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數字化轉型需求及SDN/NFV技術驅動下,云計算和網絡的融合成為電信業變革的方向,運營商的核心優勢亦在于云網一體的能力。而隨著云網的深度融合,以及新技術、新趨勢的接踵而來,現有網絡也面臨業務開通慢、質量保障難、安全風險高等種種新的挑戰。
智能IP網絡的出現,為網絡能力的飛躍、云網融合邁向新階段提供了支撐。作為數字世界與現實世界之間的橋梁,IP網絡在過去30多年中走過了萬維網時代的Internet IP和以視頻驅動的All IP,極大地促進了社會發展,深刻改變了人們的生活與生產方式。如今面向云和5G時代,以“智能超寬、智能聯接、智能運維”為特征的智能IP網絡將構建起一個更為堅實的數字化底座。
在第六屆全球超寬帶高峰論壇(UBBF 2020)期間,華為基于智能IP網絡發布了面向云網融合場景的智能云網解決方案。作為本次活動上的一大亮點以及華為“全場景智能聯接解決方案”圖景中的中組成部分,該方案將助力運營商構筑云網安一體化核心競爭力,加速全行業數字化轉型。
“電力技術的出現帶來了第二次工業革命,電網把電力從發電站輸送到千家萬戶,為工業的發展提供了澎湃動力。今天,云是第四次工業革命的核心技術,而云網把強大的智能和算力輸送給企業和個人,為數字經濟提供新動能。”華為數據通信產品線總裁胡克文以一個形象的類比為開端,對智能云網解決方案展開了深入解讀。
云網融合邁向新階段
數字經濟正成為全球經濟的增長引擎,在經濟總量中占比亦隨之迅速提升。牛津經濟研究院的報告顯示,數字技術的長期回報,是非數字化技術的6.7倍。中國信通院《中國數字經濟發展白皮書(2020年)》顯示,2019年,我國數字經濟規模達到35.9萬億元,占GDP比重達到36.2%。
聯接與計算是數字經濟的基礎,兩者的融合將會產生聚變效應。實際上,在能力不斷提升的網絡的支撐下,云上生活、向云端遷移也已成為“新常態”,為當下這個日益數字化的世界注入新的動能,重塑千行百業。而云網融合的逐漸深入也帶來了四大變化,“從云的視角看網絡,網的邊界正被打破”。
變化一,混合云(私有云+公有云)已經成為企業的最佳選擇,多云靈活聯接成為基本訴求。隨著關鍵信息系統、核心生產系統的上云,企業通過多云災備和多活部署,增加業務可靠性和可用性;通過混合云實現了資源的靈活擴展。Mordor Intelligence預測,全球混合云市場將持續以22.7%的年復合增長率高速增長,到2023年達到1380億美元的龐大規模。
變化二,支持企業上云需要更高的網絡質量,從盡力而為到確定性SLA保障。企業業務上云階段不同,對應的網絡需求差異性顯著。互聯網應用上云追求性價比,要求敏捷上云、迅速開通;信息系統上云要求大帶寬和確定性時延;核心系統上云需要低時延、高安全。面對不同的業務訴求,需要構建一張業務網,能夠基于業務的帶寬、時延、抖動等不同的SLA組合提供多個分片并做到按需靈活調整。
變化三,云網融合下,網絡的規模和復雜性成倍增加,同時用戶追求更好的消費體驗,希望可以像電商采購一樣任意選擇云網產品,并且快速開通,驅動網絡走向自動化。因此,勢必要在網絡中引入AI技術,“把簡單留給人工,把復雜交給智能”。
第四,云計算正在不斷改變數據被使用、存儲和共享的方式,原有的安全物理邊界被打破,用戶業務面臨更多的安全威脅,需要全方位的安全保障。從2019年的統計數字看,全球平均每天產生的惡意郵件多達4.65億件并在不斷增加,DDoS威脅攻擊較上一年增長64%,引發了一系列新的安全威脅和挑戰;為應對新的安全威脅,國家亦發布了新的信息技術等級保護標準。未來的云網解決方案不僅要能夠提供豐富優質的云網產品,還要能夠提供安全的云網產品,同時可以向用戶提供云網場景下的安全產品,從網絡到業務提供立體化的安全保障。
四大能力使能云網智能覺醒
聯接方式的每次升級,都會給人類社會發展帶來質的飛躍,智能IP網絡即是如此。
