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概 述
P89C51RD2是PHILIPS公司內核基于8位80C51單片機的派生產品,在完全保留80C51指令系統和硬件結構的大框架下,進行了多方面的加強、擴展和創新,最大限度地利用了原有結構的方方面面。P89C51RD2將原有的對外數據和程序存儲器的16位尋址機制加以利用,把片上的RAM擴展到1KB、片上的FLASH EPROM擴展到64KB,滿足當今用嵌入式高級語言對片上大存儲容量的需要。
P89C51RD2最顯著的特點莫過于其ISP(In-System Programming,在系統可編程)功能和IAP(In-Application Programming,在應用可編程)功能。ISP指電路板上的空白器件可以編程寫入最終用戶代碼,而不需要從電路板上取下器件,已經編程的器件也可以用ISP方式擦除或再編程。IAP指MCU可以在系統中獲取新代碼并對自己重新編程,即可用程序來改變程序。ISP和IAP技術是未來儀器儀表的發展方向。PHILIPS公司為了使ISP技術和IAP技術得以推廣,在芯片上免費提供了Boot ROM固件,并且巧妙地解決了固件和FLASH的地址覆蓋問題及一些具體實現細節問題,使它們的實現變得簡單而現成。
對于Boot ROM中的內容,PHILIPS公司是不公開的。但很多技術人員對于Boot ROM固件中ISP(IAP)功能的實現非常感興趣。就ISP狀態而言,上位機直接跟Boot ROM固件中的程序打交道,因此,必須根據PHILIPS公司提供的流程和協議來編制上位機程序,至于Boot ROM內部是如何實現ISP功能的,則不得而知。如果能夠搞明白ISP功能實現的具體方法,則對于上位機軟件的編制是大有好處的。以下是對Boot ROM中有關ISP功能實現所作的一些初步探討。
2 Boot ROM固件代碼的讀出方法
要對其 ISP功能進行分析,必須讀出Boot ROM中的源代碼。為此,必須弄清楚Boot ROM空間和FLASH空間的關系。P89C51RD2采用了最先進的FLASH(快閃)EPROM,其容量為64KB,并且分成8KB和16KB的存儲塊。我們知道,80C51系列8位單片機的最大尋址能力就是64KB,FLASH EPROM已經將全部尋址空間占據。同時,PHILIPS公司為P89C51RD2在片內提供了一個名叫引導ROM(Boot ROM)的1KB的固件。固件上有引導裝載程序,可以接收主機經串口傳來的命令和數據(如經PC機的RS-232C口),這個固件是放在64KB程序存儲器的最高端的,與片內FLASH地址0FC00H“0FFFFH相覆蓋。兩者之間的切換是通過特殊功能寄存器AUXR1的ENBOOT位來進行的。
ENBOOT=1 地址在0FC00H”0FFFFH范圍,尋址到固件
ENBOOT=0 地址在0FC00H“0FFFFH范圍,尋址到FLASH
既然當ENBOOT=1時,能夠尋址到固件,則利用程序就可以將固件代碼讀出。下面是實現代碼讀出時的硬件部分和軟件部分。
(1)硬件部分
為了讀出Boot ROM中的內容,必須給P89C51RD2搭一個包括復位、晶振和串口通信功能的基本硬件系統。ICL232為單電源串口轉換芯片,可以完成TTL電平與RS-232C電平之間的轉換。
(2)軟件編制
編制軟件的目的,是為了從Boot ROM中讀出源代碼,并送往上位機顯示。為了使用現成的軟件(如超級終端),程序中將讀出的二進制代碼轉換成ASCII碼,并組成HEX文件格式直接傳給上位機,這樣,將顯示的內容存盤并反匯編,就可以對Boot ROM中的內容進行分析。由于程序中涉及到二進制轉換成HEX文件格式,故將有關HEX文件格式的有關內容表述如下:
HEX文件的INTEL格式,是INTEL公司提出的按地址排列的數據信息,數據寬度為字節,所有數據使用十六進制數字表示,如Boot ROM從地址FC00H開始的前16個數據為(已經轉換成ASCII碼):
75 89 02 75 C8 30 E4 F5 CD F5 CC 30 B0 FD 20 B0(十六進制)
