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一場面向2025年后的下一代動力電池卡位戰已經悄然開啟。
作為下一代動力電池的共識,所有關于固態電池的風吹草動,全球產業界都高度關注。
整個行業都清楚一個現實是:按照現有的三元和石墨作為正負極活性材料所組成的液態鋰離子動力電池,重量能量密度極限約為280Wh/kg左右。即便引入硅基合金替代純石墨作為負極材料后,能量密度的上限也只能達到300-350Wh/kg。
而將鋰金屬作為負極的全固態鋰金屬電池,該材料的容量為3860 mAh/g,約為石墨的10倍,與現有正極體系搭配,電池能量密度可以輕松達到400wh/kg以上,并且有望超過500wh/kg。
如何從目前的液態鋰離子電池過渡到固態金屬電池,目前業內存在不同的路徑。
一種路徑是從液態鋰離子電池到固態鋰離子電池,再進一步到固態鋰金屬電池,目前以豐田、QuantumScape、輝能等為代表,另一種是從液態鋰離子電池到高濃度鋰金屬電池,再進一步到固態鋰金屬電池,以SES為代表。
近日,豐田再一次對外宣布,其如期推出固態電池原型產品并在概念車上運行,計劃2025年前量產固態電池。這也再一次以官宣的形式拉近了固態電池與市場的距離。
而去年以來,也有包括北汽新能源、合眾汽車等多家車企宣布加快固態電池的裝車試制。
從涉及企業來看,國際方面,以豐田、日產雷諾、通用等車企都在主導加緊固態電池的研發與產業化布局,三星SDI、SKI、LG化學、麻省固能、Quantum Scape等電池企業在固態電池領域不斷取得新突破。
國內方面,包括輝能科技、贛鋒鋰業、清陶能源、萬向一二三、衛藍新能源等中國企業,都在建設固態電池產線甚至部分已投產,一場面向2025年后的下一代動力電池卡位戰已經悄然開啟。
8月26-27日, “2020先進電池材料集群產業發展論壇”將在深圳機場凱悅酒店深舉行,此次論壇上,將邀請多家國內外固態電池企業負責人及行業專家圍繞固態電池核心技術突破和產業化瓶頸等展開深入探討,敬請期待。
會議之前,高工鋰電整理了2020年以來國內外10家固態電池企業的最新進展,希望對行業有所裨益。
輝能科技
7月3日,輝能科技大陸區總部及全球產業基地項目簽約落戶杭州臨安區,總投資380億元。項目包括建設2GWh、5GWh固態鋰陶瓷電池芯產業化項目,并將考慮與車企合資建置產線等。
今年4月,其剛完成了近億美元D輪融資,用于固態電池的商業化落地和工廠建設。此前其曾獲得軟銀中國和丹豐資本的持續投資。
輝能最新可量產的動力電池固態產品SN-01,基于自身開發的固態陶瓷電解質,采用NCM811+硅系負極體系,重量能量密度可達231wh/kg,體積能量密度達550wh/L,同時可實現5C快充快放,預計將于2020年達到量產條件。
更多詳情戳此查看《輝能固態電池量產“跟蹤”》
星盈科技
星盈科技開發了PEO基-LFP/Li 固態電池體系,采用固相燒結離子導體(LLZO/LiNbO3)包覆LiFePO4和添加10-20%固態電解質;固態電解質澆注原位固化的開發策略。該電池經過50次循環之后還能接近98%。
其設計了一款80Ah-軟包固態電池,設計電池能量密度400wh/kg,解質膜的厚度大概在30微米左右。
星盈科技全固態電池展望:2020年驗證固態電池材料體系,達到300Wh/Kg的5Ah軟包設計驗證;2022年固態鋰電池實現中試化生產;350Wh/Kg,循環>1000次;2024年建設年產2GWH 的全固態鋰電池生產線實現量產;400Wh/Kg,循環>1000次。
更多詳情戳此查看《星盈科技全固態電池展望》
清陶能源
7月初,清陶能源宣布完成E+輪融資,由上汽集團領投,昆山國創投資集團、淮安市淮上英才創投跟投。
6月,清陶能源與新勢力企業合眾達成深度合作,共同推進固態電池的研發與應用,合眾旗下第二款量產車哪吒U將成為全球首款搭載固態電池的量產車。
據合眾汽車方面透露,雙方已經對合眾與清陶雙方已經對新款哪吒U進行了近兩年的聯合研發和測試,搭載固態電池的哪吒U計劃于10月份申報工信部公告,年底前量產500臺。
贛鋒鋰業
贛鋒鋰業第一代2億瓦時的固態電池中試線已順利投產,產品性能達到達到公司固態電池研發團隊研制的樣品水平,公司正積極與車廠客戶對接固態電池的上車合作事宜。
