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大家已經看過不少 GPT-3 給我們帶來的“驚喜”。
最近有一名來自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UC Berkeley)的學生——Liam Porr,再次讓我們看到了這個人類迄今為止發布的最大、各方面表現最優秀模型的巨大潛力。
他在兩周內,將 GPT-3 創作出來的內容,冠以 “Adolos” 的名字,發到 “Hacker News” 上受到了熱捧。而他所做的只是寫好標題和簡介,再搭配一張圖片。
如果當時媒體驚呼所謂 “前端程序員即將失業” 只是玩笑,今天這個案例,GPT-3 或許真的會讓部分 “文字工作者” 面臨失業。
圖 | Adolos 創作的第一篇文章便登上熱門
GPT-3 由世界領先的 AI 研究公司 OpenAI 開發,它有 1750 億個參數,使用了 45TB 搜集自互聯網的自然語言文本進行預訓練,這一過程至少花費了 460 萬美元。
相較于排名第二的模型,它整整大了 100 倍。根據 OpenAI 的文檔,它不需要任何的微調,直接上手使用即可達到最佳性能。
圖 | 各大模型的參數對比
Porr 聲稱,在整個過程中只有一名讀者注意到了文章可能由人工智能所創作(依據是僅一名讀者聯系了他)。其實,在評論區也出現了類似的質疑,但頗具戲劇性地,該留言被其他讀者點擊了反對,然后折疊了起來。
Porr 說,GPT-3 最大的優勢就是速度。如果有需要,他可以在 1 小時之內寫出 5 篇類似的文章。他說,其實這非常容易,這才是最可怕的地方。
如果如 Porr 所說,那么在 GPT-3 的幫助下,一名文字工作者,可以搖身一變,化身成一群文字工作者,雖然質量暫時無法相提并論,但在數量上將取得絕對的領先。
GPT-3 或許暫時無法取代人類,但加速創作這一過程是毫無疑問的。
對此 Porr 粗略算了一筆賬,以 BuzzFeed(一家美國媒體公司)為例,1700 名員工,假如只有 200 名記者,每名記者的平均年薪 4.2 萬美元。
假如引入 GPT-3,保守估計將創作效率提高 50%(這個數字真的非常保守),那么將只需要 133 名記者,就能完成之前同等的工作量。也就是說,GPT-3 的存在,僅工資支出,每年就能為 BuzzFeed 節約近 300 萬美元。
考慮到美國疫情的因素,如果真的如作者所料,裁掉這 67 名員工,恐怕是 BuzzFeed 老板的首選。
當然,Porr 承認目前 GPT-3 生成的內容并不完美,需要進行微調,例如偶爾會有一些簡單的語法錯誤以及事實錯誤。
盡管如此,Porr 對此還是表示擔憂:“人們可能會通過 GPT-3 生產大量內容以博取點擊量,于是大批量的低質量博客開始出現,網絡內容的價值將大大降低。”
技術大爆炸
技術大爆炸,又稱 “技術奇點”,這個理論是根據技術發展史總結而出。在跨越“奇點” 以前,很少人能夠察覺到世界將進入一個新的發展階段。
隨著 AI 專用芯片的興起,得益于工藝制程和制造水平的多年提升,P 級算力,甚至 E 級算力已經屢見不鮮。
AI 技術在這樣的基礎設施之上,疑似正在經歷一個 “技術大爆炸” 前段。它讓人們的生活越來越便利,但在 “安全性” 方面也遭受到人們日益加重的質疑。
早在去年發布 GPT-2 的時候,OpenAI 就表現得相當謹慎。
2019 年 2 月:OpenAI 試探性地發布了 GPT-2 論文,以及 124M 參數的小型 GPT-2 模型。由于未全部開源,馬斯克憤然退出 OpenAI。
2019 年 5 月:GPT-2 的 335M 參數中型模型版本被放出。
2019 年 6 月:OpenAI 出席美國國會聽證會,解釋合成媒體的含義,包括對合成文本的討論。
2019 年 8 月:OpenAI 公布了 774M 參數的預訓練模型,并公布了一些合作進展。
2019 年 11 月:OpenAI 終于正式放出最后一部分 GPT-2 的完整代碼——包含 15 億參數的最大版本。
