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5G 三大應用場景分別為 eMBB(增強移動寬帶)、uRLLC(低時延高可靠)以及 mMTC(海量大連接)。但很少有人會更進一步去探討 5G 這三大應用場景的發展順序,大概只有深入到產業中的人才會考慮這些事情。
目前我們說的 5G 以 eMBB 和 uRLLC 為主,側重于高帶寬、低延時、高性能。有關 mMTC 是另一個演進方向,側重于低功耗、大連接,多用于窄帶接入。
5G 發展的背后邏輯
在他看來,5G 在發展和普及的過程中并非一蹴而就,而是循序漸進的。現階段,外界圍繞著 5G 有很多爭論:首先是 4G 和 5G 的選擇問題;其次是 5G 自身的頻譜問題。
關于 4G 和 5G 如何選擇的問題,在各大公開論壇、研討會和網站都有過精彩激烈的討論,4G 成為高性價比之選,5G 則代表高性能。根據中國工信部給出的官方數據,截止到 2019 年 6 月底,中國 4G 用戶滲透率達 77.6%,新建 4G 基站 72.4 萬個,這其中有很多程度是提速降費政策的影響。因此,現在講 4G 性價比高是有一定依據的。
吳冰覺得,5G 和其他通信方式不是替代關系,適合的才是最好的。他從物聯網市場的角度進行解析,“物聯網本身成本和應用階段密切相關,隨著網絡的大規模建設,終端獲得大規模應用,成本自然會下降。 這個過程在 4G 和 NB-IoT 上不斷被驗證。高性能就意味著功耗,成本相對其他方式有所差別,更多依賴于實際應用。”
5G相比4G 有 巨大的優勢。在網速方面,5G 速率最高可以達到 4G 的 100 倍,實現 10Gb/ 秒的峰值速率,手機上看 4K、8K 高清視頻都很流暢;在延遲方面,5G 的空口時延可以低到 1 毫秒,僅相當于 4G 的十分之一,遠高于人體的應激反應;在連接方面,5G 每平方公里可以有 100 萬的連接數,與 4G 相比用戶容量可以大大增加,極大地擴充了物聯網的接入能力。
根據三大運營商公開的的半年報,中國5G用戶數中國移動為7020萬戶,中國電信為3784萬戶,不算中國聯通已經累計過億。
綜上,在 5G 元年之后,筆者非常同意吳冰的觀點,是否上 5G 還是按需來定,而不是因為 5G 來了就搭載。
在他看來,5G 這種循序漸進式的發展也反應在 5G 自身的頻譜迭代上。目前,全球大部分國家部署 5G 都選擇了 FR1 頻段,頻率范圍是 450MHz 到 6GHz,集中于 3GHz-4GHz 頻段,業者更愿意將其稱為 Sub-6 頻段。只有個別的國家選擇了 FR2 頻段,頻率范圍是 30-300GHz,業界將其稱為毫米波頻段。
在性能對比上,毫米波頻段速度快、容量大、無延遲,但有一個顯著的缺點是覆蓋受限,技術難度高,因此基建成本會非常高,給運營商很大的壓力。
“我認為 5G Sub-6 的性能已經滿足了大部分場景對高帶寬、低延時的需求,能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滿足大部分應用的需求,跨度至少十年以上。” 吳冰在 5G 頻譜選擇上有非常明確的觀點。
他對此進一步講到:“大家可以留意三大運營商的規劃,到 2025 年一直都是大力建設階段。毫米波和 Sub-6 應用場景替代性比較低,毫米波更多的是補盲、熱點和特殊應用覆蓋。至于成本,更快更高更強就意味著成本會更高,關鍵是模組性能帶來的提升是不是能夠給客戶帶來價值,所以我們一直說 5G 更適合行業應用。”
增量用戶是 5G 落地的重中之重
今年的不穩定因素的確會造成危機,但同時也會帶來新的機會,在這個過程中大家對 5G 的認識也在不斷深入。“我們注意到在家辦公需求激增,對固定無線接入終端的需求不降反增,包括視頻現場直播、工業領域等應用都在提速。”吳冰講到。
在過去的20年間,2G、3G、4G,我們一直是跟隨者,如今在5G上變成領跑者,給我們的創新帶來更大的空間。吳冰指出:“站在去年的角度看無人工廠和遠程手術的確離應用還有距離,但經過今年的特殊事件后相信大家會有不一樣的看法,尤其是無人工廠、智慧工廠在探索中不斷加速,大家越來越認識到提高附加值和行業轉型的重要性。當然,遠程手術這種應用水平還需要時間,但是遠程問診、健康監護等應用先期有機會。”
