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房一般指普通病房、重癥監護病房、氣管切開細菌監測病房,傳染病隔離病房,部分醫院設置有高干病房、特需病房和醫養結合病房,如套間、單人間等配套設施,在家里設置的稱家庭病房。病房空間和布置應按相關規定執行,床距和床周空間應滿足推車、輪椅通行、停靠和周旋,門外消毒緩沖區或消防過道內不能有太多雜物。為生病的人設置帶有醫療床位、治療護理設施、生活設施、康復器材的特殊房間或場所,病房環境應按照5S現場管理法執行,醫院里為病人提供的房間應有搶救和滅菌設施。
病房樓內的使用人群包括:醫療護理人員、患者及其家屬,其中患者是整個病房樓的主要服務對象。建筑內不同的使用者對于建筑熱環境的要求不同,這就使得熱環境設計具有一定的復雜性:一方面需要重點考慮患者對熱環境的要求,同時也要一定程度上照顧到醫療護理人員和患者家屬的熱感覺。
患者的身體狀態不同于常人,他們對熱環境的適應性也不一樣。疾病對患者的身體造成較大影響,其身體較難跟隨熱環境的變化及時作出調整。同時,不同病種對熱環境的需求也存在差異,有些疾病會直接受到熱環境的影響,如支氣管、眼部等部位疾病,創傷性傷口等,其患病部位和創口直接與熱環境接觸。
同時,患者在住院期間會接受外部治療以及服用藥物,這些特殊性使得患者的新陳代謝率與常人不同,進而影響對熱環境的適應能力。余健在《病人新陳代謝及病房人員熱舒適研究》中得到:患者的新陳代謝率在冬季時約為42.63 W/㎡,在夏季時為42.56W/㎡,這比《民用建筑室內熱濕環境評價標準》中提出的40.71W/㎡要大。
綜上可以看出,患者對熱環境的反應與常人不同,病房樓建筑在熱環境的設計上比一般建筑更加嚴格,熱環境相關指標與一般建筑不同,需要根據患者的反應能力及時作出應對調整。
病房樓熱環境應保證房間內的衛生安全,避免病菌等微生物的滋生。姜彧在病房樓建筑醫療衛生標準研究中,對室內微生物、氣溶膠可吸入顆粒、揮發性化學物質進行了研究,總結出各類有害物質在不同濕度值下的含量,得出在較低的室溫下,濕度控制在30%~50%范圍內時,室內的有害物質較少。由此可以得出,病房樓建筑的熱環境需要重點在溫濕度方面作出應對,盡量減少微生物等污染物的生長繁殖,同時通過室內外通風將污染物及時排出室外。
最后小編推薦一款可以應用在病房護理室環境溫濕度值檢測中的溫濕度傳感器,由工采網從國外引進的高精度濕度測量傳感器模塊 - HTW-211,HTW-211是基于HumiChip?的精確可靠的濕度測量傳感器。傳感器的濕度輸出已經溫度補償,并且是線性電壓,可直接連接帶ADC輸入的微計算機。特別設計的成型封裝和涂層材料能夠確保即使在嚴苛環境下的耐受性和可靠性。可廣泛應用于:智能家居、HCPV控制、工業工序控制、醫療、汽車、環境監控等諸多領域。
fqj
-
傳感器
+關注
關注
2552文章
51228瀏覽量
754651 -
智能家居
+關注
關注
1928文章
9579瀏覽量
185538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