埋容設計仿真案例
下面介紹一個埋容的PCB設計仿真的案例:主芯片是一個專有芯片,帶來的特點就是模型和資料沒有大廠芯片(如Intel,Broadcom等)那么完善,既沒有直接完整可用的Ibis模型,也沒有明確提示板級電源供電網絡(PDN)設計所需要考慮的頻率范圍。這樣就給后續的設計和仿真評估帶來很大的困難。原始設計如圖六所示,十層板,5、6層之間電源地耦合,形成平板間電容。
圖六 原始設計
板間電容計算
首先估算一下平板間的電容量,平板面積如圖六所示,這時候忽略打孔對平面面積的影響。把這個面積代入圖一的公式,普通材料介電常數4.2,層間距離4mil左右,這時候平板間電容量為0.409nF。如果使用3M的C ply材料,介電常數為16,層間距離為0.56mil,這時候平板間電容量為11.13nF。以上計算可知,專用埋容材料增加平板間電容量的效果是很明顯的。
但是如之前說的,這個計算是忽略打孔對平面面積的影響,實際情況比較復雜,單純用這個數據來指導埋容設計是不全面的。
板間電容作用仿真
不加電容,看埋容平面大小對諧振頻率的影響,仿真3種不同的平面大小。
圖七 埋容平面大小對諧振頻率的影響
仿真結果如圖,粉紅色的是埋容面積最小的,藍色的是埋容面積稍大的,紅色的是埋容面積最大的??梢钥闯雎袢菝娣e變大之后,平面諧振向低頻偏移,同時也可以看到高頻的共振點也降低了。
看平面諧振點的變化,同時考量低頻段(《100M),有埋容和沒有埋容的區別
A 電源地間距28.31mil,電源地不耦合時,波形為紅色
B 電源地間距4.2mil,電源地耦合時,波形為綠色
C 使用埋容材料3M_C Ply,間距0.56mil,波形為藍色
從仿真結果可以看到,隨著電源地之間的間距減小,加入埋容材料,平面諧振點向低頻偏移,同時低頻的阻抗也大幅降低,這個頻段埋容材料的作用也非常明顯。
圖八 平面諧振點
只加0.1u的電容12個,觀察電容與埋容形成的諧振,同時觀察埋容之后,減小了安裝電感對電容性能的影響,考察同樣數量電容,阻抗曲線帶來的改善,考察同樣的阻抗性能,可以減少多少電容……
下圖中藍色的是使用了埋容材料后的阻抗曲線,紅色的是沒有使用埋容材料的阻抗曲線。可以看到埋容的諧振點在266M,與0.1u電容形成的反諧振在177M。同時注意到在10M附近有兩個諧振點,這是因為0.1u的電容有6個在芯片附近,而有10個在VRM端,距離芯片較遠,說明電容布局位置也有影響。
圖九 電容與埋容形成的諧
PDN綜合仿真
目前的埋容仿真項目總結,正常設計全系列電容,同樣考察電容與埋容形成的諧振,主要考量以下幾個目標:
● FR4板材使用正常的電容組合達到的效果
● 使用埋容后效果怎么樣
● 電容可以減少到多少使與FR4的效果是一樣的
以1V5為例
● 0201的10n電容9個
● 0201的100n電容13個
● 0402的1u電容5個
● 0402的10n電容8個
● 0402的100n電容9個
● 0805的47u電容1個
下圖中紅色的曲線是使用普通板材FR4的阻抗曲線,而藍色的曲線是使用3M-Cply埋容材料后的阻抗曲線
圖十 使用埋容,沒有刪除電容的PDN曲線
可以看到埋容對PDN從低頻開始到高頻都產生效果,這時候去除70%電容,如下表所示:
可以看出其中紅色是使用了3M-Cply埋容材料并且去掉31個電容后的阻抗曲線。藍色的是使用普通FR4的阻抗曲線。也就是去掉31個電容后使用埋容材料的阻抗曲線,在高頻段比使用FR4的阻抗曲線好,在低頻段稍高一點,也能滿足目標阻抗的要求,不過在100多兆有一個共振點。
圖十一使用埋容,刪除70%電容的PDN曲線
也就是說,埋容的PCB設計不是加入埋容材料就萬事大吉(欠設計),也不是即用了埋容,同時原來該怎么放電容還怎么放電容(過設計),一個完善準確的PDN仿真有助于準確達到設計要求。
編輯:hfy
-
阻抗
+關注
關注
17文章
960瀏覽量
46104 -
PCB設計
+關注
關注
394文章
4694瀏覽量
85954 -
PDN
+關注
關注
0文章
83瀏覽量
22728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