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2019年的996后,715工作制、職場PUA、“彈”性工作等入選2020百度沸點“年度知識熱詞”榜單。
這樣的現象絕非偶然。從年初被追捧的遠程辦公現象,到無數上班族以“打工人”自嘲,再到最近“1000萬人正在承受60分鐘以上極端通勤”的熱搜,和工作相關的話題熱度幾乎從年初持續到了歲尾。
只是我們在哀嘆社會競爭激烈、被老板壓榨時間的同時,或許還需要思考這樣一個問題:如同幾年前對生活方式的討論,我們過度忙碌的誘因是否在于工作方式的失調?或者說焦慮的本源其實是低效且守舊的工作機制?
至少在剛剛結束的數字化轉型世界論壇上,百度的李瑩已經在演講中談及了相關論題,并提出了智能化的工作方式。
01 悄然轉變的工作方式
年初的黑天鵝事件,造就了遠程辦公的高光時刻。
無數企業的員工被迫滯留在家中,原本熟稔的線下工作流程被迫轉移到線上。在剛性且急切的需求刺激下,一場圍繞工作入口的競爭迅速上演。
百度、阿里、騰訊、華為等巨頭級的企業,紛紛將內部演練多年的工作協同產品對外開放,百度如流、企業微信、阿里釘釘、華為WeLink等以迅雷般的速度出現在員工們的電腦和手機上,騰訊和阿里甚至在同一時間段內打造了多款產品搶占市場,并一度霸占了各類應用商店的下載榜單。
巨頭們的入口戰爭,不過是工作方式轉變的縮影。盡管復工復產有序推進后,遠程辦公的熱度有所下降,大多數企業保留了相關產品在日常工作中的應用,著實撕開了加速企業工作方式進化的口子。
一方面,疫情就像是一面鏡子,企業可以清晰地看到自身所存在的短板。
比如不少企業還處于數字化轉型的初期階段,諸如在線協作、數據管理等方面嚴重落后,但在疫情期間被迫進行在線會議、遠程打卡、視頻培訓、群組討論等行為,新的工作習慣逐漸培養了起來。原本為了“補課”擁抱數字化轉型的企業,在某種程度上已經將數字化作為工作的新常態。
另一方面,巨頭在入口戰告一段落后,已經開始圍繞工作場景進行深挖。
比如百度如流了解到視頻會議的痛點后,提出了所“聊”即所“得”的理念,通過百度的多輪會話能力,讓AI會議助手自動溝通參會者的空閑時間,同時還推出了會議智能記錄功能,在會議環境中的語音識別準確率超過98%。諸如此類的場景創新,預示著巨頭角逐的焦點已從入口轉向客戶價值。
似乎可以斷定,工作方式的演變已經從風口上升為不可逆的趨勢,只是現階段還遠沒有接近終點。
一個簡單的例子,大多數企業采用了可以提高效率的協作工具,可一個項目中出現的協作工具可能多達六七種,工具的分散不統一,導致信息和知識無法被沉淀,同時還會因為工具的磨合產生額外的時間。本來因為使用協作工具節省的時間,被團隊成員的重復勞動所消耗,并沒有在效率上形成本質的改變。
這大概也是李瑩提出智能化工作方式的誘因,畢竟在當下的工作體系中,企業的連接方式、協同方式和創新能力還存在龐大的優化空間。
02 告別低效和重復工作
如流給出的答案,正是以人工智能重塑工作方式。
最為典型的特征,不同于一些辦公產品盡可能囊括各種工具的做法,如流打造了流式工作的企業服務生態:底層是基于百度大腦的AI中臺和知識中臺,在兩大中臺的基礎上打造了通訊流、工作流和知識流的服務,分別針對企業的連接方式、協同方式和創新能力。
單獨從字面上理解如流的理念難免有些枯燥,不妨打這樣一個比方:
傳統的數字化辦公就像是集聚的工業園區,不同的工廠負責不同的生產,然后將所有的產品運送到一起進行組裝,存在大量重復、低效的工作。如流的智能工作平臺將不同工廠集中在同一條流水線上,借助人工智能協調不同環節的生產和數據交換。讓工作也可以像流水線一般將企業的信息、知識高效地流動起來。
如果說傳統的工作機制是零散的,如流正在將人工智能與工作流程深度融合,超越傳統的辦公場景限制,進行隨時隨地溝通協作,并盡可能減少耗費人力的機械勞動和重復勞動。以工作中的報銷環節為例,員工需要將發票整整齊齊貼在紙上,然后交到財務進行匯總審核,在如流上則可以直接拍照上傳,通過OCR技術核驗后進行智能審批,既降低了普通員工的時間成本,也節約了財務的勞動力。
