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聯想集團宣布重啟四年前的樂檬系列手機,并將于12月9日發布樂檬K12系列。作為曾經與酷派、魅藍、紅米等性價比系列手機同屬性的聯想樂檬系列手機,主打的也是中低端市場,此舉也透露出聯想嘗試再度進攻中低端手機市場的意圖。
這并不是聯想今年第一次在手機市場發力,早在今年7月份,聯想就已經發布過一款“拯救者”游戲手機,切入游戲手機賽道。而無論是之前的“拯救者”還是此次的樂檬,都透露出聯想未來要在手機行業上發力的決心。
但聯想2020+的手機之路,能一帆風順嗎?
從PC硬件的長城,到手機越野的長征
說起聯想,可能在大多數用戶的第一印象中都是那個“賣電腦的”,在80年代柳傳志帶領10名從屬一頭扎進計算機領域之時,可能沒人會預料到這個名為legend的企業能夠成為后來中國的PC界的一哥。
2005年收購IBM個人電腦事業部正式邁入國際化時代,2012年更是拿下了全球PC銷量第一的成績,聯想36歲生涯中,前半段都是凱歌常伴。
在PC時代,聯想可以說是毫無疑問的王者之師,但是當時間邁入移動互聯網時代,這個老大哥卻沒跟上大部隊。聯想的手機業務沒能像PC業務一般披荊斬棘,反而陷入泥濘,走起了兩萬五千里越野的長征路。
就如同是金庸筆下的“東邪帝都南帝北丐”一般,最后退位的退位,瘋癲的瘋癲,由中通、華為、酷派、聯想領先的“中華酷聯”中,如今也只有華為還處于手機行業的領先地位。
而聯想手機在智能機來臨大浪潮伊始并未掉隊,反而是步入快車道的廝殺中有些“水土不服”,在2015年開始顯露衰退趨勢,到了2017年,聯想智能手機在中國市場銷量僅為179萬部,市場占有率僅0.4%,大勢已去。
雖然后來常程回歸執掌手機業務的生殺大權,先后發布了Z5、Z6系列稍有起色,但終歸是沒有實現現象級的影響力,而今年年初常程又離奇跳槽到小米,雙方的官司打到10月份才有初步定論。
但不管怎么說,聯想本不“富裕”的手機業務這次都是雪上加霜,而有趣的是這次發售的樂檬系列之前也是主打性價比的,可能也是有些要在小米性價比戰場上扳回一城的意思吧。
不過今年受疫情的影響,收入普遍降低的情況下用戶手機換新的欲望降低。根據信息技術研究和顧問公司Gartner公布的2020年第三季度全球售給終端用戶的智能手機銷量報告顯示,全球智能手機銷量總計3.66億部,相比2019年第三季度下降了5.7%。全球售給終端用戶的手機銷量總計4.01億部,同比下降8.7%。
在這種趨勢下,聯想手機的加碼顯得有些“生不逢時”,市場是在收縮而不是擴張,加碼使得競爭壓力加劇,而且在2020年第三季度全球智能手機銷量排名中,排在前五的分別是三星、華為、小米、蘋果和OPPO,與之相比聯想手機想要取得自己手機革命的勝利果實,任重而道遠。
難以跨越的“梯隊鴻溝”與被動性“軍備競賽”
正如同聯想自身PC領域無可動搖的頭部地位一般,聯想手機也難以跨越梯隊鴻溝。
移動互聯網時代的商業競爭往往都伴隨著一種群聚效應,層次分明。頭部的企業相互之間競爭往來,后續梯隊的企業與長尾自由生態,彼此之間難以跨越梯隊進行競爭。
因為第一梯隊的品牌們享受著每個行業帶有的品牌影響力與曝光,這是一種久而久而、潛移默化的能力,是給那些初期廝殺就過于強硬品牌的市場紅利,也是因此,跑馬圈地的野蠻生政期競爭更加白刃化,梯隊效應也往往存在于一些發展較為成熟的市場中。
手機市場如今已經趨于穩定,正是一個標準的成熟市場,而在由傳統手機轉入智能手機競爭的時候,第一梯隊被蘋果、華為、小米、OPPO、vivo這些品牌牢牢鎖死,用戶在討論或關注智能手機市場中首先看到的就是它們,久而久之形成的梯隊“信息鐵幕”下,聯想手機難以攻克。
就好像提起PC,想到的總會是聯想、惠普、戴爾、蘋果這些第一梯隊的品牌,別的品牌不是沒有選擇與露出,但在大多數用戶第一印象里就是這些。聯想在享受著PC梯隊紅利的同時,也深陷在手機梯隊紅利的困擾之中。
除此之外,聯想手機的發展也有一種被動防守的意味。
在自行車比賽中有一個專業術語叫做破風效應,它指的是自行車等在運行時,由于前面的空氣被壓縮,兩側表面與空氣的摩擦,以及尾部后面的空間成為部分弱阻力空間。而一個成熟的自行車車隊就是有著“破風手”來保護隊友,為隊友節省體力,開辟道路。
在手機領域中也是如此,比如提到蘋果最先稱贊于其強大的IOS生態體系與創造力,提到小米會想到性價比這個詞,這都是這些企業初期發展時仰仗的“破風手”,在這個品牌力影響下,用戶的第一感覺被打通,之后再進行別的領域的手機機型發展阻礙就小得多。
但是在聯想智能手機的發展中,沒有哪一款手機成為了現象級的代名詞,成為某個智能手機垂直領域的冠軍,它所展現的更多地是被動防守的意味。