其固態電池選擇氧化物厚膜路線,預計今年固態電池會產生收入。
更多詳情戳此查看《押寶固態電池 贛鋒鋰業的新能源“賭注”》
衛藍新能源
衛藍新能源總經理俞會根6月對外披露,公司在汽車動力電池領域完成了300Wh/kg以上高鎳三元正極的混合固態電池設計開發,已經給多家國際國內整車廠送樣測試,評價結果良好,成功通過針刺、擠壓、過充、短路等濫用試驗,循環壽命達到1200次以上。
根據整車廠導入周期18-24個月考慮,該產品預計在2022年量產,后期會根據市場情況和資金情況進行實時調整。
產能方面,其去年3月底奠基的固態電池一期項目總投資1.8億元,計劃建成年產1億瓦時固態電池的生產規模。俞會根介紹,受疫情影響,溧陽項目受疫情影響供應商設備延遲,預計下半年投入生產。
麻省固能
麻省固能(SolidEnergy Systems 簡稱“SES”)迄今融資近1億美元,鋰金屬達到480Wh/kg和1000Wh/L并得到第三方驗證的企業。目前在波士頓建立鋰金屬電池研發中試線,在上海嘉定建立了世界第一個鋰金屬電池生產展示中心。
當前,SES已經將鋰金屬電池逐步導入到無人機、衛星、航空、軍用等領域,得到成熟的驗證和應用,下一步,其正在為電動汽車和電動飛行汽車的導入做準備。
按照規劃,SES預計2022年A樣(100Ah以上),2023年B樣,到2025年能實現量產SOP。最新的進展是,已經在和幾家國際車企確定共同開發協議。
更多詳情戳此查看《“卡位”鋰金屬電池》
QuantumScape
6月17日,硅谷固態電池開發商Quantumscape獲大眾汽車2億美元(約合人民幣14.2億元)增資。大眾汽車旨在推進固態電池開發進度,規劃到2025年建立固態電池量產生產線。
雙方早于2012年達成固態電池合作,2018年大眾汽車注資1億美元成為其最大股東,并共同成立一家專注于固態電池研究的合資公司,預計年內設立試點工廠。
三星SDI
今年3月,三星高級技術研究所(SAIT)近期發布了一款全新固態電池原型技術,比傳統鋰離子電池體積小約50%,能量密度提高到900Wh/L,能夠讓當前在售的新能源汽車在保持所搭載電池包體積大小不變的情況下,綜合工況續航里程提升一倍左右。
三星方面表示,這種電池充電次數可超過1000次(約100萬公里的續航總里程)。目前,該電池技術還處于原型階段,尚不清楚這項技術何時應用于實際生產中。
SKI
7月,現代汽車集團執行副董事長鐘義善在SK Innovation位于忠清南道瑞山市的電動汽車電池工廠會見了SK集團董事長蔡泰元,雙方討論了未來的合作伙伴關系以及包括鋰金屬電池在內的下一代EV技術。
現代汽車介紹,其不僅在為其電動汽車,而且也在為目前正在開發的無人機和個人飛機尋找下一代電池。
24M
今年2月,泰國電力和公用事業公司GPSC宣布投資3520萬美元(約合人民幣2.48億元),在泰國建立第一座半固態鋰離子電池廠。該工廠將采用美國初創電池公司24M 的新型SemiSolid電極制造工藝生產半固態電池,初期產能為年產30 MWh,計劃于今年年底建成投產,2021年將提升至100 MWh。
同樣在今年2月,日本京瓷正式啟動其住宅儲能系統Enerezza,采用24M公司新穎的SemiSolid電極制造工藝生產的半固態鋰電池,其容量分別為5.0 kWh,10.0 kWh和15.0 kWh,計劃2020年秋季全面量產。
SemiSolid電極不使用粘合劑,將電解質與活性材料混合形成具有獨特屬性的粘土狀漿料。因此,24M工藝無需大量使用惰性材料和資本密集型工藝(如干燥、溶劑回收、壓延和電解質填充),從而大大降低了制造成本,可將資金減少多達50%。
-
動力電池
+關注
關注
113文章
4537瀏覽量
77726 -
鋰離子
+關注
關注
5文章
538瀏覽量
37650 -
固態電池
+關注
關注
10文章
700瀏覽量
27848
原文標題:【深圳中基?聚焦】10家固態電池企業產業化追蹤
文章出處:【微信號:weixin-gg-lb,微信公眾號:高工鋰電】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