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4日,第三屆全球IC企業家大會暨第十八屆中國國際半導體博覽會(IC China 2020)在上海開幕。受到疫情影響,原定于六月舉行的IC China 2020延期至今,但同樣拿出強勁陣容,會上國內外產業界領軍人物、中國工程院學術“大牛”群星云集。
中國工程院院士吳漢明分享了他對中國半導體產業的思考,認為要實現產業發展,需破除戰略性、產業性兩大壁壘。
中國半導體行業協會理事長、中芯國際董事長周子學,紫光展銳執行副總裁周晨等商業大佬現身會場進行內容分享,暢談5G、AI等新技術將帶來的產業變革;上海集成電路產業投資基金董事長沈偉國則分享了IC企業在科創板上市的相關新訊。
此外,美國半導體行業協會總裁兼CEO John Neuffer,美國半導體行業協會輪值主席、安森美半導體總裁兼CEO Keith D.Jackson以視頻方式“云”現身,分享全球半導體分工對產業發展的推動作用。
一、中國工程院院士吳漢明:集成電路產業發展需突破兩大壁壘
中國工程院院士、浙江大學微納電子學院院長吳漢明認為,中國集成電路產業技術創新的發展,除了需要巨大的資金和人才投入,還需要突破戰略性、產業性的兩大壁壘。
在戰略性壁壘上,中國集成電路產業面臨著瓦森納協議、巴黎統籌委員會的重重困鎖,在先進工藝制程、裝備、材料、設計IP、EDA軟件等各個產業鏈環節被“卡脖子”。
吳漢明指出,中國半導體產業短板中的短板是半導體設備,國產化鏈條中,先進光刻機、先進封測設備領域幾乎空白。
中國集成電路產業發展面臨的另一大壁壘是產業化的壁壘。吳漢明回顧了過去五六十年以來,中國半導體產業發展的脈絡。
從中國IC產業的起步時間來看,中國與美日等先進國家之間的差距并不大。但是在推進產業化過程中,中國逐步與外國拉開差距。目前,中國半導體基礎研究薄弱、產業技術儲備匱乏。
要應對這兩大壁壘,關鍵在于形成相對可控的產業鏈、擁有專利儲備、掌握核心技術。
吳漢明認為,當芯片制程推進至20nm以下,就進入了“后摩爾時代”,經典的摩爾定律在材料、器件物理、光刻工藝三大方面面臨挑戰。對于中國集成電路產業來說,發展面向新材料新工藝發展基礎研究,將是突破壁壘的關鍵。
他同時指出,“研究是方法,產業才是目的”,應積極推動先進研究成果落地。
二、中芯國際周子學:疫情沖擊下半導體產業體現“韌勁”
中國半導體行業協會理事長、中芯國際董事長周子學分享了2020上半年中國集成電路產業發展情況。
2020上半年,中國集成電路銷售額達到3539億元,同比增長16.1%,上半年中國集成電路進出口同樣保持著良好的增長勢頭。
他指出,在疫情對全球經濟的沖擊中,中國集成電路產業體現了極強的韌勁。在這背后,一方面疫情對信息產業的終端、物流等方面需求造成了負面影響;但另一方面,線上辦公、視頻會議、網絡授課等需求,以及5G新興應用的興起,也為產業帶來新的機遇。
從長遠來看,在疫情蔓延和全球經濟衰退的陰影下,半導體產業作為高度國際化的產業,仍面臨許多不確定因素。
三、紫光展銳周晨:5G發展“不可逆”
據8月份統計數據,中國5G用戶數量已超過1.1億,5G用戶平均流量接近翻倍。紫光展銳執行副總裁周晨認為,盡管5G應用還未大規模普及,但在5G芯片的驅動下,這一天終將到來。
移動互聯網是典型的技術驅動型的業務,而技術驅動型應用的一大特征就是體驗不可逆。
周晨以4G技術的發展過程為例說明,2016年,4G用戶數快速增長,但流量消費相對滯后;2018年,4G應用市場實現爆發,4G大帶寬應用的使用時長大幅增加。“現在,若是把手機從4G退回到3G,會發現絕大部分應用幾乎都不可使用了。”他說。
