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中的算法,最容易被磚家帶偏。某院士典型的謬論就是“智能制造=人工智能+制造”;而人工智能又進一步被學術界等同于深度學習等典型算法。事實上,論文上常見的高級算法往往像馬保國大師的“渾元形意太極拳”,功夫看似神秘,現場上往往不實用。
而我們一直認為,智能化的主流思路有兩種:一種是把人的知識變成機器的代碼(吳淑珍式的智能)、一種是讓機器幫助人類決策(小秘書模式)。這兩種方式都是“用人容易理解的辦法,做人做不好的事情”。算法的原理往往很簡單,但信息通信技術不發達時做不到。這意味著:它們是信息通信技術不斷發展帶來的機會。這些辦法簡單粗暴,卻像散打、拳擊一樣更加實用。
對于工業智能,搞算法的人到底需要什么功夫?
我認為,搞算法的最需要的是“計算思維”。也就是把現實問題轉化成可計算的問題。比如,解決“監控卡車司機干私活”問題,先要用數據定義什么叫“干私活”。比如,我們把“干私活”定義為“在不該裝貨的地方裝貨,在不該卸貨的地方卸貨”,進而把“裝貨”、“卸貨”定義為重量增加和減少。這樣,把問題轉化成了監控位置信息和重量信息。這就是計算思維。
前幾天,幫著年輕人搞算法。他說:算法與操作規程和機組特性有關。我就問:什么叫操作規程、機組特性?能否用數據和計算方法描述一下?小伙子一聽就明白了。
換一個角度,數字化的能夠幫助人們提升“認知能力”。我前面講到的“小秘書”模式,往往就是用算法提高認知能力。我見到很多人,把認知能力與人工智能、深度學習掛鉤。這也是錯的。
其實,除了圖像識別,在相當多的工業場景中,“認知”就是判斷對象、過程或者操作正?;蛘卟徽!Uf的再白一點,就是讓計算機去“對標”。判斷方法也很簡單:先建立數字化的標準,然后和這個標準的做法“對標”。
孔利明師傅我的老友、全國勞模、著名工人發明家孔利明師傅曾經舉過一個例子。過去的調琴師是師傅帶徒弟。師傅要徒弟把聲音調得“渾厚一點”?!皽喓瘛边^去是很難理解的?,F在,采取數字化的辦法,把聲波拿出來對比一下,就知道是不是“渾厚”了。
所以,數字化的好處是便于建立標準。在數字化背景下,標準可以是若干數字、也可以是曲線、兩維圖像以及多條曲線的組合。在大數據的背景下,“標準”可以定的非常細;場景變化以后就用新場景對應的標準進行對標。“對標”往往不太復雜:因為工業過程往往會盡量排除干擾?!皩恕钡姆椒▍s往往具有普遍意義,就是因為現代工業(尤其是生產過程),就是基于標準化展開的。
不懂工業的人,有時候把工業想簡單了:對細節和系統性干擾的重視不夠,把理想條件下的原理當成工業技術本身;有時候還會把工業想復雜了:他們不理解,工業人為了追求安全、穩定、可靠,往往是復雜問題簡單化、排除干擾,然后用簡單、標準化的方法處理。
所以,工業人不會像馬保國大師那樣故弄玄虛。故弄玄虛是磚家們干的事情、是寫論文的時候用的。
編輯:hfy
-
圖像識別
+關注
關注
9文章
521瀏覽量
38316 -
人工智能
+關注
關注
1793文章
47535瀏覽量
239337 -
智能制造
+關注
關注
48文章
5596瀏覽量
76424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