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有一天,企業應用的工業軟件能把工程師的創意自動變成草圖,還能加上結構,進行三維建模、仿真驗證,甚至選擇加工方式,是不是將有大量研發工程師失業?
好在這只是一個想象,暫時不會發生。但是,“機器換人”已經推行多年,自動化、智能化裝備的推廣應用,以及包括機器人在內的人工替代也在不斷發生——技術進步使傳統崗位的變更不可避免,工程師也許需要未雨綢繆。
更智能的工業軟件將在越來越簡化工作量的同時,提升工作效能,比如三維設計軟件。PTC公司最新發布的三維設計平臺Creo 6.0,其中一項功能是“生成式設計”,利用AI,軟件可以自動生成不同加工方式的三維模型,并進行實時仿真分析,相比以往數小時或數天,現在只需幾分鐘。
工業軟件增重
馬云曾言,云計算已成為基礎設施。如此,十年前,工業軟件開始走向云端,今天,云化已無需再提,但工業軟件必然要融合其他新興技術。
一段時間以來,大數據、人工智能、IoT、AR等其他技術開始加速與其他行業、產業甚至是IT產業本身等一切業態融合,工業軟件也不例外。從CAD、PLM到ERP、CRM、SCM、BI等等,在實現云化之后,必將探索新技術融合之路。
數字化設計、數字化制造、數字化管理等環節所涉及到的應用軟件或嵌入式軟件,統稱為工業軟件。其中的三維CAD、計算機虛擬仿真CAE等數字化世界必備的工程平臺,是工業軟件的核心構成。
對制造業來說,數字化、網絡化的最終目的就是智能化,智能化表現為兩種,一種是從研發到制造、生產等環節的數字化、智能化,即數字化工廠,另一種就是智能化的產品。這兩個方向,都離不開數字化設計。
軟件定義一切。作為全球新工業革命的主要路徑和體現,智能制造、物聯網、工業互聯網的發展,讓以數字化設計為核心的工業軟件的重要性更加凸顯。
工業軟件與大數據、人工智能、IoT等新一代信息技術的融合一定會改變工業軟件本身,唯一的問題是,這對工業軟件服務商,及軟件的用戶意味著什么?
數字化價值鏈
Creo的前身是三維設計軟件Pro/E,這是目前全球裝機量最大的數字化設計軟件之一。在國內,PTC Pro/E、達索系統CATIA、西門子NX及國產數字化設計軟件陣營如CAXA、中望、安世亞太等,四分天下。ThingWorx工業互聯網平臺是PTC公司的另一個產品。
除了融合新的AI,Creo 6.0版本還擴展了增強現實(AR)、增材制造(3D打印)設計,以及IoT功能。功能變了,應用隨之發生改變。
比如,某豪二代要購買保時捷911,保時捷會推薦該二代在蘋果商店下載一款AR Visualizer的APP,通過該APP的911模型,隨意變更911配置,改成自己想要的,還可以模擬駕駛,從而實現個性化定制。
還有,你可能買了新房,要配置家居家電,通過某家電商的APP,你可以把家電尺寸與預留位置進行比較,也可以把家具與地板進行顏色匹配,從而找到最佳方案。
很炫。這是制造企業都在夢想的事情。這種前端應用,背后就是工業軟件,但它必須打通企業的全價值鏈才能實現,這就需要一個平臺,通過該平臺,企業形成數字化的價值鏈,就像一條無形的數據河流,企業產品研發、制造、運營、服務等環節都貫穿起來。當客戶需求發生變更,就可以通過平臺指導研發,研發發生變更指導制造,制造發生變更指導服務。
解放研發工程師
產品研發是企業的戰略核心,尤其是預研,當然,那是塔尖。更多的研發工程師集中在中間或底座,但我相信,他們也有一顆勇敢的心,希望簡化事務性的、重復性的工作,或做更多的創意。融合AI等新一代信息技術的工業軟件,或許將讓更多的工程師閃現創造性的才華。
比如,以往的仿真通常跨部門,迭代周期和流程很復雜,拿到一個結果要等幾個小時。利用工業軟件的新的仿真功能,你不用畫網格啦,只要把條件加好,分分鐘出結果。如果是帶有傳感器的智能互聯產品,測試、運行數據可隨時回傳軟件平臺,從而驅動三維模型的迭代。還有AR、3D打印功能,都帶來研發中新特奇的體驗。
精通一套軟件可以干一輩子的時代,一去不復返了。追求快樂工作的90后、00后閃亮登場。
1985年,成立之初的PTC公司發布全球第一款參數化建模CAD軟件。1998年PTC收購航空船舶三維建模領導者CADDS5。2001年發布設計管理平臺Winchill,2003年發布第一款瀏覽器版Pro/E(野火)。2006年收購Mathcad,2007年收購直接建模CoCreate。2010年,PTC整合單點平臺,發布開放CAD平臺Creo1.0至今,Creo在實現異構CAD協同的同時,不斷增加新的功能按鍵,如IoT,3D打印,AI建模等等。
為何要將很多的單點技術融合在一個平臺?PTC售前經理陳利民認為,單點技術意味著數據孤島,用戶需要不斷地跨軟件,這樣導致流程比較長,并且帶來數據失真。Creo平臺把這些問題全解決了。其最大的價值,就是提供給設計師最大的自由度,促進他們的設計創新。
產品研發的發展
不可否認,你的手機、腕表、單車、汽車,還有電飯煲、空調等等,有的已經上云,有的在上云的路上。產品因為云變得系統化。如果要換手機號,你會很痛苦。
你很警惕,也不喜歡這種狀況,但已無力改變。互聯網、大數據等新一代信息技術,不斷驅趕著工廠往前走。汽車制造商大眾不是要成為一家軟件公司嗎?在車身、底盤、內飾等不斷趨同的狀況下,大眾只好從功能、用戶體驗、數據驅動的駕駛體驗等方面挖掘潛力。可怕的是,大家都在這么干。
這就是創新,同質化里找差異化。如果沒有新的融合技術,“大眾”恐怕真的是“泯然眾人矣”。
如今,消費端的新產品迭代上市時間已經只有幾個月,意味著企業需要不斷進行自我否定、挑戰自己,才能超越對手。有人說制造業微笑曲線已經失靈,誤導中國制造,這個問題交給市場好了。
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核心之一,是不斷推出更高質量的產品或服務,這就需要高質量的產品研發。研發工程師們,你們是否已做好準備,淘汰,還是升級?
編輯:hfy
-
CAD
+關注
關注
17文章
1093瀏覽量
72580 -
人工智能
+關注
關注
1792文章
47399瀏覽量
238902 -
Creo
+關注
關注
0文章
14瀏覽量
16393 -
大數據
+關注
關注
64文章
8896瀏覽量
137513 -
研發工程師
+關注
關注
0文章
7瀏覽量
9805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