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注意到高通正在向美國申請向華為供貨的許可證,如果美國政府允許,華為很愿意使用高通芯片制造手機。”
或許對于有些民眾來說,內心很難接受國貨之光華為手機采用高通驍龍芯片,畢竟華為手機之所以讓一部分國人驕傲的核心原因就是采用了自研的海思芯片。
但在這個節骨眼,對于現在的華為來說:
“華為現在遭遇很大的困難。持續的打壓,給我們的經營帶來了很大的壓力,求生存是我們的主線。”郭平說到。
華為為什么要用美國公司高通的芯片?
在5G時代,具備5G手機芯片設計能力的公司屈指可數,分別是高通(美國)、海思(中國大陸)、三星(韓國)、聯發科(中國臺灣)、紫光展銳(中國大陸)。這里面,只有三星一家同時具備芯片設計與芯片制造能力,剩余全部僅為單純的芯片設計廠商,需要靠臺積電這樣的芯片代工廠將設計好的芯片生產出來。
除了芯片設計中必須使用美國的EDA設計軟件(目前世界三大EDA公司Synopsys、cadence 和 mentor Graphics占據了整個市場80%的份額。三家公司無一例外為美國公司或美國成立公司)外,在芯片生產中也涉及大量美國產設備。美國的應用材料與美國的泛林半導體等都在半導體設備中有很大的市場份額。
按照美國商務部關于華為的禁令, 任何國家任何公司只要含有美國技術都需要對華為斷供,除非美國商務部批準,因此,無論是僅具備設計能力的高通聯發科紫光展銳,還是同時具備芯片制造能力的三星,由于不具備“不包含美國技術”的芯片設計制造能力,都不得不在獲得美商務部批準前停止對華為供貨。
當然,作為以盈利為目的的企業,任何手機芯片企業都不會不想在華為無法自產麒麟芯的困難時期“雪中送炭”的同時大賺一筆的。
2019年,華為共賣出智能手機超過2.4億臺。而在目前的手機芯片市場,根據最新數據,高通與聯發科的份額咬的很死。2020年第三季度,高通手機芯片出貨量為1.3億片,而聯發科相比高通相差無幾。
也就是說,華為2019年就算在全球銷售受阻的情況下,賣出的手機數量也基本等同于高通或者聯發科半年的芯片銷量。因此,對于手機芯片市場來說,誰能拿下華為的訂單,誰就可以一舉奠定行業老大的位置,而且后者很難超越。
在這樣的背景下,高通與聯發科必然都會向美國商務部申請供貨華為。但按照目前的節奏,自從9月15日華為“禁令”正式生效以來,目前僅有兩家公司獲得美國商務部的批準恢復對華為供貨:
一家是美國的英特爾,一家是美國的AMD。相當于華為的PC或者服務器產品在使用美國芯片的前提下可以繼續生產。
所以,美國方面并沒有真正想置華為于死地,而是在其把控的核心技術鏈條上,給華為在下游留一個位置。
這樣看來,雖然對于華為來說無論選擇聯發科還是三星(紫光展銳目前只做低端機芯片),都比直接斷供自己的美國的高通公司強上百倍,但事實是,如果美國商務部批準一家企業為華為提供手機芯片的話,高通大概率會成為唯一的候選者。
而且,華為應該已經預見到自己在手機芯片可能要與高通合作。在我之前的一篇文章都5G時代了,華為為啥還要給高通交專利費?我曾經寫到過,在今年7月29日高通與華為簽署了一項長期專利授權協議,授權華為可以使用高通的專利技術,達成協議的“代價”是華為每季度向高通繳納1.5億美元。
達成協議后,華為和高通之間存在已久的專利糾紛算是告一段落,兩家公司和平相處后在芯片問題上也會好談很多。
而對于華為來說,一方面高通芯片的性能絕對沒問題,畢竟目前絕大多數國產5G手機都在使用高通的驍龍系列芯片。
另一方面,根據華為2019年財報,其消費者業務已經占據其全年營收的54.4%,而消費者業務中的大頭就是手機業務,如果過去說華為是一家通信設備公司,現在的華為更像是一家手機公司。因此,讓華為因為芯片問題放棄手機業務,無異于讓其在自己成熟的5G全產業鏈產品線上割掉最重要的一環,將自己國內手機市場40%的份額拱手讓人。
而且,目前華為的產品戰略名為“1+8+N”,其中的“1”就是智能手機,可以說在華為的消費者業務戰略中,1,也就是手機,是整個支點。
而如果可以使用高通的芯片,華為起碼可以保住最具戰略意義且最賺錢的手機業務、保住手機業務線條的大量就業崗位、保住華為手機的品牌、保住華為的HMS生態,同時用手機業務賺到的錢,再持續投入到基礎科研之中。
因此,華為采購高通的芯片,是當前時代背景下別無選擇的“雙贏”之舉,既讓高通賺到了大把的money,又讓華為有了臥薪嘗膽厚積薄發的資本。
畢竟留得青山在,才能不怕沒柴燒。
責任編輯:tzh
-
芯片
+關注
關注
456文章
51090瀏覽量
425963 -
手機
+關注
關注
35文章
6894瀏覽量
157949 -
華為
+關注
關注
216文章
34519瀏覽量
252514 -
eda
+關注
關注
71文章
2779瀏覽量
173567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