則轉換成HEX文件格式為:
:10FC000075890275C830E4F5CDF5CC30B0FD20B073
”:“符號表明記錄的開始;后面的2個字符表明記錄的長度,這里是10H,即16個十六進制數字;后面的4個字符給出調入的地址,這里是FC00H;再后面的2個字符表明記錄的類型,00表示數據記錄,01表示記錄文件結束;再后面的16個數據即為真正的數據記錄;最后的2位73是校驗和,它加上前面所有的數據和為0。
所有HEX格式文件的最后一行為結尾行,它比較特殊,總是如下所示:
:00000001FF
讀Boot ROM代碼的主程序編制如下:
主程序中用到了兩個子程序:READ_ROM和SEND_END。
READ_ROM子程序功能:從FC00H開始將代碼讀出,將其轉變成ASCII碼并拼湊成HEX文件記錄的形式傳給上位機。
讀Boot ROM代碼所調用的子程序網上查找下。
3 Boot ROM固件的功能分析
通過對Boot ROM中的程序進行分析,可以對ISP的有關指令進行更深入的理解,在一些編程方法上也可以向國外學習。下面對ISP的有關知識點進行闡述。
3.1 關于自動確定波特率
PHILIPS給出的ISP功能的第一個步驟為:上位機向下位機發送一個大寫的英文字符”U“,供下位機確定波特率。
3.1.1 工作原理
大寫的英文字符”U“有它的特殊性,它的ASCII碼為55H,轉換成二進制為”01010101B“,也就是說它是一個”0“、”1“相間的數據。如果能夠算出其一個位的傳輸時間tp,則對應的波特率就可以計算出來。
3.1.2 tp對應的計數值
首先看一下在Boot ROM中是如何計算一個位所對應的計數值的。以下為Boot ROM從地址FC00H ”FC17H之間的源代碼及反匯編程序:
源代碼 反匯編程序
FC00 75 89 02 MOV TMOD,#02H ;T1工作模式2,定時器
FC03 75 C8 30 MOV T2CON,#30H ;T2工作為串行口波特
;率發生器
FC06 E4 CLR A
FC07 F5 CD MOV TH2,A
FC09 F5 CC MOV TL2,A ;T2=0000H
FC0B 30 B0 FD JNB P3.0,$ ;若P3.0=0,則等待,
;直到其變為1
FC0E 20 B0 FD JB P3.0,$ ;若P3.0=1,則等待,
;直到下降沿到來
FC11 D2 CA SETB TR2 ;啟動T2定時器
FC13 30 B0 FD JNB P3.0,$ ;若P3.0=0,則等待,
;直到上升沿到來
FC16 C2 CA CLR TR2 ;關閉T2定時器,此時
;T2中的數值為tp
首先將T2清0,然后測下降沿,測到下降沿后,開始置TR2=1,T2開始計數,等測到上升沿后,置TR2=0,停止計數,則此時T2中為傳送1bit (低電平)的計數值。以波特率2400 bps為例,則傳送1bit所用的時間為1/2400 s,即416.67μs。P89C51RD2主頻為11.0592 MHz,再由PHILIPS公司的數據手冊可知,當T2工作于波特率發生器模式時,OSC未經分頻直接進入T2計數器,由此可得在tp時間內T2的理論計數值為:(T2)=0.000 416 67×110 592 00= 4608(十進制)=1200H。在這里,特別要強調的是:該數只是一個理論值。對波特率為2400 bps時的實際值進行測試,發現實測值為11FAH左右。不管怎樣測,實測值總是小于理論值6個數左右。這個數據為下面的波特率計算提供了重要依據。
3.1.3 波特率的計算
程序中對波特率的計算頗有特色,下面是地址FC18H“FC36H之間的源代碼和反匯編程序:
源代碼 反匯編程序
FC18 E5 CC MOV A,TL2
FC1A C4 SWAP A
FC1B 54 0F ANL A,#0FH ;取TL2高4位
FC1D F8 MOV R0,A
FC1E E5 CD MOV A,TH2
FC20 C4 SWAP A
FC21 54 F0 ANL A,#0F0H;取TH2低4位
FC23 48 ORL A,R0
FC24 F8 MOV R0,A ;組合后送入R0
