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中國汽車工程學會年會暨展覽會(SAECCE 2020)于2020年10月27-29日在嘉定上海國際汽車城-上海汽車會展中心舉辦,匯聚汽車及相關行業的企業高層、技術領軍人物、資深專家學者、廣大科技工作者。10月29日,中國汽車工程學會電磁兼容分會主任委員、上海電器科學研究所鄭軍奇在本次大會上發表了主旨演講。
以下為演講實錄:
尊敬的沈秘書長、王總裁,各位嘉賓,還有各位待會演講的嘉賓,大家早上好!
本來安排我做一個技術報告的,后來想了一下還是簡單做一下總結,技術報告的內容非常非常豐富,所以我技術報告的東西不講了。因為近期正好是中國電磁兼容這個行業、這個盛會聚集的時候,前天中國最大的電磁兼容展在上海浦東召開,有很多的技術報告。昨天是全國無線電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年會在長壽路的假日酒店召開,有很多國家標準誕生了。今天我們在這里開汽車電磁兼容學會的峰會,昨天還有一個重要的會,在北京召開的電磁環境的大會,也是院士聚集的大會,都是在這個時候。如果沒有疫情,往年這個時間也是IEC年會召開的時候,基本上10月底11月初是比較聚集的時候。
我們這個學會因為從去年,從標準化技術委員會開始,再從去年正式成立以來到目前為止,應該說是圍繞著汽車工程學會的團體標準,還有各方面的業務合作、技術探討,開展了一年多的工作,一方面得到了學會的大力支持,同時也得到了在座的各位,還有各個車廠,還有電磁兼容領域各個專家的支持。我覺得應該經過一年之后的運行,也有了很多的收獲。
今天這個會上面我想談三件事情。
第一,關于電磁兼容技術的路線問題。我本身是搞電磁兼容專業的,到目前為止我工作經歷從九幾年開始到現在,基本上20幾年的工作經歷。我認為電磁兼容的整個路線,我覺得電磁兼容領域可以走這么一條路線。
我先把名單宣布了,待會再談。
2019年度中國汽車工程學會電磁兼容分會突出貢獻成員表彰,他們分別是:中國汽車共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雷劍梅、福特汽車工程研究有限公司彭鵬、上海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乘用車公司王洪武、長城汽車古凡有限公司楚艷鋼、比亞迪汽車工業有限公司周宇奎、北京新能源汽車股份有限公司高新杰、上海電器設備檢測所有限公司顧佳麗。
接下來有請突出貢獻成員上臺領獎,大家掌聲歡迎!
我們再用熱烈的掌聲邀請沈秘書長和王總裁上臺為2019年度電磁兼容分會的各位優秀成員表彰。
恭喜各位獲得榮譽證書,也是非常感謝,各位也是今天技術論壇的主要演講嘉賓。
接下來我接著再介紹一下,講兩個觀點。
第一個觀點,我們還是要抓住技術發展對EMC技術帶來更多的挑戰或者是機會。我前天在電磁兼容大會上做了一個報告,當初的報告我主要是講三個內容,第一個內容是圍繞著近期在IEC的指導委員會推動下的幾件事情,這幾件是跟汽車功能是息息相關的。第一件事情關于無線技術發展對我們帶來的挑戰,實際上現在大家也可以看到,原來汽車領域除了收音機AM/FM之外,基本上沒有什么無線接入系統。以后萬物互聯導致我們所有的產品都帶上無線的模塊,原先我們談電磁兼容干擾源,在標準化的領域里面這兩頭是分開的,對無線接收系統來說,我們基本上是靠發射源的線值的規定來保護無線接收系統,所以說無線接收基本上沒什么抗干擾的地方。
隨著技術發展之后,所有的模塊、產品慢慢都會帶上相關的無線模塊,無線模塊帶來之后功能慢慢會和原來有所不一樣,原來我們主要是做一些通訊數據的傳輸跟語音的傳輸用的,在這樣的情況下我們國際上有了這么一個分工,這個分工就是目前標準當中規定的這些內容。但是我們想想在未來,當我們的5G等等其他技術慢慢出現之后,很多的技術點已經不僅僅用于數據的傳輸和語音的通訊,用來遠程的控制,或者是遠程的運維,遠程的操作,對汽車來說也許我們會有無人駕駛或者是遠程駕駛。
在這樣的情況下,目前我個人認為按照原來的分工我們要去實現這些能力是不行的,原先我們說一個無線接收器受到干擾之后無非是收音機不清楚了,或者是導航信息不對了,或者其他的東西不對了。但是未來這些無線的功能都會帶上一些主要的控制,這些東西給我們帶來的影響是非常非常大,所以我覺得這片是非常重要的空白,在國際上目前也沒有很明確的分工,就是無線接收系統的抗干擾能力如何評價,如何提出要求,如何通過設計來實現,作為電磁兼容的人在這個地方要做一些工作。
