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放系統互連( OSI )模型是了解網絡的第一道關。它是在 ISO / IEC7498-1 中正式定義的七層參考模型,并在有史以來出版的每本認證研究書中都進行了重印。在討論協議之間如何相互關聯和互操作時,它可以作為參考的共同點。例如,我們知道 TCP 是第四層協議,因此它位于 IP (第三層協議)的上方。
但這到底是什么意思?誰決定協議屬于哪個層?
OSI 模型最初是在 1970 年代構思的,是 OSI 協議套件的組成部分,該套件被定位為新興 TCP / IP 協議家族的早期競爭者(破壞者警報: TCP /IP 獲勝)。幸存者(最著名的是 IS-IS 動態路由協議) OSI 協議今天并不常用。但是,用于控制這些協議如何操作的參考模型仍然存在。因此,我們最終嘗試將協議從一個系列分配到最初為另一系列定義的層。
在大多數情況下,這行得通。
TCP 和 UDP 在 IP 之上,而 IP 在以太網或 PPP 或其他之上。
但是協議并不總是適合實際情況:例如, MPLS 有時被稱為 “
2.5 層 ” ,因為它既不提供成幀功能,也不提供端到端尋址能力。(與 IP 地址不同,當數據包通過網絡時, MPLS 標簽會在路徑的每一跳處交換。)當然,在其他兩層之間創建一個層首先會破壞標準化參考模型的目的,而這只能說明某些人正在將每個邏輯概念簡化為一個數字。
從技術上講, TCP /IP 堆棧中的協議都沒有正式分配給 OSI 層,因為它們不是同一家族,這像是蘋果和橘子。參考模型就是這樣,僅供參考。它有助于說明協議之間的依賴關系,以及它們之間的相互關系,但并不嚴格控制其功能。給這個概念更多的權重就是完全失去其目的。
編輯:hfy
-
以太網
+關注
關注
40文章
5441瀏覽量
172024 -
TCP
+關注
關注
8文章
1372瀏覽量
79144 -
OSI
+關注
關注
0文章
82瀏覽量
15437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