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向以狼性著稱的華為,正加注在汽車產業上的砝碼。
繼 2019 年成立智能汽車 BU 之后,華為高管向新浪科技確認,華為正在將智能汽車 BU 與消費者業務在汽車端的布局整合,以進一步形成合力。
“華為不造車,幫助車企造好車”,這是華為一直對外釋放的信息。其目的也是打消車企合作伙伴的顧慮,壯大華為汽車生態。
在智能汽車上,華為能復制手機業務的成功嗎?
智能汽車 下一個超級終端?
智能手機市場經歷多年的普及與發展,早已進入存量市場。雖然這兩年 5G 迎來規模商用,但似乎并未給智能手機市場帶來想象中的巨大增量。
不過 5G 的另一個增量市場就是萬物互聯,除了個人、家庭和辦公,出行場景成為其中的想象空間之一。
造車新勢力之一的小鵬汽車董事長何小鵬就認為,汽車產業的變革類似于功能手機到智能手機的過渡,汽車的轉變時期好比 2010 年智能手機的轉化時期。
市場調研機構 IHS Markit 發布的《2020 年中國智能網聯市場發展趨勢報告》顯示,目前全球市場的搭載車聯網功能的新車滲透率約為 45%,預計至 2025 年可達到接近 60% 的市場規模。長期預測中國的智能網聯汽車市場將不斷增長,至 2025 年接近 2000 萬輛,市場滲透率超過 75% 以上,高于全球市場的裝配率水平。
實際上,電動化、智能化、網聯化早已成為汽車產業的共識,只不過要實現過渡,不會那么容易。占據汽車銷量大頭的傳統車企要變革,雖然擁有強大的汽車生產制造能力,但在智能化上能力和經驗都不足。
甚至連網約車企業滴滴也將目光投向了這一市場。日前滴滴與比亞迪聯合推出定制網約車,就聲稱可 18 個月進行迭代。
華為也正是瞄準了這個機會。
2019 年 5 月,華為正式內部發文成立了智能汽車 BU,提供智能汽車的 ICT 部件和解決方案。實際上,在此之前,華為內部就對進軍汽車產業布局已久。
早在 2014 年,蘋果宣布正式推出車載系統 CarPlay。而一向將蘋果視為對手的華為,消費者業務團隊也早已躍躍欲試,“蘋果在做車,我們為什么不能?”
這其實就是后來華為對標蘋果推出的 HiCar 解決方案。華為消費者業務 CEO 余承東表示,手機有百萬級的應用,PC 有萬級,電視有千級,車只有百級。而通過華為 HiCar,可以將手機中的百萬級應用帶到汽車中。
華為消費者云服務業務發展部部長張思建向新浪科技表示,消費者云服務部推出了面向車機的方案 HMS for Car,也會像手機端一樣有負一屏、流媒體等解決方案。“對于消費者業務來說,車和手機一樣,是一個智能終端,是華為 1+8+N 戰略中規劃的內容。”他說。
實際上,手機廠商在車機端也野心勃勃。一向被外界認為在 IoT 上布局有些緩慢的 OPPO,在日前的未來科技大會上,OPPO 的車機互聯功能悄然亮相,稱可以通過車、機之間的資源協同、能力流轉,實現無感車鑰匙、遠程車控、智慧投屏等功能。
無論是傳統車企,還是造車新勢力,抑或是互聯網企業,手機廠商,都無法放棄智能汽車這個超級終端所潛藏的市場空間。
從內部賽馬到走向整合
在華為智能汽車 BU 成立之初,隸屬于 ICT 管理委員會管理。而消費者業務則保持一定的獨立性,有自己專門的消費者業務管理委員會。
相比之下,智能汽車 BU 的解決方案更加 2B,而消費者業務的 HiCar 解決方案更加 2C。同時按照正常的業務成長路徑,智能汽車解決方案 BU 日后有機會成長為單獨的智能汽車 BG。不過消費者業務 BG 的車機業務與智能汽車解決方案 BU 有著一定的重合。
按照華為輪值董事長徐直軍的想法,在傳統汽車走向完全自動駕駛、電動汽車以后,傳統部件的構成只會占 30-40%,而剩余的 60-70% 是與電子、計算、通信、軟件相關。因此華為可以將以前積累的技術應用在汽車領域。
智能汽車 BU 的業務不可謂不廣泛,涉及車載操作系統,智能駕駛、智能座艙、智能電動、智能網聯、云服務、激光雷達等軟硬件領域。要實現這些布局的全面落地,無疑是一個長期的過程。
華為輪值董事長徐直軍日前在接受采訪時透露,今年華為智能汽車解決方案 BU 的投入超過 5 億美元,短期內沒有考慮汽車業務的盈利問題。“我們計劃到 2022 年初,把這些東西都裝上車。”
相比智能汽車 BU 的布局之廣、介入產業之深,消費者業務的車機布局則輕得多。
根據華為消費者業務手機產品線總裁何剛此前公布的數據,華為 HiCar 已經與超過 20 家車廠、150 多款車進行了合作,2021 年計劃預裝超過 500 萬臺車。另外,華為還將面向存量汽車推出車載智慧屏,實現華為 HiCar 的后裝落地。
華為 HiCar 解決方案的優勢是,基于華為手機的龐大存量用戶,以及手機與車機的協同,通過與車企合作,可以在消費者層面極大提升汽車的智能體驗。
實際上,這也曾是徐直軍談及智能座艙領域時的思路,“我們最大的優勢就是智能終端和智能座艙平臺共享一個生態。我們跟所有車企溝通,最核心的就是把我們的智能終端放到車上,這塊發展的最快。就看誰的手機用戶多”。
如此之下,與其多頭布局,不如力出一處。更何況,華為做智能手機的經驗,一定程度上可以復制到智能汽車業務上。
華為消費者業務云服務總裁張平安向新浪科技透露,智能汽車 BU 的零部件已經整合進消費者業務中來,比如車載數據中心,車載雷達,車載信息系統等。
此前的一個跡象是,在日前的華為 Mate 40 系列國內發布會上,華為智能汽車解決方案 BU 王軍也亮相現場,發布了華為智能汽車解決方案品牌 HI,也有意在強化 C 端的認知。
此次整合的另外一個背景是,華為日前剛剛宣布出售榮耀資產,不再持有股份。2019 年華為全球銷售收入 8588 億元,消費者業務實現銷售收入 4673 億元,占據半壁江山,并且是三大業務中收入增長最快的。失去榮耀之后,華為消費者業務的業務體量無疑將受到極大影響。整合智能汽車 BU 之后,一定程度也可填補榮耀剝離后的損失。
不過,華為智能汽車解決方案 BU 員工超過 4000 人,兩塊業務后續如何整合,人員如何更好的安置,從而加快在智能汽車上的布局,是華為內部進一步理順的。
誰喜誰憂?
