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所大學吸引了整個南京乃至全國目光
南京集成電路大學
最新消息
在這里!
網絡上爆出了不少掛牌照片
抓重點
1.集成電路大學由誰來辦?
南京集成電路大學由江北新區管委會根據當地產業發展需要而建,是對現有教育體系的一種突破和嘗試,以實訓帶教為主,目標是培養具備實踐能力和專業技能的產業人才。
2.集成電路大學落在哪兒?
江北新區,并非任何一所高校內。
3.學生來自哪里?師資又來自哪里?
這所大學生源來源于高校已具備基本專業知識的學生、來源于跨學科的有志于從事集成電路相關工作的學生以及企業初級職員等。
師資來源于企業資深工程師、國內外行業專家和具有較高學術水平的高校老師。
4.培養方式是怎樣的?
南京集成電路大學采用“5+1+2”的設置,進行多維度、全方位的產業人才的培養。
“5”是指5類學院,即集成電路設計自動化學院、微電子學院示范基地、集成電路現代產業學院、集成電路國際學院和集成電路未來技術學院。“1”是指1個科技園,通過“5個學院”,篩選出優秀人才及項目,進行孵化。“2”是指師資與學員服務辦公室、就業與創業指導辦公室。
學員完成學業經過實踐考核頒發結業證書。
5.結論
南京集成電路大學是一所由產業集聚地(南京江北新區)主辦,作為銜接高校和企業、推進產教融合的開放平臺,是高校教育的重要補充。
一圖讀懂傳統大學與南京集成電路大學的區別
為什么喜大普奔,全國聚焦?
●全國人才缺口20萬,南京每年缺口2萬;
●八成以上專業學生未入行芯片領域;
●南京產業增速全國最快,推動人才供給側改革;
●建芯片之城,江北新區順勢辦大學;
●南京集成電路大學是高校的補充,非傳統高校。
八成專業畢業生,沒能進入芯片行業
自美國從2018年4月開始相繼對中興、華為實施禁售制裁以來,集成電路產業及其發展現狀在國內得到前所未有的宣傳大普及,半導體、芯片、EDA、光刻機等曾經的專業話題成為街談巷議。今年7月,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會議投票通過提案,將集成電路提升為一級學科,各界對集成電路產業的關注首次聚焦到教育和人才培養上。
集成電路設為一級學科,這意味著這門學科在師資引進、學科經費、招生,專業設置等方面獲得更大發展空間。東南大學微電子學院副院長徐申認為上升為一級學科意味著國家對集成電路的重視從終端芯片產品延伸到教育源頭,集成電路專業有望進入大發展階段。
集成電路原先是一級學科“電子科學與技術”下面的二級學科“微電子學與固體電子學”下的一部分,相當于是“三級學科”。徐申介紹,集成電路是交叉學科,涉及到多學科,其學術研究和人才培養散落在設計、材料、設備等專業中,今后上升為一級學科,下面可以設二級學科,也可以設多個專業方向,如東南大學可能會在集成電路提升為一級學科后,在集成電路專業下分專業方向,如細分出EDA設計等專業,這有利于學生學習更具針對性。
“集成電路專業成為一級學科,從長遠看有利于這個領域的人才培養,但并不能立刻補上原有教育體制人才培養缺失的環節。”徐申認為,高校偏重于理論,而產業界需要應用型人才,這就需要在現有的教育體系外探索新路,補上高校短板,有針對性地培養出滿足企業需求的人才。
此外,集成電路產業分為設計、制造、封測、材料、裝備,而每一細分業態又設有眾多崗位,這些不同的崗位對人才的知識、技能要求都不盡相同,而高校培養是標準化模式,不少學生知識結構與產業發展不匹配、實踐能力跟不上,供需差異較大。
一份數據印證徐申所提出的要針對性地培養人才。
今年6月,在工信部、教育部的指導下,中國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研究院發布《中國集成電路產業人才白皮書 2019-2020》,報告指出,截至2019年底,我國直接從事集成電路產業的人員規模在51.19萬人左右,預計到2022年前后全行業人才需求將達到74.45萬人左右,這意味著將有20多萬集成電路人才缺口。
