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車匯消息:過去都是由零部件企業給整車企業提供電機配套,但是如今這一供需關系正在發生變化。數據顯示,2020年1-11批新能源汽車推薦目錄中,共有230家驅動電機供應企業,但是真正實現了批量裝機的企業不足此數據的一半,更有甚者,越來越多的整車企業申報的新產品電機供應商也是自己,在這樣的供應關系中,哪些電機會被優先采用不言而喻。即使車企的電機都是貼牌的,但也有一個不可否認的現象:第三方動力系統企業正在“消失”。
車企自產電機增多
以客車企業為例,2019年全部客車企業申報的新能源產品共有1093款,電機供應商有54家,其中配套產品數量超過10款的電機供應商有22家,配套產品數量最多的是綠控傳動。今年車企申報的新產品數量為575款,電機供應商有42家,配套產品數量超過10款的只有13家,而去年配套產品數量最多的綠控傳動今年只配套了36款客車產品。并且今年中車、宇通、金龍汽車、比亞迪、北汽福田等主流客車企業申報的新產品電機供應商均是自己。
從這些數據可以看出,一方面是電機供應商數量在減少,另一方面車企也在有意扶持自己的電機裝配比例。對于車企的電機供應商是自己這一現象,有資深行業人士向電車匯表示,這些企業的電機多數都是貼牌生產的,它們自己本身不具備生產電機的能力,但是電控等組成驅動系統的其他零部件則是自己或專門設立的零部件公司生產的。
作為資源整合企業,整車企業發現多數第三方動力系統公司同樣是直接采購別人的電機來給自己提供配套,所以整車企業能夠用上自己品牌的電機也不足為怪。雖然電機的品牌顯示的是車企自己,但商用車驅動電機核心的技術或產品提供方目前也只有尼德科、精進電動、江特電機、寧德時代電機、中車電機等幾家企業。
電機企業賺錢能力減弱
在新能源汽車發展初期,整車企業與電機企業的關系是,整車企業購買第三方企業供應的動力系統(電池、電機、電控、轉向、空凋、制動系統、冷卻系統等),而這些部件就占到了整車成本的近60%。但是隨著整車采購價格下探,迫使零部件降價,逐漸壓縮這些企業的生存空間。
從2015年開始,隨著國內新能源汽車產業被重視,越來越多的資本進入到了這個行業,門檻相對較低的電機領域成為了涌入者最多的領域,有數據顯示,當年新成立的電機企業就有近300家。
但是,新能源汽車市場規模的增長速度,遠遠跟不上資本市場的擴張速度。很快,電機市場就出現了嚴重的“產能過?!?,惡性競爭不斷發生,從而導致電機企業大面積虧損。
電車匯統計了幾家電機行業的上市公司毛利率變化情況,發現從2015年至今,這些電機企業的毛利率逐漸收窄,尤其是近兩年降幅明顯。而這些都是電機行業中巨無霸的情況,在給整車企業供應電機過程中也更有話語權,它們的情況都如此,可想而知其他中小電機企業的情況。
正如今整車企業自產電機一樣,整車企業與電機供應商的關系已變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電機企業深度參與到整車的開發工作當中,最終整車開發完成后,車企的電機供應商搖身一變為自己了,雖然供應關系的事實沒變,但車企變成資源整合商后,電機企業只供應驅動電機,電控企業只供應電控,最終的用到整車上的驅動系統則是由車企自己組裝完成。如此操作之后,對于車企而言,零部件的成本降低了;而對于零部件企業而言,雖然利潤率降低了,但是深度綁定車企之后可以獲得規模效益。最終的結果就是第三方動力系統企業消失。
責任編輯:xj
-
新能源汽車
+關注
關注
141文章
10602瀏覽量
99895 -
電機
+關注
關注
142文章
9065瀏覽量
145991 -
動力系統
+關注
關注
1文章
294瀏覽量
20685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