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六屆全球超寬帶高峰論壇(UBBF2020)期間舉行的“第五期IPv6+產業論壇”上,談及G-SRv6技術產業推動進展,中國移動研究院副院長段曉東表示:G-SRv6技術基本成熟,已完成多廠家互通性驗證。
用段曉東的話說,中國移動在推動IPv6發展上可謂十八年磨一劍,十余年來,中國移動推動實現了IPv6與移動通信同步發展--2003年中國移動開始預研和實踐IPv6,先后經歷了技術研究(2003-2009年)、產業推動(2010-2013年)、現網突破(2014-2016年)、規模商用(2017至今)幾個階段,通過“3G起步,4G同步,5G內生”推動實現了IPv6和移動通信網絡的融合發展。
目前,中國移動已建成全球最大規模的IPv6雙棧LTE網絡和全球最大規模IPv6單棧VoLTE網絡,打造了端到端的IPv6網絡基礎能力:用戶與終端方面,LTE網絡的IPv6用戶達7.02億、活躍連接6.96億、增長35%,固定網絡的IPv6用戶達到1.14億用戶、活躍連接0.98億、增長17%;網絡方面,承載網9K+節點(100%)支持IPv6,支撐系統網管與安全(100%)支持IPv6,核心網5K+設備(100%)支持IPv6,互聯互通1.9T國內出口(100%)支持IPv6;應用基礎設施方面,210個IDC(100%)支持IPv6,1162個CDN節點(100%)支持IPv6,57個移動云產品(100%)支持IPv6,12個移動云資源池(86%)支持IPv6;自營網站方面,二、三級鏈接IPv6濃度分別為96.41%、97.92%,自營APP的IPv6濃度86.19%。
與此同時,中國移動在G-SRv6、IPv6組播方案、IOAM等方面正在進行密集攻關和試驗試點。以G-SRv6為例,基于IPv6基礎技術融合SR (Segment Routing)實現的SRv6支持網絡協議簡化、能力開放和可編程,從而靈活滿足5G、云網協同和泛在連接等新興業務的需求。SRv6代表了基于IPv6技術為基礎網絡的重要發展方向,將成為新一代承載網的核心技術。現有SRv6雖然具備上述諸多優點,但是缺點同樣明顯,SRv6采用了128bit作為其標簽,當標簽層數增多時,報文頭開銷過大,導致運營商應用的主要場景,如多跳嚴格路徑TE、SFC等,難以部署SRv6。
為了解決原生SRv6包頭過長導致的承載效率低、芯片實現難、現網升級難等問題,中國移動認為原生SRv6在傳輸效率和棧深處理上的限制需引入頭壓縮技術。為此,中國移動牽頭并聯合華為、思科、中興、博通、新華三等合作伙伴,創新提出G-SRv6,并在IETF推動標準G-SRv6采用壓縮冗余前綴、二維指針定位、G-SID拼接、多種SID混編等創新技術,在支持現有SRv6所有特性前提下,能將包頭開銷壓縮4倍,解決了現有SRv6承載效率低、硬件要求高、存量網絡無法升級等技術難題,為SRv6規模商用掃清了障礙。近期,中國移動研究院還攜手業界合作伙伴聯合發布《中國移動G-SRv6技術白皮書》。
據段曉東介紹:G-SRv6技術基本成熟,已完成多廠家互通性驗證。為了推動G-SRv6技術完善和產業支持,中國移動組織多輪多廠家互聯互通測試,有效的拉動了產業鏈完善,目前華為、中興通訊、新華三、銳捷、博通、英特爾、盛科、思博倫等國內外設備制造商、芯片廠商、測試儀表商已經完成轉發面的互聯互通測試,標志著G-SRv6技術方案的可行性已經得到驗證。
“經過多年發展和幾代人的共同努力,中國移動以LTE、VoLTE和應用三大抓手,突破IPv6端到端部署難題,實現了IPv6的廣泛部署和應用,當前IPv6已步入穩步發展階段。”段曉東認為:隨著5G、6G、物聯網、人工智能等新領域的出現,IP技術還在持續演進。近期,中國移動積極推進SRv6實踐,牽頭完成了G-SRv6頭壓縮創新方案,掃清SRv6部署障礙;中遠期,全面布局空天地一體、確定性網絡、算力網絡等超前網絡技術研究,為6G技術發展奠定基礎;未來,中國移動愿與業界同仁一起,凝心聚力、砥礪前行,共同推動IP網絡持續發展。
責任編輯:pj
-
物聯網
+關注
關注
2911文章
44824瀏覽量
375114 -
中國移動
+關注
關注
22文章
5554瀏覽量
71502 -
人工智能
+關注
關注
1792文章
47497瀏覽量
239211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