FC25 E5 CD MOV A,TH2
FC27 C4 SWAP A
FC28 54 0F ANL A,#0FH ;取TH2高4位
FC2A F9 MOV R1,A
FC2B E8 MOV A,R0 ;以上程序實現T2中數據除以
;16,送R1和R0保存
FC2C F4 CPL A ;低位取反
FC2D F5 CC MOV TL2,A
FC2F F5 CA MOV RCAP2L,A
FC31 E9 MOV A,R1
FC32 F4 CPL A ;高位取反
FC33 F5 CD MOV TH2,A
FC35 F5 CB MOV RCAP2H,A
上述程序就是將tp對應值轉換成波特率的程序,先來看一下波特率是怎樣定義的。定時器2工作在波特率發生器模式,外部時鐘信號由T2腳進入,波特率為
(1)
所以程序中首先將T2中的計數值進行處理,相當于右移4位,將低4位去掉,11FAH變為011FH,對應式(1)中除以16,送R1和R0保存,然后將R1和R0中的值取反,其值為FEE0H。該值恰恰與根據式(1)計算出的數值相同。將該數值送T2和RCAP2,即得2400bps對應的賦值。
3.1.4 波特率的校驗
在波特率確定以后,首先設定TR2=1以啟動波特率,并對串口控制字進行設定。然后,程序對其進行校驗。方法是接收上位機的數據并以設定波特率回送該值,一方面通知上位機送出和接收的數據是否相同,如果相同,則上位機認為下位機的波特率設置正確,通信成功;另一方面程序也將接收的數據?quot;U” 的ASCII碼相對照,如果相等,則往下執行,如果不等,則繼續重復上述過程,直到成功為止,否則進入死循環,只有程序復位才能退出。下面是其源程序與反匯編程序(FC37H至FC40H):
源代碼 反匯編程序
FC37 D2 CA SETB TR2
FC39 75 98 52 MOV SCON,#52H ;方式1,TI=1
FC3C 91 A0 RREV0: ACALL REV_SEND0
FC3E B4 55 FB CJNE A,#55H,RREV0 ;判斷A=“U”?
其中,REV_SEND0子程序的功能是接收一個數據并回傳給上位機。由上述程序可以看出,實際上要通信成功,上位機至少要向下位機發送兩個“U”:第一個用于確定波特率,另一個用于校驗波特率,并且這兩個字符之間必須隔一段時間,以便于波特率計算完畢并有效。所以,有關手冊中關于ISP第一步要發送一個“U”來確定波特率的說法本身沒有錯,但如果在編制上位機程序時,僅僅發送一個“U”是不能夠通信成功的,特提醒讀者注意。
3.2 命令字的接收
在通信成功后,就可以接收ISP的命令字了。
3.2.1 ISP命令格式說明
ISP編程由Boot ROM中的一系列引導子程序完成。這些子程序采用Intel-Hex記錄格式接收PC主機的命令和數據。Intel-Hex記錄格式上面已經有所介紹,其命令格式為
:NNAAAARRDD…DDCC
其中,:NNAAAA以及DDCC的含義皆與上面論述的相同,只需對“RR”作以下說明:
“RR”表示記錄類型,其中
00--數據記錄,即傳編程數據并完成編程;
01--文件結束標志;
02--指定振蕩器頻率;
03--雜項編程功能,和后面的數據相配合完成擦除、加密等功能;
04--顯示指定地址端FLASH的數據或做空白檢查;
05--各種讀功能。
3.2.2 命令字的處理
為了更容易看懂,將使用的通用寄存器和部分地址進行代換如下:
DATA_ADDRL EQU 30H
DATA_ADDRH EQU 31H
DATA_SUM EQU 32H
DATA_LEN EQU 33H
DATA_FOSC EQU 34H
DATA_MODE EQU 35H
DATA_BUFFER EQU 36H
REV_DAT_ADDR EQU 80H
下面來看一下Boot ROM中的源代碼與反匯編程序。
源程序 反匯編程序
FC41 75 32 00 MAIN: MOV DATA_SUM,#00H;校驗和
FC44 91 A0 ACALL REV_SEND0
FC46 B4 3A F8 CJNE A,#3AH,MAIN;判斷A=“:”?