這份白皮書同時提出,有超過80%的集成電路相關畢業生沒有進入到集成電路相關產業從業。
2019年我國集成電路相關畢業生規模在20萬左右,有2.58萬人,即12.92%的畢業生選擇進入集成電路相關行業。
這一越來越受到重視的行業沒能留下本專業畢業生,非一日之寒。2018年高校集成電路專業領域的19.9萬畢業生中,也僅有不足4萬人進入本行業就業。
中國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研究院團隊進一步調研了526名集成電路相關專業的在校生,有59.1%的調研學生表示沒有在集成電路相關企業實習過。
諸多現象表明,單純依托高校現有教學體系不能滿足集成電路行業人才的供給需求。
南京要辦一所芯片大學,有教授形容這是“偉大壯舉”。
電子科技大學電子科學與工程學院副教授黃樂天認為,高校的人才培養體系是圍繞通識博雅的人才目標,提供的是素質教育和專業基礎教育,發展集成電路產業,把芯片掌握在自己手里,這是國家戰略,高校無法就此快速改變整個培養體系,要解決人才緊缺的問題,需要其它手段。
黃樂天說,一個集成電路相關學生在校4年,真正能用于專業學習的時間不過一年多。而這個領域的教師整體上擁有實踐經驗的不多,也難以緊跟產業界的實際問題,畢業生實踐能力偏弱,一時滿足不了企業的需求。集成電路上升為一級學科,成立獨立學科,將為人才培養提供更好的條件,但要根本解決集成電路人才供給的問題,還要依靠今后持續的教學改革和其它補充路徑。
產業大發展,人才供給側改革勢在必行
要實現“芯片自由”,就要擁有豐富的人才供給。走出我國集成電路核心技術受制于人的困境,關鍵在于人才。由南京要辦集成電路大學掀起的輿論浪潮再次表明,全社會迫切希望能夠從教育和人才培養機制進行創新,進行一場“人才供給側改革”,解決中國芯片人才短缺的問題。
我國集成電路產業駛入快車道,產業政策從頂層設計到具體推動環節獲得前所未有的重大支持,資金大量涌入,企業數量激增,人才緊缺的問題更加突顯。
近年我國集成電路產業年均復合增長率超過20%。2019年,我國新增集成電路相關企業(全部企業狀態)超過5.3萬家,增速高達33.01%,為歷年最高。截至10月15日,我國今年新增集成電路相關企業超過4.8萬家,其中,第三季度新增近1.9萬家。
國家一直在推動集成電路產業人才培養與現實需求結合。早在2003年10月,國家教育部、科技部開始在國內有相對優勢的高等院校建立國家集成電路人才培養基地,前后三批共20所高校成為這類人才培養基地。
集成電路相關方向研究周期長、成果見效慢、經費投入大,不容易形成論文,始終沒有成為高校中的熱門專業,不少原本從事集成電路方向的老師也慢慢轉向其它研究領域。十幾年過去,在列入集成電路人才培養基地的高校中有些高校真正從事集成電路方向研究的老師反而在縮減。
而那些和產業結合緊密,和企業聯動較多,擁有豐富實踐經驗的教師往往時間緊張,花在教學一線的時間很少,這導致越不受企業青睞的教師越傾向于承擔著更多的一線教學任務,限制了學生獲得更多產業認識。
為進一步推動產教融合,2014年,教育部、國家發改委、科技部、工信部、財政部、國家外國專家局聯合啟動建設示范性微電子學院,有北京大學、清華大學、東南大學等28所高校建設示范性微電子學院,這類微電子學院推動高校與區域內集成電路領域骨干企業、國家公共服務平臺、產業化基地和地方政府等加強合作。2019年,國家發展改革委、教育部等6部門發文設立國家集成電路產教融合創新平臺。
此外,還有工信部人才交流中心持續開展芯動力人才計劃,中國電子學會推行考評論證,還有一些培訓機構與企業,開發并推出培訓課程。
增速最快,打造人才培育“南京高地”
在全國數千億元的集成電路產值中,一半產值在長三角地區,而長三角的一半產值在江蘇。
南京是全國首個軟件名城,軟件業產值超千億元,而偏硬件的集成電路產業基礎弱。隨著臺積電的落戶,南京開始大力發展集成電路產業。2019年2月,南京出臺打造集成電路產業地標行動計劃,提出要推動集成電路產業資源和創新要素向南京集聚,打造全省第一、全國前三、全球有影響力的產業地標。并提出“人才三招”,即引進拔尖人才、留住中高端人才、培養緊缺適用型人才。
