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內外環境
中國的家電市場從未平靜。
今年1月,小家電領域赫赫有名的巨頭——飛利浦首次傳出將剝離并出售其家用電器業務,售價預計為40億美元左右。有預測稱,雖然競購程序尚未正式開始,但最終該部分業務極有可能被中國企業收購,以滿足后者“補足小家電產業線、打開國際市場”的意愿需求。到8月,《美國家電制造業巨頭惠而浦將出售其中國業務,接盤方可能是中國廠家格蘭仕》的消息不脛而走,據悉格蘭仕已經向惠而浦發出了收購方案,交易正在推動中。
不管是歐洲的飛利浦,美國的惠而浦,還是更早之前日本家電企業全線退出——海爾收購三洋白電業務、美的拿下東芝白電子公司80.1%股權、富士康獲得夏普66%股權使其成為旗下企業……
近三十年來,歐美日家電制造企業拿到相似的劇本,一步步地將自認為落后的家電產能傳遞到了中國手上,借助國際企業力量實現擴張是家電企業主要向外走的一步。
另一層面,中國本土家電市場同樣暗流涌動。
今年2月,由中國家用電器研究院指導、全國家用電器工業信息中心編制的《2019年中國家電行業年度報告》發布,2019年國內市場家電零售額為8032億元,相比2018年8211億元的市場規模,同比增長率為-2.2%。以最受重創的彩電領域為例。根據奧維云網數據,2019年中國彩電零售市場的銷量為4772萬臺,零售額為1340億元,同比都是處于下降的。
可就在這種情況下,手機品牌諸如小米、華為、OPPO、一加近年都在以智能IoT的角度切入家電市場,并且還取得了不錯的收獲:
OPPO發布首款智能電視就是上個禮拜的事;華為推出智慧屏產品已經有一年;小米在甩開創維、海信、TCL等老牌廠商而拿下2019年國內電視銷量第一之前,已經宣布成立大家電事業部,繼續開拓除電視之外的空調、冰箱、洗衣機等白電市場,并且該事業部總裁王川直接向雷軍匯報。
山雨欲來風滿樓。在全球家電產業未來或將轉移至印度、越南等國家之前,以海爾、格力、美的等為代表的一批中國企業,現階段采取了哪些措施,以獲取長期持續的增長活力?面臨來勢洶洶的競爭對手以及智能IoT在家居環境的滲透發展,如何把握機遇實現轉型,是這批家電企業實現價值躍遷的重要命題。
2019年中國本土市場電視品牌出貨量(萬臺),數據來源:奧維云網
圖片來源:網絡
02
玩家的布局
早在2014年谷歌對智能家居品牌Nest進行收購時,同一年,蘋果在全球開發者大會上公布了智能家居平臺HomeKit,三星出價 2 億美元收購智能家居平臺SmartThings,亞馬遜推出了具有里程碑意義的Echo智能音箱……
國內廠商的步調基本與國外相似,很早之前就開始了對IoT產業的布局,并且隨著產業的變化逐漸調整并豐富智能IoT的業務線結構。
1)海爾智家
云端:2014年,海爾成立U+智慧生活開放平臺,一方面通過內部大量推出基于U+平臺的產品,另一方面不斷接入第三方廠商產品,打造開放的生態體系。通過平臺的搭建與運營,目前海爾智家已經擁有超過56個大類、4000多個型號的具有IoT能力的智能家電,形成了覆蓋多類場景和空間的智慧生活解決方案。
設備端:2017年,海爾優家與瑞昱聯合推出專為智慧家庭深度定制的IoT芯片——云芯,并提供UHomeOS操作系統。
應用端:海爾智家APP
工業互聯網平臺:卡奧斯COSMOPlat工業互聯網平臺
2)美的
云端:美的很早就與第三方物聯網平臺互通,促進設備物聯。2019年,美的正式發布IoT開發者平臺,著眼解決智能設備接入和不同產品互聯互通的問題。
設備端:2019年,美的IoT推出專為智能家電定制開發的HolaCon智能芯片,并同時推出搭載該芯片的通信模組。
應用端:美的美居APP
工業互聯網平臺:Midea M.IoT工業互聯網平臺,面向行業輸出能力。
3)格蘭仕
設備端:2019年,格蘭仕與知名RISC-V解決方案提供商賽昉科技(SiFive China)聯合發布兩款物聯網智能芯片——BF-細滘、NB-獅山,并打造開源操作系統GalanzOS。
