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GBT應用中,驅動設計主要影響IGBT開關的表現和短路保護的安全性,結構設計影響了雜散電感和均流性,而熱設計對整個系統是決定性的,它決定了變流器能否達到要求的輸出功率等性能指標,而熱設計恰恰是剛入行的IGBT應用工程師最容易忽視的問題。
熱設計是個統稱,其中包含了發熱功率的計算和修正、散熱系統的測量驗證。我們就從這兩個方面展開詳細說說。
1- IGBT發熱功率的計算和修正
上一期我視頻中介紹的IPOSIM就是發熱功率的計算工具,IPOSIM是基于PLECS軟件基礎之上做的應用開發,用戶選擇拓撲輸入條件參數后,網頁會把信息發送到后臺服務器用PLECS進行運算,然后再把運算結果返回到用戶界面,IPOSIM可以覆蓋大部分的拓撲結構,因此省去了客戶自己用PLECS編程建模的工作,而且是免費開放使用的,省去了客戶自己付錢購買PLECS軟件,所以真的很感謝英飛凌能提供這樣免費優質的服務。
當然如果你系統的拓撲比較復雜或不常見,IPOSIM無法提供相應的選項,你也可以自己用PLECS或其他仿真工具編程計算。當然,還有最原始的方法,拿支筆在紙上算。怎么算?波老師來告訴你:
發熱功率分為兩部分:導通損耗功率,和開關損耗功率。
不同的拓撲計算的簡化公式是不一樣的,當然如果不簡化那都是一樣的,就是把開關過程的每次開關損耗都累加起來,然后再把導通過程中的電壓電流相乘積分后累加起來。但是這事基本人沒法干只能讓計算機干,PLECS軟件就是用這個方法。
對于開關電源類拓撲的損耗計算相對簡單,因為開關電源基本工作在穩態,每次開關的電流電壓是固定的,所以每次的Eon、Eoff也是一定的。
開關損耗功率 Psw = fsw (Eon + Eoff),fsw為開關頻率,Eon、Eoff為實際開關時刻的電壓電流對應的損耗。二極管同理Psw = fsw * Erec。
導通損耗功率 Pcond = d * Vcesat(@Ic) * Ic,其中d為IGBT的導通占空比,Ic為實際流過IGBT的電流值,可能是個線性(硬開關)或非線性(LLC)的變化值,如果你追求精確可以用Ic(t)來表示,即隨時間變化的Ic方程式。如果你嫌麻煩,可以用一次導通過程中的平均電流作為Ic,雖然有點誤差,但是方便很多。Vcesat也是要用此實際導通電流下的飽和壓降,千萬別用成了IGBT額定電流的飽和壓降。二極管同理。
對于SPWM逆變拓撲的計算方法,一般采用論文[D.Srajber, W. Lukasch: The calculation of the power dissipation for
the IGBT and the inverse diode in circuits with the sinusoidal output voltage; electronica ′92Proceedings, pp. 51-58] 中介紹的方法,我就直接貼公式了,大家下載IPOSIM離線版的壓縮包,里面有一個PDF文件介紹了這些計算公式。
上面是計算方法,而修正的辦法如上期視頻中所述,需要基于實測的Eon
、Eoff、Erec來選擇Rg,并輸入實測的散熱器熱阻(因為結溫會影響損耗)。
2- 散熱系統的測試驗證
IGBT模塊的散熱系統常見如下圖所示。
在上圖中,所有的熱阻Rth都對應了一段溫升ΔT,溫升和熱阻的關系等同于歐姆定律。
環境溫度Ta是很容易準確的測量出來的。
Rthjc是IGBT的datasheet里給出了的。
恒溫Tc和散熱器溫度Th也可以測量,但是測量的精確性不容易保證。
測量方法如下圖(截圖自英飛凌AN2015-10):
但是這種測量的準確性不容易控制,需要多次反復測量來驗證結果的可信性。為什么測不準?因為熱電偶的接觸不是那么靠譜,細節我會在以后的文章里介紹。
現在假設你已經能夠較準確的測出了Tc,根據公式Rth=ΔT/P,那還需要得到損耗功率P。
損耗功率P是通過計算得出的,但是在實際工作中IGBT會帶高壓,不容易直接測出IGBT模塊的發熱功率。如果對計算熱阻不放心,也可以用低壓直流或交流電源模擬出實際的損耗功率P,來驗證計算的P準不準。
方法如下:
- 假設在額定工況下計算出的損耗功率是100W。
- 首先如上述方法在散熱器上開槽或打孔埋入熱電偶(熱電偶的位置要在芯片正下方,芯片位置圖可以問廠商)。
- 讓變流器工作在額定工況下,實測Tc或Th。
- 然后在此散熱器上給IGBT芯片持續導通低壓直流電源,控制電源的電流,使IGBT芯片的發熱功率等于100W,此時再次實測Tc或Th,通過對比測試結果可以判斷出仿真計算的準確性。
- 注意:上述模擬發熱的測試Tc會略高于實際工況,因為發熱集中在IGBT芯片或二極管芯片,如果追求完美,可以用H橋來控制電流方向和占空比,以精確分配IGBT和二極管的發熱功率占比。
- 用(Tc-Ta)/P就等于底殼到環境的熱阻Rth_ca,此熱阻包含了散熱器的熱阻和安裝接觸面(導熱介質層)的接觸熱阻。
有沒有覺得很簡單?別高興太早,剛才有個坑還沒填上,就是Tc、Th測量準確性的問題。那有沒有什么辦法繞過這個坑?我想機智的你肯定發現了上圖中有塊奇怪的黑色不明物。
那其實是未灌膠噴黑的IGBT模塊,大圖如下:
當我們給這個黑漆漆的IGBT模塊通上直流電源模擬損耗功率后,我們要用到一個神器~~~紅外成像儀!用來實拍IGBT的芯片結溫,如下圖:
為啥要噴黑漆?確切地說是無反光黑漆,因為這樣符合成像儀默認的紅外反射率,否則反射率不對,測量結果就不準了。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紅外成像儀測出的芯片表面最高溫度也并不是我們通常所指的Tvj,如下圖所述,一般的定義是用非綁定線的最高溫與兩個,邊緣點溫度求平均得到的溫度才是in-situ測試法中對應的Tvj。(注:in-situ 是指電測結溫法,用小電流下的飽和壓降來推算出結溫)
測出了結溫Tj,直接用(Tj-Ta)/P,即得到整個熱阻Rthjc+Rthch+Rthha。
減去已知的Rthjc,就得到了我們接觸熱阻加散熱器熱阻了。
按這樣去套流程走一遍,散熱系統的熱阻就清楚得妥妥的了,這時候你可以用剛剛測出的熱阻值減去IPOSIM里默認的Rthch,得到散熱器的熱阻Rthha,用這個熱阻輸入到IPOSIM里,那計算結果就妥妥得靠譜啦!
編輯:hfy
-
散熱器
+關注
關注
2文章
1056瀏覽量
37634 -
IGBT
+關注
關注
1267文章
3816瀏覽量
249481 -
熱設計
+關注
關注
11文章
128瀏覽量
26671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