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預估在未來15年內,人工智能將會減少美國40%到50%的就業機會。
創新工場董事長兼CEO李開復在討論“未來AI代替人類工作”話題時曾說到。
毋庸置疑,第三次智能革命的到來必將對人類社會生活產生深刻的影響,包括可能帶來的大規模失業問題。如果未來AI代替人類工作不可避免,那么哪些人會最先失業?
在多數人的意識中,最先被AI取代可能是基層工人,他們的工作簡單機械、重復,沒有技術含量,比如流水線上的包裝工人。
但實際上可能恰恰相反。有研究表明,最先被A所取代的可能是管理者,而不是工人。
近日,賓夕法尼亞大學沃頓商學院(Universityofpennsylvania-Wharton-School)在《管理科學》雜志上發表一項最新研究成果。
該研究發現,隨著AI和機器人的快速發展,相比于基層工人,管理者的職位需求正在快速減少。這是因為隨著AI和機器人技術在企業發展中的應用,更少的管理者能夠以更高的效率處理工作。
AI:越簡單可能越難以勝任
如李開復所說,“一些看起來很簡單的工作,反而是人工智能的死穴。”
AI取代工作崗位,不能簡單地用“技術含量”來決定。換句話說,藍領工人不一定比白領工人失業風險更高。
對于AI而言,盡管它基于數據優勢在少數工作中遠勝人類, 但無法與人類互動,肢體不夠靈活,不能進行創造性和復雜的邏輯性思考也是其明顯的局限。
因此,一些人類看上去很簡單的工作,AI也可能無法勝任。
這一觀點也再次被賓夕法尼亞大學沃頓商學院研究團隊證實。近日,該團隊針對未來AI和機器人將如何影響人類就業問題進行了考察。
他們發現,與普遍認為機器人將取代基層勞動力的觀念相反,引入機器人的公司并沒有解雇工人,更重要的是隨著時間的推移,他們雇傭了更多的工人。
與此相反,那些沒有采用AI技術或機器人的公司因失去了行業競爭力,而不得不解雇了大批工人。
沃頓商學院教授林恩?吳(Lynn Wu)稱,這是我們基于加大拿地區采用AI技術和機器人公司近20年來的業績調查得出的結論。也就是說,AI不但沒有取代基層工人,反而增加了他們的就業就會。
針對這一點,相關案例已不再少數。比如自動取款機的出現并沒有減少銀行出納員的數量。
相反由于消費者受取款機便利性的吸引,他們開始更頻繁地訪問銀行,導致銀行開設了更多分行,并雇傭了更多出納員來處理超出自動取款機容量的工作任務。
此外更典型案例是,諸如亞馬遜等大型電子商務企業早已引入機器人代替人類完成基礎的貨物搬運工作。但有數據顯示,從2014年引入機器人后,截止現在,亞馬遜雇傭的倉庫工人是最初的三倍之多,其原因是機器人的高效率工作,帶來了更多設施和人為維護的需求。
如果AI和機器人技術的出現,最先影響得的不是基層工人,那么又會是哪些職位呢?
林恩教授認為很可能是中層管理者。他說,
“我們驚奇的發現,AI技術的大范圍應用導致了管理層和相關職務的大面的減少,這是完全在我們意料之外的”。
AI是取代“管理崗”的最大威脅
管理者,位于企業組織架構的中層位置,在決策層與執行層中間具有橋梁作用,主要負責人事管理和資源分配。
林恩教授認為,AI的應用導致企業中管理者機會的減少,是由于曾經需要管理者監督的過程被極大的優化了。簡單來說,比如在人事方面,管理者不再需要監督工人按時到場,或者檢查他們的工作內容。
因為機器人在記錄考勤或者審核工作內容方面會比人類更精準更詳細,同時不會出現人為造假的現象。更重要的是它可以顯著降低人為成本和時間成本。
相比之下,低技能和高技能的工人則很少會受到此方面的影響。因為AI機器人不能完全取代采摘工人或包裝工人,而高技能工人更需要的是自我監督和管理,不需要額外的管理成本。
需要注意的是,企業中層管理者需求的降低,除了可能帶來失業問題外,也為基層工人職業晉升帶來了障礙。
比如低技能工人要成為高技能工人,需要更多的職業技能培訓,也更需要空缺的晉升空間刺激。但現在管理者職位的較少,意味著低技能工人很難得到接受培訓和晉升的機會。
對于如何化解以上AI引發的失業問題,林恩教授認為需要對工作本身進行重新設計。機器人還無法勝任大部分人類能做的事情,我們需要更加有效地利用人力資本,比如通過組織培訓,或提供創業機會,來創造更多樣化的工作形式。
同時,從企業的角度來講,引用AI和機器人技術的主要動機不是節省勞動力成本,而是提高產品和服務質量,因此企業更需要借助AI和人力資本重新設計工作流程,而不是單純的用AI取代人類。
在林恩教授看來,AI發展對于人類就業而言,并不是簡單的替代關系,而是推動人類發揮優勢創造更豐富的職業形式。
根據世界經濟論壇發布的《2020未來工作位置》報告顯示,在人工智能及機器自動化技術發展的推動下,全球到2025年預計將有8500萬個工作位置消失,但相關技術會創造9700萬個新職位。
不被AI取代的標準是什么?
如果“技術含量”的高低不是判斷被AI取代的唯一標準,那么,在未來快速更迭的職業中,又該怎樣判斷和選擇?
我們知道,AI更擅長利用大數據優勢,處理一些基礎的統計性工作。從某種角度來說,它可以輔助人類最大程度的優化工作效率,但無法處理需要跨學科領域的專業問題。此外,AI也不具備情感表達、創意發揮等人類獨有的屬性。
因此,從二者差別來看,更專業的技術和有關情感關懷的工作似乎是AI最不可能取代的職業。
值得一提的是,李開復曾對未來人工智能代替人類工作的問題做過系統的分析,他認為后者可能會發揮更重要的作用。他在新書《AI.未來》里寫道,
“愛與感情、人與人之間的信任與溝通將是人類的最后防線,愛和創意的工作將永遠不會取代”。
在這本書中,李開復還列舉了10種很難被AI取代的職業,包括健身教練、養老護理員、房屋清潔工、護士、樓房管理員、運動員、保姆、導游、人力資源、數據處理和標簽。
最后,面對AI發展帶來的職業更替,我們沒有必要過度焦慮,只要提高專業技能,不斷創造價值,適應社會的發展和改變,在未來才能走的更好。
責任編輯:pj
-
機器人
+關注
關注
211文章
28512瀏覽量
207496 -
AI
+關注
關注
87文章
31133瀏覽量
269449 -
人工智能
+關注
關注
1792文章
47425瀏覽量
238948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