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便攜式電子產品、“智能設備”和汽車電子產品的普及,IC 中嵌入模擬功能的需求也在不斷增加。這推動了對特定模擬技術的需求,這些技術在整個半導體市場中所占的比例越來越大。
通過一些簡化,模擬技術可以分為三個主要類別:
高功率 BiCMOS:主要目標是功率器件的 RDSON 和擊穿電壓。通常具有非常廣泛的組件類型(雙極、CMOS、LDMOS 和 DEMOS 器件),涵蓋從低壓(LV,幾伏)到極高電壓(HV,數百伏)的應用。
高速 BiCMOS:主要目標是雙極器件的速度,以支持高達數百 GHz 的高速應用。
模擬-CMOS:主要特點是高密度 CMOS 邏輯,以及低寄生、低噪聲和高質量的無源器件。它們往往是 CMOS 技術的“衍生物”。
靜電放電 (ESD) 是一種從身體到物體的靜電荷轉移,它會在短時間內(數百納秒)產生高電流(幾安培)。ESD 事件可能由 IC 在制造過程中的人工處理/測試引起,并可能導致災難性的損壞。為了保證 ESD 對處理/測試的穩健性,每個 IC 都經過標準 ESD 測試,通常是人體模型 (HBM) 和帶電設備模型 (CDM)。
為了達到所需的 ESD 穩健性水平,在每個焊盤上添加了專用的片上電路(通常稱為“ESD 保護”或“ESD 鉗位”),以將 ESD 能量吸收到受保護電路的安全水平。在典型的 ESD 保護實施中,每個焊盤到焊盤的組合都必須具有通過 ESD 保護的有效 ESD 放電路徑(圖 1)。模擬技術對 ESD 穩健設計提出了許多挑戰。
ESD 技術挑戰
CMOS 和模擬技術之間的一個根本區別在于后者通常是模塊化構建的。這允許 IC 設計人員僅選擇一部分可用的工藝掩模,以精確定制設計需求(并非給定工藝中可用的所有組件都可用于設計)。
從 ESD 設計的角度來看,這意味著 ESD 設計人員必須支持具有不同掩模組的相同 ESD 應用。這可能非常具有挑戰性,因為 ESD 保護的實際行為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掩模組。換句話說,可能需要構建多個版本的相同 ESD 保護,具體取決于可用的掩模組。
模擬技術的另一個具有挑戰性的方面在于利用模型。雖然最先進的 CMOS 技術只有幾年的壽命,但模擬技術可能使用 10-15 年,甚至 20 年。在此生命周期內產生的應用程序組合對 ESD 設計來說是一個相當大的挑戰。
ESD 設計挑戰
漏極擴展 MOS
漏極擴展 MOS (DEMOS) 是一種器件,其中將同類型的低摻雜區添加到高摻雜漏極區或漏極擴展區(圖 2)。這會影響額定電壓(即擊穿增加)和漏柵壓降(與柵氧化層可靠性相關)。另一方面,這種類型的設計會降低驅動電流特性,因為通道通常沒有針對該結進行優化。更復雜的版本,橫向擴散 MOS (LDMOS),具有更好的電流驅動特性。
從 ESD 的角度來看,DEMOS 晶體管具有非常低的 ESD 魯棒性,即在 ESD 條件下能夠承受高電流密度的能力。DEMOS 的 ESD 弱點是高效 ESD 設計的主要挑戰,因為它需要特殊的 ESD 保護電路,在 ESD 事件(這對面積有影響)期間不會使用 DEMOS 晶體管。在過去的 15 年中,多項研究已經解決了這個特定問題,這也歸功于在最先進的 CMOS 技術中使用這些組件。
最近的一項工作 [1] 表明,在高摻雜/低摻雜漏區(圖 3 中的“SBLK”區)上阻止硅化工藝可以顯著提高 DEMOS 晶體管的 ESD 穩健性。
