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慶節后歸來,IC、LCD等電子產品原材料“漲價潮”來勢更加洶涌。
尤其是顯示屏的漲幅早已經超過了100%,甚至價格變化一天一個樣,更令人恐慌的是漲價的同時還伴隨著嚴重的缺貨。
這一行情,讓許多以為9月份漲價已到高潮,坐等價格回落的一部分人心頭一緊…
▲部分漲價公函截圖
有消息顯示,當前眾多液晶屏廠已經停止報價、接單,即便是愿意出高價的也只能排隊等待,每周可分到300-500片液晶屏。
與此同時,又受IC漲價和缺貨影響,以車機導航領域為例,多家方案商已經停止接單,或者每天也只能交貨一部分主板,平均到品牌公司大約各只有200-300片的數量。
這點供應,絕對是供不應求。在這種極端行情下,小公司的需求甚至被直接忽視。
持續的漲價、缺貨,給汽車電子后裝行業上下游企業運營帶來了巨大壓力…
為什么漲價?
漲到什么時候?
電子元器件受匯率、供應關系等因素影響,導致電子行業時不時的就會迎來或長或短的漲價潮。
這次漲價也不例外,但在2020年這樣特殊的年份,注定了這次漲價潮的兇猛和持久。
而2020年的特殊在于“疫情”和“貿易戰”…
在IC方面,受疫情期間維持數月停工停產的影響,晶圓代工產能持續吃緊,無法滿足市場需求,進而導致了半導體漲價風已從晶圓代工吹向上游IC設計。加之貿易戰中,米國對我國相關企業的所謂“制裁”更是加重了業界擔憂,引來漲聲不斷。
其中,聯詠高達10%-15%的漲幅就打響了10月份芯片漲價的第一槍。
在LCD方面,供需結構的失衡也是主要原因。
同樣的,疫情導致的長時間停工停產,以及日韓兩國大廠的退出,綜合因素影響讓LCD產能跟不上市場的需求,導致了長時間的缺貨、漲價。
此外,LCD行業企業為了改變普遍性的經營虧損而進行的產業(價格)回調也是漲價的原因之一。
當然,我們也不能排除在此行情下人為囤貨、炒貨的“火上澆油”…
但不管如何,國際形勢和疫情限制導致的產能滯后、供應失衡是漲價、缺貨的主要原因。
那么,這波漲價潮還能持續多久?
多位業內人士在接受媒體采訪時紛紛表示:在多重因素疊加(疫情和貿易戰)影響的情況下,供需失衡的情況可能會持續到明年(2021)上半年。
漲價潮的影響
如何應對?
漲價必然會帶來成本的上漲,對于本就利潤稀薄的汽車電子后裝行業而言,這讓廠家和渠道商們都倍感壓力。
然而,成本的上漲似乎又難以轉嫁到終端車主身上,價格的不斷上漲,可能導致上一批產品銷售完畢,還不夠下一批產品的采購成本,完美的詮釋了什么叫“難以為繼”。
如果只是漲價有貨可賣,還有砥礪前行的機會,甚至有實力的廠商會因此而大賺一波。
但是,嚴重缺貨導致的交貨周期不斷被拉長,可能出現無貨可賣的境地。這將直接影響廠商們在接近年關及明年年初市場旺季的業績銷量,甚至導致客戶的流失。
這樣的情況無論是對有底蘊的廠商還是所謂的“小公司”都將帶來資金回籠慢、循環難的壓力。
尤其是對于一些實力較弱的廠商而言,這個冬天能不能安穩度過都是問題。行業洗牌的“凜冽”是好是壞,各家冷暖自知。
那么,該如何應對?想必每家廠商都有自己的“張良計”。
在廠家方面,有實力的憑實力,有人情的拼人情…用盡各種辦法整合供應資源,相對的保持自家產能以及對渠道商的產品供應。在價格上,在隨行就市的同時,把關好制造環節,避免生產浪費,同時在企業運營方面做好內部成本控制,最大程度的提升自身的抗風險能力。
在渠道商方面,理性的看待這波產業行情的變化,廠商以及上下游之間多一些理解,做隨行就市的事情,根據自身的實力判斷,合理的進行采購備貨,以迎接接下來的后裝渠道市場周期。
結語:
當然,面對正常的行情波動,業內大部分廠商都會有自己的辦法度過這一波漲價潮。
但是,值得我們思考的是,稀薄的利潤讓我們在每一次的行情波動過程中都如履薄冰,這是為什么? 答案顯而易見,無休止的低價戰,已經讓行業“抱恙”…所以,客觀且合理的利潤是多么的重要。
責任編輯:lq
-
芯片
+關注
關注
456文章
51072瀏覽量
425843 -
IC
+關注
關注
36文章
5975瀏覽量
175926 -
汽車電子
+關注
關注
3028文章
7997瀏覽量
167515
原文標題:AE大嘴 | 漲價、缺貨…停止接單 這波漲價潮有點生猛和持久
文章出處:【微信號:AESJ789,微信公眾號:汽車電子視界】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