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隨著電源分配結構的負載數目不斷增加,而且負載本身也越趨復雜,因此系統設計工程師必須解決負載電源的管理問題。像現場可編程門陣列及數字信號處理器等復雜負載尤其需要電源供應系統為其核心及輸入 / 輸出分別提供不同的供電。
根據摩爾定律的預測,核心處理器將會越趨小巧精密,而且通常以 1 伏或更低的電壓操作,但輸入 / 輸出則受制于通信接口標準,只能以傳統的電壓(例如 3.3 或 5.0 伏)操作。由于這些子電路通常都被集成電路內置的反向偏壓靜電釋放二極管所分隔,集成電路的供電必須按照特定的次序提供及終止,而且系統必須跟蹤供電情況,以免電路出現鎖定及損毀。
此外,復雜的負載在進行自動測試時經常需要加以“邊際電壓調節”,甚至要向高能源效益系統提供有關負載狀況及其最新功耗量的資料。“操作期間控制”功能便是這樣的一種技術。每當核心獲得電源供應時,供電電壓會順便跟蹤其時脈,以便為核心提供足夠的供電,確保核心可以完成正在進行的工作。電源管理能力就是可靈活配置電源供應系統的一種能力,以便系統可以充分利用感測數字如溫度、氣流或信號完整性,以及自動為傳感器這些感測數字提供補償。
如果分立式電源管理系統占用越來越多電路板空間,以致占用面積幾乎接近輸電系統的面積,我們便必須采用集成式供電系統管理技術。電路板的空間非常寶貴,用于管理供電系統的空間增加,也就表示用于支持信息內容及帶寬的空間會受到壓縮,因此我們也就不得不采用更高度集成的電源管理系統,以致最后不得不采用一個可支持診斷、內置測試及供電系統配置等功能的通用標準。另一個使我們必須采用集成式電源管理系統的原因是只有這樣系統才可進行高功率操作,保持高度的穩定性及確保不會出現故障。
總而言之,電源管理技術不僅有用,且日漸受到重視。系統到頭來能否真正發揮卓越的性能,很多情況下取決于所采用的電源管理技術,因此懂得電源管理技術真正價值所在的半導體廠商都在構思電源管理結構的最初階段便征詢客戶的意見,了解其要求,不會在開發周期的最后階段才與其客戶磋商,因為到了這個階段,可以改善的空間已不多。電源分配結構技術的最新發展充分顯示廠商與客戶的密切關系,換言之,雙方越早合作,新技術便越能滿足客戶目前及長遠的要求。
審核編輯黃昊宇
-
電源
+關注
關注
184文章
17824瀏覽量
251236 -
供電系統
+關注
關注
3文章
416瀏覽量
27674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