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2日,南京集成電路大學在江北新區正式揭牌。與傳統大學不同,這所芯片大學將設置5類學院,包括集成電路設計自動化學院、微電子學院示范基地、集成電路現代產業學院、集成電路國際學院和集成電路未來技術學院,以及1個科技園。通過這5類學院,篩選優秀人才及項目進行孵化。
一直以來,人才短缺都是制約中國半導體產業發展的最核心痛點。尤其是當下,隨著外部勢力的多方鉗制,國內半導體產業鏈愈發意識到人才的重要性,人才問題也多次上升到國家政策層面,成為舉國關心的熱點話題。為激發國內半導體人才市場的活力,中央和各地方政府也是屢屢獻計獻策,通過積分入戶、人才安居等各類優惠政策,來吸引海外及國內半導體人才匯聚。
但總體算來,中國半導體芯片產業的人才缺口形勢仍十分嚴峻。據2019年BOSS直聘網發布的《2019年芯片人才數據洞察》顯示,到2020年國內芯片人才缺口將超過30萬,在芯片相關人才學歷方面,本科生占比高達73.76%,碩士及以上學歷僅占6.53%。另據《中國集成電路產業人才白皮書(2019—2020年版)》數據顯示,到2022年,我國仍需要74.54萬人從事集成電路行業,尤其是接下來隨著半導體國產替代的高歌猛進,國內市場對人才的需求無疑將只多不少。
這也是為何當下,國內產業界正瘋狂尋求治療人才短缺病癥的良方。一所專業性“集成電路大學”的成立,似乎直擊痛點,頗有些許“雪中送炭”的韻味。針對這所院校具體的人才培育模式,呂會軍透露:“一開始招生范圍主要面向大四、研二、研三有就業需求的學生,有線上、線下兩種教學方式,授課教師主要來自企業資深工程師和部分高校教師。今后可能將下沉到更低年級,和高校現有的教學實踐和學生實習培養體系相結合。”
不過,這種“專項專設”的模式,似乎有些過于激進,而且可能還會存在資源浪費的問題。對此,有業內觀點質疑,專門成立一所專業的IC大學,效果可能還不如加強對國內已有重點大學相關專業領域的資源供給。畢竟一方面,這些老牌重點大學在半導體人才教育領域已經擁有豐厚的經驗和積累,且各項基礎設施以及與商業企業的合作積累都十分完備充足,在此基礎上去做資源整合顯然效率更高,收效也會更可觀。
另一方面,半導體技術涵蓋的范圍甚廣,不止于芯片的設計和制造,其中還囊括很多基礎技術的研究,比如材料、設備、軟件等等。專業若是分門別類為數眾多,而且也大多需要很多跨學科的支持,并非一所院校所能囊括。相比一所新興院校的近乎零積累而言,國內重點院校在這些領域已頗有建樹,顯得這更像是“畫蛇添足”,最終也只相當于建設了一所專業的高級技術培訓學校,意義不大。
當然,中國半導體的人才痛點遠不止于“缺編”,編者認為,人才流失可能是更為嚴重的問題。首先,是薪資待遇方面,據BOSS直聘《2019 年芯片人才數據洞察》的數據, 2019年芯片人才平均招聘薪資為10420元,十年工作經驗的芯片人才平均招聘工資為 19550元,僅為同等工作年限的軟件人才薪資的一半。且近三年來,芯片人才的平均期望薪資均低于企業實際的平均招聘薪資,多年來的低薪環境導致芯片從業人員對自身崗位薪資預期普遍偏低,很多剛入行不久的人才考慮到現實問題大多都會中途轉行,向金融、軟件和互聯網行業流散。
其次,國內真正意義上針對人才的點對點補貼也十分稀缺。當前,國家給予的優惠政策大都是針對企業級項目,真正針對關鍵人才方面的補貼著實是少之又少,這也進一步打擊了人才繼續從事行業的積極性。更不必談,很多想要落實到人才方面的補貼,實際上最后大都未能流入補貼對象之手,往往成為了企業“內部消化”的款項。長期以來,形成風氣,無疑對整個半導體行業的人才培育,都是巨大打擊。
責任編輯:YYX
-
芯片
+關注
關注
456文章
51057瀏覽量
425656 -
集成電路
+關注
關注
5391文章
11595瀏覽量
362580 -
半導體
+關注
關注
334文章
27595瀏覽量
220726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