這也讓聯想手機的發展陷入一種被動的“軍備競賽”,別人有的我也要有,雖然各個領域的手機大多都有所涉獵,但都并未拿下移動互聯網時代智能手機的獨家地盤。
就比如今年7月份發布的“拯救者”系列手機,扎根的是游戲手機市場,而根據天眼查APP數據顯示,游戲手機市場早已經品牌滿目,黑鯊、華碩等游戲手機競品數量高達36家。自己拯救者的865plus、144Hz屏幕等要素,同期發布的華碩ROG3代同樣具備,還是沒有核心競爭力。
聯想需要更多的“聯想”
其實聯想自身的品牌影響力既是一種優勢也是一種劣勢,優勢的背書讓聯想手機可以不斷地“試錯”與發展,劣勢的一點也在于PC業務過于耀眼,讓手機業務的火光相形見絀。
而且太過強大的背書往往也會帶有一種路徑依賴,因為他們在別的領域的成功經驗就是如此,自然而然會根據固有的成功經驗輻射到其他領域,這也是為何很多巨頭在跨領域擴張時,往往會選擇自立新品牌或者收購其他企業的原因。
也因此聯想手機給人的感覺就像一個家資頗豐的富家闊少,在面對一眾競爭者中有著殷實的底層建筑,但可惜的是家族里的年輕業務只是一般,達不到自己祖輩那樣的統治力度,固守有余、創新不足。
就連聯想集團如今的掌門人楊元慶也表示過:“聯想發展36年,有很多所謂的高光時刻,但更多的是艱苦奮斗,真正一帆風順、高歌猛進的時間總體不超過10年。”
其實對于聯想來說,如今在手機業務上還未能充分發揮著巨頭的生態效率優勢。
對于互聯網巨頭來說,它們并不追求全部領域的全面盈利,而是將業務分割成流量業務與變現業務,像亞馬遜、阿里、美團,并不是所有業務都盈利,但整體上達到生態生產效率的提升。
互聯網巨頭的思路是讓擁有強戰略意圖的業務作為營收重點,借此把其他業務當作流量業務去做,擴大品牌的影響力;讓有著強生態體系業務當做宣發核心,借此把其他業務作為變現業務去做。
而聯想在PC方面的營收能力充足且殷實,根據11月初聯想集團發布的第二財季業績報告顯示,聯想單季營業額首次突破千億元大關,達到1005億人民幣,同比增長7.4%。稅前利潤達到32.6億人民幣,同比增長51.7%。凈利潤達到21.5億人民幣,同比增長53.4%。
也就意味著聯想有著充足的造血能力去反哺其他領域的發展,但縱觀近些年聯想業務方面的拓展,除了投資領域的花樣繁多外,自身業務的發展更多地都在專注于硬件方面,并未在軟件與服務方面有太多傾斜。
聯想軟件方面為大眾用戶所熟知的只有“樂”系列的樂商店、樂安全等,但安卓系統市場不像蘋果系統那樣,其同質化的基礎應用眾多。幾乎每個品牌的手機都有著自身的基礎應用體系,包括像應用商店、日歷等系統自帶的APP產品,這是使得在這方面的軟件研發投入只是跟上大部隊而并非創新。
這也是為何樂商店、樂安全這些聯想的軟件產品無法跨越發展的桎梏。但聯想與之不同的是其PC品牌與手機品牌之間的鏈接生態,使得它可以更多地向手機與PC之間的軟件與服務做深耕調研。
早期聯想出過一款名為“茄子快傳”的軟件,類似藍牙的作用更方便的手機與手機傳輸內容,但聯想自己都忽略了這個軟件也有向PC鏈接的能力,沒有往建立起PC與手機生態這個方向去延伸。
就好比蘋果生態中PC與手機、airpods、Apple Watch等產品之間的鏈接能力是其驕傲,是蘋果全生態服務的一種提升,聯想自身也可以將這種能力與服務作為手機的賣點,進一步的深耕。
這一點可以圍繞這商業化與工作化的方向發展,畢竟不同于蘋果的生態,聯想是PC賦能智能手機,而PC的功能性除了一定的娛樂外,大多還是用于工作、商務,那么圍繞這種連接的軟件與服務生態的發展,不失為建立起聯想手機“破風手”的一種方向。
最近也頻頻見到聯想集團在數據中心、5G內容等方面的發聲,這些也都是聯想未來可以開拓的點,這些方面可能成為聯想手機未來發展的全新切入點,也許聯想手機沒法一躍躋身第一梯隊,但聯想的背書也意味著它有更多的“試錯”能力。
我們一直在強調如今是移動互聯網時代,但并不是說PC時代就此終結,在PC獨特的工作、商用屬性無法被替代的當下,聯想有著充足的時間與資源去嘗試更大范圍、更多領域的產品創造。
當時光的列車緩緩駛入移動互聯網的戰場,36歲的聯想就坐在那列車廂里,它放眼回望盡是自己18歲的影子。盡管如今的聯想手機不復昔日PC的榮光,但聯想也并未掉出過這輛列車,它能停靠的站臺,還有很多選擇,它能跋涉的路,還能更遠。
責任編輯:haq
-
智能手機
+關注
關注
66文章
18499瀏覽量
180364 -
聯想
+關注
關注
3文章
2609瀏覽量
62821 -
PC
+關注
關注
9文章
2086瀏覽量
154295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