在華為成立智能汽車 BU 之前,業界關于華為造車的傳聞已久。
實際上,在華為內部,華為要不要造車,怎么造車,也爭論不休。在 2018 年的年度戰略會議上,華為內部做了一個重大決策:華為不造車,幫助車企造好車。
雖然華為一直對外聲稱不造車,但還是未完全打消外界的顧慮,尤其是智能汽車 BU 與消費者業務整合之后,其與 C 端用戶更加靠近。
徐直軍曾在被問到華為在汽車領域會進行到什么地步時,他直言:“特斯拉現在能做到的,我們都能做到。”
多年來,華為的業務邊界一直在擴張。比如智能手機、智能電視、云計算,以及現在備受關注的智能汽車。
以智能電視為例,華為在智能電視芯片上的布局已久。有數據顯示,華為海思的電視芯片在 2016 年出貨量近 1000 萬顆,進入國內多家彩電廠商供應鏈,2018 年出貨量超過 2000 萬顆。
早年被曝出華為要做電視的傳聞時,華為曾對外稱不做傳統電視,不與電視廠商競爭。但后來推出的智慧屏產品,本質上還是電視,與傳統電視廠商無疑有著直接的競爭關系。既是電視廠商的供應商,又是電視廠商的對手,可謂讓行業玩家的心態頗為復雜。
在智能汽車上,華為一直在盡力打消外界的擔憂。只有如此才能讓更多的傳統車企加入到華為的生態圈中,做大蛋糕。
不過這并不會是一件易事,華為在智能汽車領域的解決方案覆蓋越廣,也會讓其對手更多。
一位汽車行業人士表示,以車載系統為例,華為并不是第一家入局的企業,在此之前,BAT 三家巨頭都有入局。
阿里的 AliOS 于 2017 年就開始布局。在華為公布 2021 年 HiCar 計劃預裝超過 500 萬臺車的目標后,有媒體曝出,阿里向其智能網聯汽車子公司斑馬網絡下達指標:AliOS 3 年內汽車裝機量要達 1000 萬輛。
此外,百度的小度車載 OS 以及騰訊的 TAI,都是實力不俗的對手。三家企業各有特色,比如阿里有高德的高精地圖,百度有 Apollo 自動駕駛平臺,騰訊則擁有海量 C 端用戶和應用。
在車載系統領域,華為與 BAT 的目標群體十分重合,那就是傳統車企。而傳統車企也是采取多線作戰的方式,兩手準備。
以長安汽車為例,其早前年就與 BAT 三家企業在車聯網等方面都達成了戰略合作。近日,長安汽車還宣布將聯合華為、寧德時代打造一個全新高端智能汽車品牌。
上述人士表示,至于國內的幾家造車新勢力,大多是采取自研車載 OS、自動駕駛平臺等核心技術,希望打造軟硬件結合的體驗,同時將核心命脈掌握在自己手中。
而在智能電動、智能駕駛、激光雷達等領域,這一局面就更加復雜,華為面臨的還有更多汽車零部件企業。另外,傳統車企在自動駕駛等領域也在加強自研。
結語
在傳統汽車向智能汽車過渡的歷程中,華為有著自己獨特的技術優勢,也有著龐大的華為終端用戶群,但如何更好的贏得車企信任,并將產品解決方案落到地和商業化,也是不小的挑戰。
在車聯網、自動駕駛等方向上,華為已經與國內多家自主車企以及跨國車企展開合作。今年以來,搭載華為相關解決方案的產品也在逐步落地,比如比亞迪、沃爾沃等。
徐直軍曾說,汽車產業有其獨特規律,華為也會懷有耐心。“雖然投資巨大,但我們看到這是個機會。如果我們抓住了,未來為公司創造的收益是巨大的。”
作為技術型玩家,華為在智能手機上也曾經歷了從落后到追趕再到領先的過程。而在智能汽車領域,能否再次復制這一成功?
責任編輯:PSY
-
華為
+關注
關注
216文章
34530瀏覽量
252591 -
物聯網
+關注
關注
2912文章
44912瀏覽量
375873 -
智能汽車
+關注
關注
30文章
2887瀏覽量
107461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