第二大工作是因為我們智能技術的發展,我們這個技術不僅僅是剛開始發展,剛才王總談到關于機器人技術的問題,在未來我們大量的設備都會出現自主的去運作,或者是操作,或者是實現它的運維,這個里面大部分是智能技術在作怪,我們對外的感知技術、認知技術、決策技術,最終的操作技術,這些技術的發展實際上對電磁兼容來說帶來了什么?我記得在幾年前參加IEC會議的時候,韓國人提出了一個提案,以及是什么呢?如果我們按照現在抗干擾測試的理念,我們把干擾加在設備上看這個產品能正常工作。
目前我們看這個產品正常工作的方式基本上通過兩種模式,一種模式通過攝像頭或者肉眼去看這個產品表面體現出來的情況,第二更多是通過通訊的接口看里面的數據或者協議是否正常工作。但是我們的智能技術發展之后,你會發現我們通過這兩個手段很難很全面地評估里面的東西對不對,我們的智能裝備里面,我們的測試里面,比如我們帶了人工智能的技術,它是一種學習的技術。在干擾情況下它到底有沒有在學習?我們看表面的東西是看不到的。這些評價技術到目前我認為我們還是有很多的空白點存在,這個我覺得也值得我們考慮。
第三,一些新技術的發展。我記得在去年的時候,我們有一位院士在召集談中國未來電子技術領域里面的16大挑戰,當中有關于電磁兼容的部分是我寫的,我在里面寫了主要的概念,當時的概念還是談到了新技術、新方法的問題,后來這個材料出版之后里面句話,這個是代表中國在電子電器領域里面未來的16大挑戰。其中一大挑戰跟電磁兼容相關的,就是在復雜電磁環境下所出現的挑戰,同時也提到了一個非常重要的概念,我們希望未來在技術領域里面要突破原來傳統的說服,去不斷創造新技術、新方法。
于是我就想到了一個方法,目前我們在積極推動的一個方法叫風險評估的方法,這個方法我們在去年的時候發布了一個國家標準。昨天我們在全國無線電標準化委員會的年會上同時審查通過了另外一個標準,一個是系統的,一個是設備的。我一直把風險評估的標準或者一套方法看成是評價產品EMC性能的另外一種方法,因為我認為我們電磁兼容的測試不是我們的目標,我們的目標是評價產品的EMC性能。有時候我們做多了之后會有一種誤解,我們會把測試當成我們的目標,實際上并不是目標,只是一種手段,通過這個手段的評價,我們產品的EMC性能。
我們現在創造了另外一種方法,是風險評估的方法,未來會起到一定的作用,但現在不知道,看我們在各個工程里面是不是正確或者合理的使用它,或者發現它其中的一些奧秘。就像我們要到達一個地方原來是開車去的,現在也可以坐高鐵、飛機,我們的方式可以是多種。這個方法我認為是值得探索的一種在電磁兼容領域的新技術方法。我個人認為作為一個電磁兼容人在未來技術發展,在產業的發展當中,我們有非常非常多的機會,原來我們電磁兼容這個行業是非常窄的,有時候我說我這個專業在我們企業內部又重要又不重要的一個專業,如果你把企業里面的電磁兼容搞得很好,我們的老板基本上不會關注電磁兼容,他認為這件事情很簡單,它永遠不會成為核心技術。
我們搞電磁兼容的人有時候非常孤獨,我們在這么大的團隊里面搞電磁兼容的就那么幾個人,是非常孤獨的。搞得不好老板又會很重視,因為你是這個產品進入市場之前的臨門一腳,這腳沒踢好電磁兼容上上下下所有公司的人都在搞電磁兼容,因為要把它通過。但是搞得好通過了又沒人關心了,所以我們搞這個領域的專業人應該是深有體會的。但是我覺得如果我們思維,我們的工作還僅僅限于現有的這些標準體系的執行,或者是現有的內容,那會影響整個技術的發展空間。
說穿了,我們目前EMC的測試技術是一套國外專家研究出來的評價產品EMC性能的方法而已,我認為它不是唯一的,所以我們在不斷地探索目前的測試技術的同時,也要暫時有時候偶爾跳開自己思路的局限性,去隨著產品的智能技術發展、無線技術的發展,還有新技術、新方法的發展之后,去面臨電磁兼容領域里面的新機會或者新空間,我相信慢慢的我們會把電磁兼容從原來非常窄的標準里面規定的項目之外,會推動更多的東西,而且隨著我們的發展,特別在智能網聯汽車領域里面,未來的電磁兼容一定會發揮重大的作用,除了我們在標準合格評定,最終符合性的方面還會慢慢涉及功能性方面的內容,這時候電磁兼容會顯得更加重要。
因為時間關系我也沒有太多的準備,就在這個會上,一方面做簡單的表彰,同時也談談自己最電磁兼容這個行業大致的感受。講得不好請各位批評指正,謝謝各位。
責任編輯:lq
-
電磁兼容
+關注
關注
54文章
1889瀏覽量
97938 -
emc
+關注
關注
170文章
3945瀏覽量
183526 -
智能技術
+關注
關注
0文章
298瀏覽量
12856
原文標題:SAECCE 2020 | 上海電器科學研究所鄭軍奇:要抓住技術發展對EMC技術帶來的機遇和挑戰
文章出處:【微信號:emc-2015,微信公眾號:電磁兼容之家】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