從帶寬來看,理論上5G相比4G能帶來10倍到20倍的速度提升,這意味著5G技術將帶來更加普惠的解決方案。周晨認為,就像2018年4G應用市場的“爆發”,隨著5G普及,未來將出現更多支持5G的“殺手級應用”。
周晨認為,5G、AI、IoT等技術,將帶來改變社會的系統升級。他說:“未來三到五年,基本生產方式、生活方式將發生巨大變化,這就是5G帶來的改變……(這一過程中)IC將成為5G的發動機。”
5G技術帶來的變革不僅在于端側,也在于設備側,這需要CPU、GPU、ISP(互聯網服務提供商)共同推陳出新,用新的技術、產品應用,來解決功耗、性能等各方面的問題。
他說道:“5G和2G、3G最大的區別不僅僅是連接,它帶來的是全面的社會系統的升級。所有的東西都是基于IC對5G的支持。”
四、美國半導體行業協會John Neuffer:中國參與全球價值鏈程度不斷加深
美國半導體行業協會總裁兼CEO John Neuffer以視頻方式現身,他指出中國是全球最大的電子消費國,也是美國芯片制造商最大的市場。2019年,中國市場占美國半導體公司收入的36%。
同時,目前中國擁有17%的芯片產量,預計到本世紀末,這一比例將增長到28%。
此外,中國半導體企業創新能力不斷增強,參與全球價值鏈程度不斷加深,特別是在晶圓廠和OSAT(封測代工)領域。
John Neuffer還分享了他對半導體行業面臨挑戰的看法,隨著摩爾定律逼近物理極限,創新成本不斷增加,另外疫情的侵襲、反全球化浪潮和相關的經貿脫鉤風險不斷上升,這些均為半導體企業帶來挑戰。
他指出,美國半導體公司每年將1/5的收入用于研發,2019年的投入接近400億美元。
但從另一方面來看,半導體為5G、自主駕駛、量子計算等新興技術奠定了基礎。盡管面臨疫情挑戰,WSTS預測全球半導體市場的未來仍是光明的,預計明年全球半導體銷售額將達到4520億美元。
五、上海集成電路產業投資基金沈偉國:科創板助推產業內循環
在今天下午的主題演講中,上海科技創業投資有限公司黨委書記兼總經理、上海集成電路產業投資基金董事長沈偉國,分享了科創板的設立對IC產業內循環的推動作用。
他指出,首批科創板上市的25家企業中,IC企業占6家;當前,科創板上市公司共計183家,其中集成電路企業27家、占比約為15%;在科創板上市企業總市值排名前10的公司中,集成電路企業占6家。
上述27家科創板上市的集成電路企業,總市值達到1.1萬億,約占科創板總市值的35%;共募集資金近900億元,約占科創板總募資額的34%。
另外,已過會IC企業平均研發支出占營收的比例約為18%,其中中芯國際、芯原微、中微、寒武紀、安集科技研發投入占比超過20%。
相比之下,2019年度A股研發費用前20名公司的研發營收占比均值約為15%,低于IC企業。
結語:半導體產業機遇與挑戰并存
2020年一場疫情,為千行百業帶來沖擊,在這一背景下,上半年中國集成電路產業仍舊保持發展態勢。同時,5G、AI、IoT等新興技術的發展,客觀上為集成電路產業帶來發展機遇,亦成為中國補足半導體各產業鏈的助力。
但另一方面,全球范圍內疫情仍未完全得到遏制,同時中美貿易摩擦也為中國半導體產業未來發展帶來不確定性。
面對機遇與挑戰,更需要打造基礎研究、先進技術、產業應用等各個方面的競爭力,破除中國半導體產業頭頂的陰霾。
責任編輯:tzh
-
集成電路
+關注
關注
5389文章
11576瀏覽量
362372 -
半導體
+關注
關注
334文章
27527瀏覽量
219930 -
IC
+關注
關注
36文章
5965瀏覽量
175808 -
5G
+關注
關注
1355文章
48479瀏覽量
564856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