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5日接受美國彭博社采訪時,微軟公司聯合創始人比爾·蓋茨直言,不賣給中國芯片,就意味著美國將失去一批高薪工作,并促使中國加速芯片自給自足。
美國禁令將迫使中國完全實現自給自足
過去中美的合作是雙方彼此受益的共贏合作關系,美國企業賣高端的芯片給中國,不僅提升了中國數碼產品的設計水平,同時美國企業也獲得了豐厚的收入,為美國創造了很多的就業機會。如果美國貿然禁止向中國出售芯片,不僅會使一些美國人失去原有的工作機會,從長遠看來,如果此舉倒逼中國企業實現了技術上的自給自足,從長遠角度對美國無益。
比爾·蓋茨接受彭博社采訪,視頻截圖 在就疫情應對、疫苗研發、環境保護等問題交流后,主持人將話題引向中美關系。他問道:“你一直堅定地主張(美國)要與中國接觸,甚至是與中國相互依賴。你現在有改變想法的意愿嗎?”
“我不會說是相互依賴的關系,而是中美彼此之間相互受益。”比爾·蓋茨隨后用美國的噴氣式發動機、娛樂產業和昂貴的芯片舉例,強調這些芯片“能創造高薪工作”。他隨后稱,盡管目前中美關系多了些不信任,但并不意味著相互受益的領域減少為零。在回答主持人“是否應謹慎考慮向中國禁售高科技產品”時,比爾·蓋茨表示明確反對美國這么做。 “現在強迫中國自己制造芯片,意味著如果將來發生沖突,你不僅放棄了這些高薪工作,而且會迫使中國完全實現自給自足。”比爾·蓋茨反問:“這樣做真的會有好處嗎?”
“這樣做真的有好處嗎?”
美國打壓中國自身損失嚴重
美國半導體行業協會(SIA)日前表示,到2030年,中國芯片產能將高居全球首位,占全球總產能的28%。據SIA預測,美國先進芯片廠在10年內的設廠和運營成本比中國臺灣、韓國或新加坡高30%,比中國大陸高37%至50%。 9月15日,美國下發的對華為芯片管制升級令正式生效,這意味著此后全球所有公司在向華為供應采用美國技術的產品前,都必須先向美方申請許可證。不過,就在禁令生效當天,中芯國際表態稱,公司已依照規定向美方申請繼續供貨華為。 特朗普政府近來對中國科技企業愈演愈烈的打壓與限制,在給中國企業造成巨大挑戰的同時,也如同一把雙刃劍,讓眾多美國科技企業感到困擾。代表美國半導體產業利益的國際半導體產業協會(SEMI)近日向美國政府發出警告,如果將中國芯片制造商中芯國際列入“實體清單”,將導致美國半導體產業每年蒙受50億美元的損失。 SEMI在致美國商務部長羅斯的信件草稿中稱,美國半導體設備和材料每年有50億美元營收來自中芯國際,將中芯國際列入“實體清單”將增加美國的相關企業向前者供貨的難度,進而影響美國半導體企業的全球市場份額,“我們敦促商務部審慎考慮,封殺中芯國際可能對美國工業、經濟和國家安全產生直接及長期不利影響。”報道稱,這封信可能最快本周寄送至美國商務部長羅斯。
中國將集中力量攻克關鍵技術 面對美國政府對中國技術的限制,我國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9月7日曾指出,中方已多次就美方無端打壓中國企業問題表明嚴正立場。一段時間來,美方在拿不出任何真憑實據的情況下,泛化國家安全概念,濫用國家力量,對中國企業采取各種限制措施,這是赤裸裸的霸權行徑。中方對此堅決反對。趙立堅稱,美國所作所為早已戳破了美方一貫自我標榜的市場經濟和公平競爭原則的遮羞布。這不僅違反國際貿易規則,破壞全球產業鏈、供應鏈、價值鏈,也將損害美國國家利益和自身形象。他表示,中方奉勸美方停止泛化國家安全概念,打壓外國企業的錯誤做法。
9月14日至1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副總理韓正在湖北省武漢市調研,他前往華為武漢基地、長江存儲等企業,了解企業復工復產、生產經營、技術研發等情況。他指出,要加大新技術、新產品商業化應用力度,提升產業集成水平,集中力量攻克“卡脖子”技術,增強關鍵基礎材料自主保障能力。 《新聞聯播》報道中提到,韓正在武漢調研時,來到高德紅外、中國信息通信科技、華星光電、京東方等企業。他勉勵企業,保持定力、發揮潛力,積極應對外部環境變化和風險挑戰,不斷做強做優做大,增強國際市場競爭力,壯大中國制造的實力。
他指出,要加大新技術、新產品商業化應用力度,提升產業集成水平,集中力量攻克“卡脖子”技術,增強關鍵基礎材料自主保障能力。要堅持問題導向,完善頂層設計,加強政策扶持力度,為企業技術進步、開拓市場提供有效保障。 中國科學院院長白春禮在9月16日的新聞發布會上表示:“我們把美國“卡脖子”的清單變成我們科研任務清單進行布局,比如航空輪胎、軸承鋼、光刻機,還有一些關鍵的核心技術、關鍵原材料等,我們爭取將來在第二期,聚焦在國家最關注的重大的領域,集中我們全院的力量來做。”
-
芯片
+關注
關注
456文章
50908瀏覽量
424486 -
微軟
+關注
關注
4文章
6602瀏覽量
104152 -
中芯國際
+關注
關注
27文章
1418瀏覽量
65395
原文標題:比爾·蓋茨:不賣給中國芯片,反而會迫使他們自給自足
文章出處:【微信號:elecfanscom,微信公眾號:核芯產業觀察】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