這種結構基本上增加了漏極側的電阻。雖然它的具體影響相當復雜,但它可以被視為一種防止非均勻電流傳導通過器件整個寬度上的 ESD 電流分布的方法。
3 維 TCAD 電熱模擬清楚地描繪了沿器件整個寬度的均勻 ESD 電流分布,并阻止了漏區的硅化(圖 4)。這將允許一些 ESD 能量被具有這種結構的 DEMOS 耗散,從而減少對 ESD 保護設計的限制。
高壓有源 FET
“有源 FET”是非常流行的 ESD 保護器件,通常用于低電壓應用。該名稱指的是 ESD 電流在主動操作模式下通過 MOS 器件分流的事實。此模式僅在 ESD 條件下通過 ESD 事件檢測器啟用。該電路被定時以在 ESD 事件的整個持續時間(1-2 微秒)內保持導通狀態。
在 CMOS 技術中,氧化物和漏極結共享相同的額定電壓,通態是通過將漏極與柵極瞬態耦合來實現的。此概念的基本實現如圖 5 所示。
對于 HV 器件(如前面提到的 DEMOS 和 LDMOS),漏極額定值可能遠高于柵極額定值(例如,漏極額定值為 20V,而柵極僅為 3.3V)。因此,如圖所示的電路將無法工作,因為漏極和柵極基本上具有相同的電壓,從而導致柵極可靠性問題(圖 5)。
需要一種將焊盤電壓分壓以實現適當柵極電壓的方法。這可以通過源跟蹤級實現(圖 6)。該方案允許典型的高壓器件在正常的漏極和柵極工作額定值內工作。此外,它還提供了優于電路的兩個顯著優勢(圖 5):
電容小得多,因為它驅動一個小得多的晶體管。
開啟/關閉時間常數是分開的,可以單獨優化。
高壓可控硅整流器 (SCR)
可控硅整流器 (SCR) 是 pnpn 結構。由于垂直pnp晶體管和嵌入在這種pnpn結構中的橫向npn晶體管的相互耦合,就ESD功耗而言,SCR是最有效的器件。一旦兩個雙極中的一個打開,它就會打開另一個,依此類推。
參考圖 2,通過在漏阱擴展中添加高摻雜 P 型擴散,將 SCR 集成到任何 DeMOS(或 LDMOS)中非常簡單。從圖 6 中可以看出,形成了具有相互耦合的 npn 和 pnp 的 pnpn 結構。此外,柵極的存在可用于進一步調整 HV-SCR ESD 特性。
SCR 類型的基本問題是它們能夠保持功率縮放特性 [2],因為所施加的 ESD 應力的脈沖寬度增加。更具體地說,基于 SCR 在 100ns ESD 脈沖下消耗的最大功率,人們可以預期 [2] 在 200ns 和 500ns ESD 脈沖下消耗一定的功率。
然而,在 200ns 和 500ns ESD 脈沖下實際消耗的最大功率遠低于預期(圖 8)。這是一個重大問題,尤其是在源自系統級事件的 ESD 脈沖的情況下,應力持續時間可能大大超過標準 HBM 事件的持續時間。
高壓雙極
正如 HV SCR 所強調的那樣,高壓雙極器件無法避免較差的縮放功率縮放特性。這在圖 9 中可以看到,其中實際最大功耗從 100ns 開始不遵循功率縮放定律。
除了與設計為 ESD 保護電路的 HV 雙極器件相關的功率縮放問題外,還有另一個與 HV 雙極相關的問題需要考慮:由連接到相鄰焊盤的?? N 擴散形成的寄生雙極。
參考圖 10,焊盤(PAD1 和 PAD2)通常具有以公共接地 (GND) 為參考的 ESD 保護。在從 PAD1 到 PAD2 的 ESD 事件的情況下,ESD 電流(圖 10 中的紅色實線)將從 ESD 保護 1 流過公共 GND 和 ESD 保護 2,到達 PAD2。由于 N 擴散與 PAD1 和 PAD2 相關,現在形成了一個寄生 npn 雙極(公共 p 襯底充當雙極的基極),它可以在 ESD 事件期間傳導電流并最終失效。