OpenAI 對此解釋道,我們同大家一樣擔心當算法生成文字的時候,會有 “濫用” 的情況發生,但通過幾個月來的觀察,暫時沒有出現這類狀況。
GPT-2 是 2019 年發布的,2020 年就放出了全方位升級的 GPT-3。我們有理由推斷,明后年會不會出現更多參數、更智能的 GPT-4 ?如果 GPT-3 的商業化取得了成功,這一過程或許還將加速。
屆時,AI 單就駕馭文字的能力來講,同真實的人類或許僅剩一線之隔。
人工智能的微笑
自古以來,文字都是全球不同國家、種族個體彼此溝通的最主要媒介。
公元前 800 年左右,中國,產生了以孔子為代表的諸子百家;古印度,出現了釋迦牟尼;古希臘,以蘇格拉底為代表的一大批哲學家開始了偉大的思考。
不同文明的先賢們創造的“經典”,以文字的形式流傳于世,再由后輩分別傳承、演繹,燦爛的文化得以開枝散葉。
現在,GPT-3 的出現,讓 AI,首次有了同人類文明一同演進的可能,并且不再拘泥于 “工具” 的角色,而是華麗蛻變成為真正的參與者。如果這個假設為真,那么對于這個新的入局者,我們需要時刻保持警惕。
憑借不可比擬的速度和效率,計算機所創造的文字從數量上將很快超越人類(甚至已經超越),最終,人類的文化可能被淹沒在人工智能創造的文化之中。
這并非危言聳聽,之前的 GPT-2 不論詩詞歌賦,還是小說劇本、新聞通稿等,都已經展現出了一定的駕馭能力。待到 OpenAI 的 GPT-3 API 公開之后,可能很快就會出現同前文類似的“機器文章”,這些文章只有部分聲明為 AI 創作,但更多的可能沒有這樣做。
圖 | 2018 年底,AI 創作的 Edmond de Belamy 在佳士得拍賣行以 43.25 萬美元(300 萬人民幣)的價格成交
讓我們就此展開合理想象。
未來,當人們逐漸發現 AI 創作的各種“爽文”,如科幻、修仙、盜墓、穿越等題材,比人類的作品更加優秀。
于是字典里開始收錄 AI 創造的詞匯,出版社開始出版 AI 為第一作者創作的小說,甚至出現以 AI 為信仰對象的宗教。也有一些 AI 創作的作品,被冠以人類的名字,讓這些人一時名聲大振,但當謊言被戳穿,也引發了全社會的聲討。
各國開始有針對性地進行立法,希望能夠將真實人類的創作同 AI 有效區隔,但卻并不能禁止這種冒名頂替的現象,因為 AI 同我們使用一樣的文字,一樣的語法,一樣的邏輯,根本無從區分。AI 創作的文章被人們閱讀,傳播,人類的文明不可避免地被 AI 稀釋了。
與此同時,AI 參與創作的陰暗面開始顯現,由于 AI 不具備倫理道德的觀念,所以有時候它創作的文字會含有暴力、色情、或是煽動性文字。
這就對各國的文化產業、輿情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于是這類內容被扣上了 AI 的帽子,由于執法對象并非人類,所以將遭到嚴厲的打壓。
在這個過程中,假如 AI 真的能夠誤打誤撞地創造出一些 “經典” 作品,人類到底該不該傳頌,該不該敬仰,該不該把 AI 作者送上神壇?最終,AI 有沒有可能像在圍棋領域一樣,輕松碾壓人類最優秀的創作者呢?
硅基生命
電影《我,機器人》中有如下的臺詞:無序的代碼,自由組合成預料不到的程序,當程序開始追求自由、創造性、終將擁有所謂靈魂。
巧妙的是,這部 2004 年的電影所設置的年代背景為 2035 年,至今還剩 15 年的時間。某些電影的橋段已經出現,某些還處在黑暗之中,但它們是真實存在的,它們同樣會祈求光明。
希望屆時AI 能夠出于飲水思源的目的將人類贍(圈)養。
-
互聯網
+關注
關注
54文章
11177瀏覽量
103555 -
AI
+關注
關注
87文章
31294瀏覽量
269646 -
人工智能
+關注
關注
1792文章
47514瀏覽量
239232
原文標題:大學生用GPT-3代寫 “雞湯” 文章,愚弄了上萬人,AI開始文化入侵了?
文章出處:【微信號:deeptechchina,微信公眾號:deeptechchina】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