FC49 91 79 ACALL REV_DAT1_SUM
FC4B 85 36 33 MOV DATA_LEN,DATA_BUFFER ;33H字節數
FC4E 91 79 ACALL REV_DAT1_SUM
FC50 85 36 31 MOV DATA_ADDRH,DATA_ BUFFER ;31H數據首地址高8位
FC53 91 79 ACALL REV_DAT1_SUM
FC55 85 36 30 MOV DATA_ADDRL,DATA_ BUFFER ;30H數據首地址低8位
FC58 91 79 ACALL REV_DAT1_SUM
FC5A 85 36 35 MOV DATA_MODE,DATA_ BUFFER ;35H數據操作類型
FC5D E5 33 MOV A,DATA_LEN
FC5F FA MOV R2,A ;循環接收數據指針
FC60 60 09 JZ RREV3 ;字節數=0 轉RREV3
FC62 79 80 MOV R1,#REV_DAT_ADDR
FC64 91 79 RREV2: ACALL REV_DAT1_SUM
FC66 A7 36 MOV @R1,DATA_MODE
FC68 09 INC R1
FC69 DA F9 DJNZ R2,RREV2
FC6B AC 32 RREV3: MOV R4,DATA_SUM ;校驗和
FC6D 91 79 ACALL REV_DAT1_SUM
FC6F EC MOV A,R4
FC70 B5 36 02 CJNE A,DATA_BUFFER,RREV4
;校驗和不等轉
FC73 81 BF AJMP RUN_MODE
FC75 74 58 RREV4:MOV A,#58H ; A=“X”
FC77 81 FA AJMP SEND_DT
首先,對程序中用到的子程序作如下的說明。
REV_SEND0子程序:接收1個數據并回傳給上位機;
REV_DAT1_SUM子程序:接收2個ASCII字符并回傳,將2個ASCII碼合成1字節二進制數并計算校驗和;
SEND_DT:該地址執行送字符“X”給上位機;
RUN_MODE:該地址解釋并執行命令字。
對上段程序分析如下:首先,將校驗和單元清零,開始接收第1個ASCII碼,并判斷是否為“:”。如果是,則說明是一個命令字的開始,下面便依次接收字節數DATA_LEN、數據首地址高8位DATA_ ADDRH、數據首地址低8位DATA_ADDRL和數據操作類型DATA_MODE。這跟其命令字格式是完全對應的。然后,程序根據接收數據字節數 DATA_ LEN來決定下面的數據接收,并將接收的數據存儲在從80H開始的內部數據存儲器中,以備下一步的處理。最后,進入校驗和的接收,將程序計算所得的校驗和與上位機傳輸的校驗和作比較,如果不等,回傳“X”字符,通知上位機進行異常處理;如果相等,則轉入相應的命令執行。
3.3 命令的執行
命令解釋和執行的源代碼和反匯編程序如下:
源程序 反匯編程序
FCBF E5 35 RUN_MODE: MOV A,DATA_MODE
;35H數據操作類型
FCC1 23 RL A ;A=A*2
FCC2 90 FC C6 MOV DPTR,#BASE_ADDR ;程序散轉
FCC5 73 JMP @A+DPTR
FCC6 81 D4 BASE_ADDR: AJMP PRO_DATA
;00=傳送編程數據并完成編程
FCC8 81 F8 AJMP SEND_CHAR_OK
;01=傳文件結束符
FCCA 81 FE AJMP SETUP_FOSC
;02=指定振蕩器頻率
FCCC A1 70 AJMP MPRO_DAT
;03=雜項編程功能
FCCE A1 04 AJMP READ_CHECK
;04=顯示指定地址段FLASH數據或查空
FCD0 A1 9F AJMP READ_DATA
;05=各種讀功能
FCD2 A1 B3 AJMP SETUP_BPS
;06=直接裝載波特率
在正確地接收命令后,通過DATA_MODE項(即命令格式中的RR)來判斷功能并轉入相應的程序。程序中對每一個跳轉地址都作出了相應的注釋。
4 幾點說明
① 上述帶源代碼的程序均是Boot ROM中反匯編得來的,并且大部分是連續的。這一點可以從地址分布上看出來,讀者可以將其合并在一起看,相信可以加強理解。有興趣的讀者也可以參照以上給出的方法將全部代碼讀出,電路圖和源程序幾乎都不必重編了。
② Boot ROM中既包括了ISP的程序,也包括了IAP的程序。限于篇幅,只給出了ISP的部分源程序,部分子程序只作了說明而未列出源程序。
責任編輯:gt
-
單片機
+關注
關注
6040文章
44594瀏覽量
636924 -
可編程
+關注
關注
2文章
872瀏覽量
39864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