此外,2020年,格蘭仕集團還與賽昉中國、千兆躍共同注資成立廣東躍昉科技有限公司,該公司主要依托RISC-V開源芯片技術以打造獨立自主的開源芯片生態。
因為篇幅原因,更多廠商的情況此處暫不做詳細說明,但通觀行業,家電廠商的IoT布局主要分為三個特點:
1、物聯網平臺是標配。
很長時間以來,智能家居最多做到的是單品智能,很多甚至只是將用遙控器能實現的操作延伸到了手機APP上,能體現的價值并不多。因此,當時的智能家居產業普遍存在C端購買力不足、用戶體驗不好;B端開發成本高、互聯互通難的痛點,屬于早期廠商試錯的階段。
在這時,降低研發門檻,互聯開放的理念需要被執行到實處,那么無論是自建還是與第三方物聯網平臺合作,IoT平臺始終都是實現開放的重要基礎設施。
2、眾品牌紛紛踏入芯片領域。
除了海爾、美的、格蘭仕以外,還有TCL、格力、海信、長虹等諸多企業,都踏上了研發芯片的道路。其一是因為芯片行業本身具有熱度,其二是廠商希望從平臺端延伸到設備端,形成一種“從芯片到操作系統再到云端”的全面布局,有利于業務發展。
3、有能力的廠商持續發展面向行業的工業互聯網平臺。
以海爾、美的為典型,廠商自建工業互聯網平臺為基礎設施,從業務PaaS平臺切入,一方面是將多年的行業知識與經驗沉淀到平臺中形成數字化模型或工具,另一方面是通過平臺融合新的技術與生態,改善傳統的服務模式。未來,工業互聯網平臺將成為廠商獲取業務收入的另一重要途徑。
03
為什么家電廠商轉型IoT迫在眉睫?
首先,增量市場增長緩慢,存量市場需求下降已經成為家電產業不爭的事實。
美的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李飛德曾經在一次演講中陳述了這樣一個事實:“美的在2010年銷售收入首次超過千億,2011年很快就到了1400億,但是2012年又掉回1000億。”
這也就是說,傳統的追求規模導向的發展模式難以持續。家電業都看到了傳統彩電產業的“失敗”,更明白危機已經撲面而來。
其次,中國家電產業大而不強,需要轉型升級。
大而不強的說法,來源于中國家電低端產業占比過重,先進制造業和高技術制造業占比卻較低。這才導致以美的、海爾為首的行業頭部公司,陸續砍掉了低附加值的業務線,更大程度上以成為科技企業為方向。
第三,競爭對手給予了啟發。
傳統家電廠商們親眼看到,類似小米、華為、OPPO這樣的競爭對手,揮舞著“物聯網、人工智能以及智能家居生態”這樣的優勢武器,已經邁過了該產業的技術門檻而迅速地追趕上來。
他們跑去做電視,本意并不是將紅海市場殺成血海,而是要使電視作為“萬物互聯”的重要端口,組成各自的AIoT智慧生活產業生態鏈,實現各個智能設備間的互聯協同。特別是在5G時代,“電視”甚至都可以不稱為“電視”,而是一個“智慧化的大屏”,承載未來5G條件下豐富的應用場景。
那么,家電廠商多年來在硬件上積累的技術、產品與供應鏈等能力,實際上也是發力IoT的重要武器,完全有機會幫助其在IoT市場重獲生機。
04
結語
“單純硬件沒有用,未來一定要靠軟件驅動硬件,內容也要靠軟件驅動。” 美的集團董事長兼總裁方洪波在面對全新的數字化浪潮時這么說到。
隨著近年產業環境和市場競爭的變化,我們可以見到,傳統家電企業正以開放互聯的態度參與IoT產業的競爭,不止是芯片、模組、操作系統、平臺等產品被陸續推出,黑電與白電廠商間的互通、家電廠商與京東、阿里等生態間的互通已經成為常態。
改革與轉型,合作與競爭,家電企業的江湖故事將朝著AIoT的方向進行下去,一切都還沒有定數。
責任編輯:PSY
-
互聯網
+關注
關注
54文章
11163瀏覽量
103430 -
智能家居
+關注
關注
1928文章
9573瀏覽量
185455 -
IOT
+關注
關注
187文章
4215瀏覽量
197009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