這還只是工作流的一個側面,李瑩在演講中勾畫了三條智能“流水線”互通后的智能工作場景:
用戶想要進行視頻會議時,可以打開AI會議助手自動溝通參會人的時間,并通過智能記錄功能生成語音和文本的會議記錄;用戶在進行工作的時候,可以自動匹配ERP、OKR、智能審批、智能報銷等不同場景;同時用戶的所有溝通和協同的信息和經驗都能沉淀下來,利用識圖譜的方式把知識、人、崗位進行有機的連接和組織。
基于通訊流、工作流和知識流的連通,不僅可以降低知識沉淀和總結的門檻,也可以對知識進行系統化的整理,讓員工可以快速獲取所需要的知識,繼而適應新的有挑戰性的場景,無異于對當前工作方式的變革。
如流的先見之處在于,對于任何企業或組織而言,提升效率是轉變工作方式的核心目標。畢竟對于激烈廝殺的工作平臺而言,最終比拼的是對新一代工作方式的理解,誰對工作方式的理解最為透徹,誰就能分享到轉型的紅利。
03 抓住產業轉型的機會
智能工作的小切口,瞄準的卻是產業轉型的大機遇。
參考百度創始人李彥宏的觀點:“人工智能哪怕只著眼于一個關鍵環節,解決一個痛點,都是巨大的產業機會,同時也將給我們每一個人帶來更美好的生活體驗。更大、更深刻的變革將在產業界發生。”
沿循這樣的邏輯,人工智能對于工作方式的重塑是否迎合了時代的節拍?確切地說,天平正在兩個因素的作用下不斷向智能工作傾斜。
一是智能經濟的浪潮。
兩個月前的十四五規劃中明確提出:“加快發展現代產業體系、推動經濟體系優化升級”,在人工智能時代的語境下,產業升級的方向無疑正是智能經濟。知名市場調研機構IDC也曾在報告中預測:2020年全球GDP的60%以上將是數字化,每個行業的增長都是由數字化增強的產品、運營和關系驅動。
與傳統工業社會形成的工作方式相比,智能經濟和數字化對工作方式提出了新的需求,如流為代表的智能工作平臺所扮演的角色正是企業擁抱智能經濟時代的接口。
就像996曾經掀起的輿論狂潮,終究源于互聯網世界的激烈競爭,當一個新風口出現時,誰先把產品做出來誰就能搶占市場,而低效的工作機制迫使員工被迫加班趕進度。智能經濟時代的競爭激烈度將有過之而無不及,企業管理者需要思考的是如何通過工作方式的創新提高效率,而非無休止地壓榨員工。
二是新生代人才的暗涌。
按照第三方報告的統計,2025年千禧一代和Z世代的工作者將占到70%以上,其中78%的新生代認為技術將讓他們的工作更有成效,希望在工作場所擁有媲美日常生活的溝通協作體驗。留給企業管理者的另一個挑戰在于,要學會通過工具將員工的注意力放在有價值的事情上,怎么快速提升員工的能力,進而將個體價值轉化為組織的競爭力,幫助企業的效能實現螺旋式提升。
以工作中最常見的“開會”為例,大多是演講人在臺上照著PPT講,其他人在臺下被動聽報告做筆記,拖沓、效率低、浪費時間漸漸成了許多人對“開會”的共識。事實上這樣的局面并非無解,至少如流所提供的通訊流服務已經給出了答案。當新生代人才的占比越來越高,是否向智能辦公傾斜,已經不再是選擇題,而是一道必選題。
可以預見,百度如流等玩家們所提供的不僅僅是一個提效、創新的工作方式,還是一種適合新時代和新生代的工作文化。一家坐視員工在陳舊工作機制中淪為社畜的企業,終將錯過產業轉型的機會。
04 結束語
早在1994年,管理學大師彼得·德魯克就在《后資本主義社會》中寫道:在知識社會中,社會的基本經濟資源不再是資本或者勞動力,而是知識,將來還會是知識……
遺憾的是,在過去的二十多個的年頭里,經濟資源幾乎和工作時間是等價的,并沒有太多人去思考“知識”的題中之意。或許2020年將是一個轉折點,難以計數的“打工人”正在以一種特殊的形式進行抗爭,百度如流等玩家們給出了主打知識管理的工作平臺,新的化學反應正在默默醞釀中。
責任編輯:xj
-
百度
+關注
關注
9文章
2275瀏覽量
90569 -
智能化
+關注
關注
15文章
4926瀏覽量
55560 -
人工智能
+關注
關注
1793文章
47532瀏覽量
239292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