如何培養緊缺適用型人才?在這份計劃中,南京明確提出要建設“南京集成電路產業創新學院”,連續三年每年給予集成電路產業創新學院一定發展經費。
南京要求這所學院瞄準集成電路產業高端領域和企業發展迫切需求,創新人才培養模式,集中培養與分散培訓相結合,創新型和技能型人才相銜接,人才培養與技術研發相統一,建設一流的集成電路國際化、產業化人才培育“南京高地”。
打通人才培養最后一公里,是南京整個創新名城建設體系中的重要環節。在2019年的南京市委市政府一號文中,南京就提出要圍繞產業地標,探索建設產業協同創新學院,加強學科交叉和人才培養,根據績效最高可一次性給予500萬元支持。南京提出,到2025年,全市集聚集成電路產業高端人才團隊20個以上,集成電路產業人才整體規模達6萬人以上。
今年南京拿出10億資金,面向碩博研究生等優秀人才提供10萬個以上就業見習崗位,拉近人才與企業的距離,這也從另一側面看出南京不止步于現有的科教名城資源,而是針對現實問題,創造性地出臺措施,全盤謀劃人才的供給側改革。
根據中國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研究院的調查,南京集成電路人才需求居全國第七。南京每年集成電路產業人才缺口達2萬人,單靠招才引智已不能滿足當地產業的人才需求。
發展集成電路產業地標,核心在南京江北新區。2016年江北新區開始發力集成電路產業,2017年提出打造中國“芯片之城”。3年下來,江北新區集聚上下游企業360余家,產業收入突破300億元,一步步走近千億級集成電路產業目標。
去年6月,江北新區在全國率先提出建設“集成電路人才試驗區”,設立50億元專項基金招攬、獎勵集成電路專業人才,大力推進高層次人才九成個稅獎補,大手筆引進人才。一年多時間,新區吸引了160余名高層次人才落戶。
培育適用型人才,江北新區動手早。2017年建成7000平方米人才實訓基地,與Cadence、Mentor、中天微和華大九天合作,舉辦“集成電路設計高級研修班”等各類培訓數十場。
2019年起,江北新區設立全國首個集成電路產業協同創新學院(簡稱為IC創新學院),已上線23門在線課程,注冊學員近2000人。
優化發展環境,大手筆完善人的培養
通過IC創新學院,江北新區看到了更大的作為空間。據了解,南京集成電路大學由江北新區管委會根據當地產業發展需要而建,是對現有教育體系的一種突破和嘗試,以實訓帶教為主,目標是培養具備實踐能力和專業技能的產業人才。
這所大學生源來源于高校已具備基本專業知識的學生、來源于跨學科的有志于從事集成電路相關工作的學生以及企業初級職員等。
師資來源于企業資深工程師、國內外行業專家和具有較高學術水平的高校老師。頒發的是經過實踐考核認證的結業證書。
所以,南京集成電路大學不是一所傳統意義上的大學,更像是一個銜接高校和企業、推進產教融合的開放平臺,是高校教育的重要補充。
據了解,南京集成電路大學采用“5+1+2”的設置,進行多維度、全方位的產業人才的培養。
“5”是指5類學院,即集成電路設計自動化學院、微電子學院示范基地、集成電路現代產業學院、集成電路國際學院和集成電路未來技術學院。“1”是指1個科技園,通過“5個學院”,篩選出優秀人才及項目,進行孵化。“2”是指師資與學員服務辦公室、就業與創業指導辦公室。
在大學課程改革之外,新增一條產教融合,自主培養產業人才之路,南京探索令人期待!
來源:南京教育頭條
責任編輯:haq
-
芯片
+關注
關注
456文章
51070瀏覽量
425835 -
集成電路
+關注
關注
5391文章
11599瀏覽量
362647 -
半導體
+關注
關注
334文章
27611瀏覽量
220960 -
IC
+關注
關注
36文章
5975瀏覽量
175925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