面對數字經濟的突飛猛進、云和5G時代的到來,要讓聯接力釋放更大的生產力,就必須對聯接進行升級換代。華為率先在數據通信網絡引入大數據、AI技術和新一代協議,進行數據分析與閉環優化,推動從傳統IP網絡到智能IP網絡的躍遷。2019年,它正式發布了智能IP網絡架構和AI加持的新一代數通產品,引領數據通信網絡進入智能IP時代;今年隨著商用元年的到來,亦在不斷完善、升級智能IP發展戰略的同時,形成針對各個行業、各種場景的解決方案。
在之前的C114采訪中胡克文曾提到,華為在每一代產品上都追求創新、追求突破,新產品如果不創新寧可不做。那么此次發布的智能云網解決方案又有哪些創新點和能力突破?將如何應對前述這些變化與挑戰?綜合發布會以及媒體圓桌的信息,它基于智能IP網絡帶來四大能力,使能云網完成智能覺醒,為運營商服務行業數字化轉型、開啟更廣闊藍海提供了一把寶貴的“鑰匙”。
具體來說,首先是“網絡即服務”,通過SDN 控制器對網絡服務進行抽象建模,屏蔽網絡實現細節,實現網絡服務化;當前華為iMaster NCE已經實現50多個網絡服務模型的構建,可提供網絡連接、切片、SLA可視、故障定位等網絡服務。通過網絡能力開放可編程能力,OSS/BSS可以靈活高效地調用網絡服務模型,降低系統集成復雜度90%以上,提升集成開發速度80%以上。
其次是“多云靈活連接”,通過云骨干連接多云和多網,實現一網連接多云,解決了多云連接帶來的網絡架構復雜的問題;通過點到多點的三層連接技術,實現一條專線接入多個云服務平臺,解決了以往一條專線只能接入一個云平臺的問題;通過部署端到端SRv6,實現業務天級開通,解決了傳統網絡中業務開通慢的問題。
第三是“確定性體驗”,通過網絡切片,將一張物理網絡劃分為多張邏輯網絡,邏輯網絡之間資源互相隔離,業務互不干擾;不同的邏輯網絡可以為金融、政務、醫療等不同行業提供定制化的網絡拓撲和連接,提供差異化且可保證的服務質量。華為通過業界領先的FlexE切片技術,支持Mbit級的業界最小切片粒度、千級的業界最大切片數量,滿足網絡的精細化運營和規模商用的訴求。
最后是“云網安一體”,華為智能云網基于業界領先的全網態勢感知與自動化處置平臺,實現設備安全、網絡安全、管控安全和業務安全,構筑云網安一體化安全防御;基于AI的威脅關聯檢測,將威脅檢出率從60%提升到96%,實現全面防御未知威脅;基于SDN的安全策略處置,將威脅閉環的時間從24小時降低到秒級,實現安全損失最小化。
面向增量,前景可期
在運營商業務越來越由2C/2H端向2B端延伸,以實現新增長的今天,云網顯然是門好生意。
企業上云作為一個大趨勢,其市場前景相當可觀。根據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2020年云計算發展白皮書》數據顯示,2019年云計算整體市場規模已經達到了1334億元,預計未來4年仍然將保持快速增長的態勢。而華為全球產業展望GIV@2025此前亦有預測,到2025年,所有企業都會用到云的技術、云的模式,85%以上企業應用會被部署到云上;企業都會結合核心業務,探索最適合的云化解決方案。
胡克文在媒體圓桌上向C114舉例道,運營商可以通過網絡分片為不同業務提供所需的云接入資源,保障差異化的服務質量,從而構筑起云時代差異化的競爭力。智能云網架構可以提供“細、多、準、快、穩”的網絡分片方案,支撐云網業務體驗可承諾。另一方面,運營商可以基于5G承載網構建高品質的專線套餐,使能企業敏捷上云。
他進一步指出,智能云網并非存量的專線的迭代,而是面向云的新的業務網:“就像電網一樣,智能云網是數字經濟背后的強大網絡。隨著數字交互的增多,不斷會有新的業務迸發出來,從這一點來看智能云網的市場也是不斷在擴展的。”
目前,華為智能云網解決方案已經應用在了電子政務、智慧醫療、智慧教育、智慧煤礦、智慧港口、智慧制造等多個行業。面向未來,還將協同更多客戶進行創新設計和業務深度合作,創造更多價值與紅利。
責任編輯:gt
-
運營商
+關注
關注
4文章
2398瀏覽量
44560 -
云計算
+關注
關注
39文章
7853瀏覽量
137679 -
網絡
+關注
關注
14文章
7594瀏覽量
89076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