ,自由軟件基金會(FSF)多年來都致力于解釋這一切都是關于 ‘自由(Libre)’ 的,而不是 ‘免費(Free)’ 的。相反,雖然 LibreOffice 中包含 ‘自由(Libre)’ 一詞,但不幸的是,在該項目的章程中, ‘免費提供’ 卻占據著重要的位置。”
客觀來說,當一個開源項目發展到一定的程度,就會產生圍繞該項目的一系列商業生態,若項目管理者一味地強調 “完全免費” ,強行把自己放在道德的制高點而拒絕商業化,這對一個已經具有一定規模的開源項目來說反而是不利的,其帶來的結果很有可能就是項目發展的停滯。可以說,TDF 與 LibreOffice 陷入的運營困局,正是被 “自由=免費” 的錯誤觀念束縛所致。
成功的開源商業模式
結合歷史來看,很多成功的開源項目幾乎都離不開成功的商業模式,以及相關開源商業公司的參與。我們可以從中學習到一些成功的案例。
Meeks 認為,解決 LibreOffice 商業矛盾的方案很簡單:“區別營銷,告訴人們這是個人使用的版本,這是企業使用的版本。”
這是一套源自 Red Hat 的成功法則。Red Hat 擁有 RHEL(企業發行版)、Fedora(社區測試版) 和 CentOS(社區穩定版) 三種版本的 Linux 發行版產品,充分滿足了不同用戶群體的需求,形成了健康的商業生態閉環。對于 LibreOffice 而言,這種商業模式在社區中也已經被用戶所提及,很多人認為只要免費版本的功能與商業版相同,那么這種模式是可以接受的。Red Hat 的商業模式也讓人們意識到,真正的自由軟件或許并不是完全免費的軟件,而應該是可供人們自由選擇的軟件。
也有用戶認為,既然德國法律不允許身為非營利組織的 TDF 使用資金進行軟件開發,那么 TDF 可以學習 Mozilla 基金會的做法 —— 索性成立一家商業公司,同時吸收商業公司開發者和志愿開發者提交的代碼。對于志愿者,他們還可以效仿 Google 的 Chromium 為開發者設立賞金計劃,想要賺錢的志愿者可以瀏覽列表,看看他們可以解決哪些問題。所有的這一切需要的只是來自 TDF 的幾個人來設立完整的賞金機制和審核問題列表(因為并非所有問題都符合領取賞金的條件),這將使社區的開發工作保持活躍。
TDF 營銷負責人 Vignoli 表示,Collabora 和 CIB 兩家公司的意見對 TDF 來說非常及時,同時也是 TDF 為 LibreOffice 制定新的營銷戰略計劃的原因,該計劃主要側重于 TDF 與外界的溝通方式。“目前有關這一戰略的討論正在朝著正確的方向前進,并將為今后的幾年打下堅實的基礎。”
“ 在一個健康的商業模式下,我相信 LibreOffice 一定會變得更加自由,同時也將走得更遠。”
-
工業標準
+關注
關注
0文章
6瀏覽量
6895 -
開源
+關注
關注
3文章
3360瀏覽量
42525
原文標題:用愛發電能走多遠?LibreOffice 的“自由”之困
文章出處:【微信號:LinuxHub,微信公眾號:Linux愛好者】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