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回答讀者問題之前,不得不提上周的行業最大的新聞:Waymo在鳳凰城正式對外推出無人駕駛服務,車上沒有了安全駕駛員。其實,在此之前,Waymo已經在對外測試無人駕駛,但之前,乘客必須首先簽一份協議,表示自己承認車的危險性。但是這一次,乘客終于不用再簽協議。雖然只是一份協議而已,但這算是行業上歷史性的里程碑。
上個月有《落地之路》的讀者發來問題,問題很具有代表性,這里和大家分享。
讀者問題:
“目前自動駕駛的算法和傳感器方案都類似,似乎測試里程和數據是最大的差異,那最后公司是依靠這項勝出嗎?會出現贏者通吃的局面嗎?和車廠的關系以后又將是如何?”
我個人的答案是,假設你在機器學習模型上已經玩不出什么新花樣,最后就是靠數據勝出。
這一點也是相對成熟的團隊的通病。模型搭起來了,數據也積累了一些,但從駕駛表現來看,始終沒有實質性的進展。
數據要看兩方面。首先是“質”。數據里的場景必須要豐富,不能在荒郊野嶺駕駛,那樣的駕駛數據再多也沒有價值。比如,一些團隊會讓自動駕駛車去不同城市采集數據,這樣的駕駛場景可以保證多樣性。
其次是“量”。一些團隊無法解決這個問題,往往是因為成本。采集數據需要車,需要傳感器,需要駕駛員。這些都是成本。因此,團隊需要從不同角度入手,想出低成本的方式去采集數據。
比如,你采集數據就一定需要用自動駕駛測試車嗎?可以用普通車嗎?采集數據就一定要用車嗎?可不可以把傳感器安裝在摩托車或者自行車上?傳感器有沒有更低成本的選擇?
然而,想贏得自動駕駛這場戰役,遠遠不止數據這么簡單。
即便你擁有最頂尖的機器學習團隊,坐擁頂級的駕駛數據集,打造出了頂級的自動駕駛軟件,也只算完成了任務的一半而已。
(所以說,自動駕駛的落地之路真的很難,其中的苦恐怕只有圈內人才懂。)
還有一半是硬件。
好消息是,硬件行業相對成熟,軟件公司可以向很多硬件公司尋求合作,共同打造自動駕駛車。
一些團隊往往過于自信,恨不得非要一上來就將軟件硬件全部完成,不與任何公司合作。對于這些團隊,想贏得自動駕駛競賽,就不只需要攻克數據這一個難點了,任務量會翻倍。這樣很容易耗盡公司的資源,最后一輛車也造不出來。
因此,越來越多的軟件團隊開始與車廠合作,放棄自己造車的計劃。其實這是相當明智的決定。
先打造出一輛自動駕駛車,即使這輛車并不完美,至少讓它跑起來,再談以后的宏偉藍圖。做事要有先后順序。
一些團隊和車廠沒談攏,或是沒有找到合適的合作對象,那就只能被這輪競賽所淘汰。
今年由于疫情的影響,一些團隊的合作沒能談攏,很多團隊沒能撐過去。現在看看美國的硅谷,剩下的自動駕駛公司巨頭已經為數不多了。
這些公司每天都要花銷至少一百萬美元續命,養活自己的科研成本。事實上,各個公司之間做的東西都大同小異,公司合并其實不難實現。
這也是為什么在硅谷的自動駕駛圈內跳槽非常容易的原因。一模一樣的代碼,放在哪個公司其實都能用。
那些現金流撐不下去的團隊,很快會被更有實力的公司吞并,或是遭到拆分。最終很可能會形成幾家獨大的局面,每家公司都有專家獨特的優勢。比如:
未來,像Waymo這樣的公司負責提供自動駕駛軟件系統。Waymo甚至有可能將系統開源,就好像安卓系統一樣。車企會買這個駕駛系統,就好像不同的手機廠商都使用安卓系統。
車企負責提供硬件,這種車企的特色必須是成本低,靈活度高,才能跟得上產品更新的需求。不能像現在的車廠那樣,平均五年才造出一輛新車。未來的市場會要求他們幾個星期就要做到開始量產。
除了軟件公司與車企,自動駕駛行業還在帶動各種細分行業。比如專門做運營的公司、專門做數據標注的公司、專門做測試的公司、專門做仿真系統的公司也會得到很快的發展,輔助那些核心公司共同完成自動駕駛車的落地與擴張。
所以,行業最終的格局很可能是,每個細分領域會有一家領頭公司,占有該細分領域絕大部分市場份額。各個細分領域的領頭公司會共同合作打造并運營自動駕駛車,通過垂直的方向分割自動駕駛產業的利潤。
責任編輯:xj
原文標題:自動駕駛競賽僵持不下,到底要靠什么勝出?
文章出處:【微信公眾號:自動駕駛說】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
傳感器
+關注
關注
2551文章
51171瀏覽量
754243 -
算法
+關注
關注
23文章
4615瀏覽量
92999 -
自動駕駛
+關注
關注
784文章
13838瀏覽量
166546
原文標題:自動駕駛競賽僵持不下,到底要靠什么勝出?
文章出處:【微信號:zidongjiashishuo,微信公眾號:自動駕駛說】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