對于人們寄予厚望能夠在 5G 時代翻身的 AR 和 VR,他認為要解決的不僅僅是技術和使用體驗問題,內容現在還是較大的短板。“VR的爆發需要內容應用層面的爆點,游戲、社交都有可能。同時AR已經在教育、工業、智慧城市等領域受到關注。”
用戶端,吳冰認為 5G 從業者應該重視增量用戶。“5G 從業者更應該對市場敏感,更關注趨勢。5G 的客戶來源有兩部分,一部分是原來的 4G、4G+存量升級用戶,另一部分是傳統的單機、有線網絡增量用戶。這些增量用戶是未來 5G 各行業應用落地的重中之重。” 他講到。
在探討 5G 應用市場時,吳冰曬出了移遠通信經典的產品應用九宮圖,覆蓋了生產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他表示:“5G 的特點就是大帶寬,低時延。 核心應用就以此特點為展開,今后以數據聚合為主的家用 / 行業網關,對帶寬要求高的視頻直播,對時延敏感的自動駕駛 / 工業控制都是未來 5G 可能會爆發的方向。”
“網絡建設初期,一定是網關先行,目前來看 CPE、MIFI、行業網關是出貨量最大的行業,到中后期隨著模組產業鏈的成熟,更多細分應用就會涌現出來。行業客戶最關注安全問題,5G 系統從網絡和模組側都采用全方位的安全措施,包括 SA 獨立組網、公網專用、專網專用、邊緣計算下沉等云端一體措施保護數據的安全。在模組本身,采用安全啟動、加密、鑒權、防火墻等多種手段抵御來自空口和本地的攻擊。”他對應用層面總結到。
移遠通信的 5G 布局
移遠通信是全球領先的 5G、LTE/LTE-A、NB-IoT/LTE-M、車載前裝、安卓智能、GSM/GPRS、WCDMA/HSPA(+)和 GNSS 模組供應商,截止到目前,移遠通信已經面向 30 多個行業的1000多家客戶出貨了 5G 模組。
吳冰表示:“目前基于高通 SDX55 平臺的 RG500Q-EA / RM500Q-GL 進度最快,已經達到商用階段,開始批量供貨,并且已經通過國內的強制/型號核準/入網,以及歐盟的CE等認證測試,為各種應用場景封裝形式(LGA/M.2),目標市場(中國、歐亞區、北美區、全球版),頻段支持(Sub6 頻段、大功率毫米波、小功率毫米波)等提供全方位的支撐。”
“在平臺選擇上,我們除了高通外還有海思、展銳平臺,可以滿足客戶全方位的要求。5G 市場空間很大,參與者越多產業鏈成熟越快,尤其是在中國,5G 涉及各種行業應用,大家各自有所側重。當前我們的5G模組已經達到量產狀態,正配合終端客戶和運營商在更多領域完成落地。”他對此補充到。
他認為移遠通信的優勢主要集中在三個層面:
- 技術積累
移遠通信專注于蜂窩通信領域,已經是全球出貨量最大的模組廠商,物聯網應用非常碎片,服務于各種終端形態和應用,技術的積累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尤其是5G產品,設計難度高,已經服務近千家客戶,幫助客戶減少試錯成本。
- 合作伙伴
移遠始終秉持合作共贏的態度,和上下游合作伙伴保持密切的合作,抱以開放的態度,協調各方資源幫助客戶做大做強。
- 完善的服務
針對客戶設計中遇到的問題提供技術支撐。比如,5G 的天線數量多,很多客戶在設計中覺得非常困擾,我們就決定成立天線服務部門,幫助客戶進行前期設計,把復雜的、有難度的環節留給自己。另外,我們還可以提供測試資源,眾所周知測試儀器動輒幾百上千萬,現在每周都有客戶在我們實驗室進行性能測試。我們有專人負責支持,早日幫助客戶終端達到量產狀態。
“作為模組行業的龍頭企業,在新基建加速的背景下想客戶所想,急客戶所急,攜手合作伙伴走向市場是我們的責任。今年是 5G 行業終端的元年,更多的是產品形態、商業模式的探索階段,預計 2021 年一些特定場景開始大規模應用。移遠5G模組當前已經進入量產狀態,隨著應用的逐漸深入,將會針對成本和功能進行一些優化,提供更有競爭力的產品。”吳冰最后說。
-
頻段
+關注
關注
1文章
325瀏覽量
24620 -
毫米波
+關注
關注
21文章
1925瀏覽量
64880 -
5G
+關注
關注
1355文章
48476瀏覽量
564763 -
蜂窩通信
+關注
關注
0文章
66瀏覽量
8769 -
移遠通信
+關注
關注
6文章
661瀏覽量
18963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