這種配置的主要問題是由于 ESD 電流在 ESD 保護 2 中流動,寄生雙極(公共接地)的基極具有升高的電位。這使得寄生雙極非常容易被觸發,因此,容易失敗。
與 CMOS 技術不同,在模擬技術中,具有多個 N 型擴散以支持許多不同的額定電壓和隔離技術是很常見的。因此,任何 N 型擴散的排列都會在類似于圖 10 所示的情況下產生寄生效應。考慮到發射極、集電極、基極類型和幾何效應的數量,很有可能在一個電路中產生數百個寄生雙極給定的技術。這對于 ESD 設計來說頗具挑戰性,因為 ESD 保護網絡必須能夠充分保護上述寄生效應。
ESD 資格挑戰
“片上”系統級要求
為保證 IC 制造過程中對 ESD 事件的穩健性,進行了 HBM 和 CDM 測試。在過去的幾年中,需要在 IC 級別進行系統級 ESD 保護的新趨勢正在出現。通常系統級 ESD 保護是在系統級解決的,方法是在電路板上(靠近 ESD 應力源)放置專用瞬態電壓抑制器 (TVS) 電路。這一趨勢背后的基本原理是,如果單個 IC 具有 ESD 系統級穩健性,則可以消除 TVS(從而降低成本和系統設計復雜性)。
在不深入探討為什么這個理由存在缺陷的情況下,這些要求對 IC 級 ESD 設計的影響是巨大的,不僅在 ESD 面積方面,而且在設計復雜性和所需的學習周期方面。
自定義 ESD 級別要求
IC 級 ESD 穩健性的典型 ESD 級要求是 2000V HBM 和 500V CDM。盡管已明確證明 1000V HBM 和 250V CDM 在當今的制造環境中提供了非常可靠的 ESD 設計,但某些客戶可能需要在所選引腳上具有 >8KV HBM 性能以處理未指定的系統級事件。這些要求的影響同樣在面積和開發時間方面非常重要。
可持續發展戰略
模擬技術組件產品組合的廣度以及隨后需要保護的大量應用,并不適合滿足所有要求的“單一 ESD 策略”。因此,模擬技術領域的 ESD 工程師正在研究所有 ESD 保護策略,仔細權衡利弊以找到最合適的解決方案。
有源 FET:它們非常有效,在低壓應用中很受歡迎。然而,對于高電壓應用,低 FET 的驅動電流和大面積的結合使它們不太吸引人。
基于擊穿的設備:它們依賴于寄生雙極 npn 或 pnp。由于出色的面積/ESD 性能權衡,基于 Npn 的技術非常受歡迎。主要缺點是難以通過過程變化來控制性能。
SCRs:這些解決方案在面積/ESD 性能方面是最有效的,而且它們很容易設計。然而,從 DRC-LVS 的角度來看,固有的閂鎖風險和難以實現,在某種程度上限制了它們的使用。
自我保護:這種解決方案在大輸出驅動器的情況下非常有效,它也可以設計為承受 ESD 事件。缺點是需要在 IP 和 ESD 之間進行協同設計。
近年來,模擬技術的相關性迅速增加,在這項工作中,我們回顧了與技術、設計和資格要求相關的 ESD 挑戰。
參考文獻
[1] A. Salman 等人,國際可靠性物理研討會論文集,2012
[2] DC Wunsch 和 RR Bell,IEEE Trans。核。Sci., 1968
[3] IEC61000-4-2:電磁兼容性 (EMC) – 第 4-2 部分
編輯:hfy
-
ESD
+關注
關注
49文章
2052瀏覽量
173153 -
模擬技術
+關注
關注
17文章
469瀏覽量
39778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