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購買了很多工業機器人,但還不是主要生產國。美國也買了很多工業機器人,但數量沒有中國多。
在關于中國崛起和美國再工業化的爭論中,全球范圍內不少分析人聲稱中國脅到了美國在工業自動化方面的領先地位。但是,事實顯然并非如此簡單。
日本和歐洲:現階段在機器人領域,仍占領先地位
日本和歐洲很久以前就在尖端領域超過了美國,而它們擁有著目前是世界上領先的工業自動化設備供應商。
工業自動化領域的領先有很多方面,但工業機器人是一個國家制造業先進程度和規模的關鍵指標。中國購買了很多工業機器人,但還不是主要生產國。美國也買了很多工業機器人,但數量沒有中國多。
根據國際機器人聯合會(IFR)的數據,自2013年以來,中國的工業機器人市場一直是世界上最大的市場,自那時以來,中國的工業機器人市場規模已經翻了兩番。2018年,中國占全球總安裝量的36%,其次是日本(13%)、美國(10%)、韓國(9%)和德國(6%)。有完整和最終確定的IFR統計數據的最新年份是2018年(暫無2019年數據)。
IFR的工業機器人統計數據包括搬運、焊接、裝配、點膠、潔凈室、加工和其他容易識別為工業機器人的機器。它們不包括精密齒輪、傳感器、控制單元或軟件等部件。
按地區劃分,2018年工業機器人安裝量的分類為:亞太67%;歐洲18%;美洲13%;其他2%。按行業劃分,機器人用于汽車30%;電氣和電子25%;金屬和機械10%;塑料和化工5%;食品和飲料3%;未指定19%。
IRF沒有提供工業機器人供應商的統計數據,但根據行業資料和Lightstream Research的調查結果,發那科(Fanuc)、安川(Yaskawa)、川崎(Kawasaki)等日本廠商至少占全球裝機量的60%。ABB、庫卡(KuKa)等歐洲企業貢獻了接近30%的份額。從出貨量而言,那科(Fanuc)、安川(Yaskawa)、ABB和庫卡(KuKa)估計占據了全球市場70%以上的份額。
但是,日歐的領先機器人技術——對中國并非是件壞事
但這就涉及到什么是算在內,什么是不算的問題。2016年,德國公司庫卡(KuKa)被中國美的集團收購。過去5年內,中國還收購了十幾家歐美工業機器人公司。這些收購行動旨在獲得先進技術,目前在歐洲和美國都面臨強勁阻力。新松(Siasun)是中國最大的工業機器人制造商,隸屬于中國科學院。
到目前為止,這項行動已經取得了初步成功。據新松(Siasun)的一位高管在采訪中表示:“我們已經在質量和技術方面縮小了與國外企業的差距。” 除了向中國和跨國公司供應產品外,新松(Siasun)還出口到30多個國家。它與17個參與中國 “一帶一路 ”倡議的國家有合作關系。
IFR數據顯示,2018年中國制造的機器人占全球工業機器人總安裝量的近10%,在中國的安裝量占27%——而2012年這一比例為0%。
而當美國以“脫鉤”的名義欲與中國拉開距離時,歐洲和日本的企業正在幫助中國制造工業機器人。2019年9月,瑞士-瑞典跨國公司ABB在上海附近開始建設新工廠。
根據該項目啟動的新聞稿表示,“這將是全球機器人行業中最先進、最自動化、最靈活的工廠——一個機器人制造機器人的中心。新工廠還將設立一個現場研發中心,這將有助于加速人工智能領域的創新。”
ABB聲稱自己為“中國第一機器人制造商”,并稱這家計劃于明年開工的工廠是“該公司在全球最大機器人市場的一項關鍵性全球增長投資”。
在過去三年里,日本工業機器人制造商發那科(Fanuc)、安川電機(Yaskawa)和川崎重工(Kawasaki)也擴大了在中國的業務。
然而,經過8年的增長,中國的裝機量在2018年下降了1%%,而日本上升了21%,美國上升了22%,德國上升了26%。韓國的裝機量也下降了5%。手機市場的疲軟削弱了中國和韓國的需求,而日本、美國和德國的汽車相關和其他工廠升級則激增。
全球總裝機量的增長從2017年的32%和2016年的20%放緩至2018年的6%。IFR對2019年手機和汽車市場雙雙下滑的最新估計是下降10%。完整的數據應該會在今年9月份公布。
那么,2020年將會怎樣呢?
由于今年新冠疫情的原因,情況將會很糟糕。也許會像2009年一樣糟糕,當時雷曼危機沖擊導致全球工業機器人總安裝量下降47%。即使裝機量只下降了一半,但也將是行業的一個重大挫折。日本首屈一指的機器人制造商非那科(Fanuc)在報告稱,截至6月的三個月內,該公司的銷售額同比下降19%,并預計在截至2021年3月的財年內,該公司的銷售額將下降17%。這是繼上一財年下降20%之后的又一下降。
隨著需求逐步復蘇時,美國欲將通過《無盡前沿法案》(Endless Frontier Act)成為一個更大的參與者,該《無盡前沿法案》由共和黨參議員托德·揚(Todd Young)和參議院民主黨領袖查克·舒默(Chuck Schumer)提出,該法案旨在鞏固美國在科技創新領域的領導地位。民主黨總統候選人拜登提出的7000億美元“購買美國貨”計劃,以支持美國的制造業和技術,也可能會對其美國有所幫助。
目前,特朗普政府對于中國和其他國家的科技政策是:在沒有美國許可的情況下,不允許他們進步。然而,從目前來看,這一政策無疑是“損人不利己”的舉措,而且已經陷入“零和博弈”的思維定勢之中。與此同時,這一政策不是對美國幾十年來形成的競爭力問題的充分或可信的回應。
責任編輯:pj
-
傳感器
+關注
關注
2552文章
51366瀏覽量
755729 -
機器人
+關注
關注
211文章
28627瀏覽量
207953 -
人工智能
+關注
關注
1794文章
47622瀏覽量
239582 -
工業機器人
+關注
關注
91文章
3374瀏覽量
92796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