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0萬+面前,來電社交平臺上的品牌形象一文不值。
“26歲小伙娶46歲富婆,婚后多次入院,醫生看后搖頭道:沒救了!”、“日本童顏女神驚人身材照曝光!40歲離婚帶娃嫁豪門,網友:這女人不簡單!”
推送這種擦邊球小網文的,不是什么野生小號,正是認證為深圳來電科技有限公司的來電官方服務號。
在近幾個月的推送中,來電的推文還多次被微信官方給出了“此標題包含夸大誤導內容”的提醒。
雖然有礙觀瞻,但來電服務號博眼球賺流量的效果卻達到了。這類標題的推文無一例外都是10萬+。
共享充電寶的商業模式已經跑通,不但讓頭部玩家有了漲價的底氣,還引來了美團的二次入場。來電這番操作不禁讓人產生疑問,為何一家在共享充電寶行業占據第一梯隊,且宣布盈利的公司會不顧品牌形象,靠擦邊球的東西來博取流量。
如果共享充電寶能賺錢,來電何至于斯?
專利官司救不了來電,靠接廣告糊口?
來電的工商注冊時間為2014年8月,為“三電一獸”中成立最早的公司。然而,從目前的市場份額看來,來電卻可能是這四家中排在末尾的玩家。
在Trustdata發布的2019年中國共享充電行業發展分析簡報里,街電市場份額為28.6%,小電為27%,怪獸充電為25.1%,來電在“三電一獸”中處于末位,為15.6%。
易觀發布的2020年上半年充電寶品牌活躍用戶數,同樣反映出來電與其他第一梯隊友商的差距。
受疫情影響,今年2月份,各大共享充電寶品牌的活躍用戶均降至冰點,4月份,活躍用戶便逐步復蘇。到了五六月份時,怪獸充電等企業已經超過去年同期水平,而來電的復蘇顯得遲緩許多。
“由于風險應對能力不同,廠商的活躍用戶規模差距在此過程中進一步放大。”易觀在報告中如此評論。
市場競爭的失利,自然也會讓資本對來電不再青睞。
2017年4月5日,來電完成A輪2000萬美元融資。在那之后至今三年多時間,來電便再沒有獲得新的融資。反觀來電的友商們,小電在今年4月疫情剛有所緩和時便拿到蘇寧的投資,此前不僅吸納了騰訊為最大機構股東,還獲得金沙江、紅杉、元璟、高榕等多家知名機構的加持。2017年4月28日才成立的怪獸充電更是得到資本的一路扶持,目前已完成5輪融資,投資方包括軟銀、高瓴等頂級機構。
最早入場的來電沒能在市場上體現出先發優勢,卻并不甘心對手做大。早入場的一大優勢便是有相應的專利積累,截至2020年5月,來電科技共申請有效專利182件,其中115項已獲得授權,專利數量為全行業第一。而來電正是利用這點,在專利訴訟上與其他友商勾心斗角。
企查查根據公開資料整理的數據顯示,在深圳來電科技有限公司涉及的140份裁判文書中,案由與專利有關的文書達114份。
其中最為膠著的訴訟當屬來電與街電之間的拉鋸戰。在最新的一份最高法判決書((2019)最高法知民終107號)中,最高法判決街電公司賠償來電公司共計100萬元。不過,來電公司在該案中的起訴請求為,街電公司賠償共計1000萬元的損失和各項支出。
截至2020年9月,以深圳來電科技有限公司為當事人的裁判文書中,來自最高法的文書達26篇,其中判決書4篇。這4篇判決書所涉及到的案件涉及到的受理費達20.2萬元,其中由法院判決由來電負擔的部分為14.74萬元,占比72.97%。
也就是說,雖然來電贏了一部分專利糾紛案件,但法院的判決結果與來電主張的賠償金額等其他請求并不一致,且大部分訴訟費都是作為原告的來電在承擔。
專利積累對企業來說固然是有益的,但手握大量專利的來電卻沒能憑借專利優勢,向市場投放極具創新力的充電寶產品,反而將精力用在對友商的專利訴訟上。
更為諷刺的是,來電為計算經濟損失,曾經于2018年4月24日向法院提交了書面意見進一步強調以下因素:街電公司官網2018年3月記載,“計劃至2017年底,街電將覆蓋全國100個城市,同時線下市場鋪設柜機量也將達到幾十萬臺。就現階段而言,街電在設備質量、鋪設設備總數、優質合作商家、設備鋪設速度以及用戶粘性等方面均居于行業領跑地位。”
此外,來電還請求法院考慮了搜狐網、鳳凰科技等多家媒體關于街電多項數據處于行業優勢地位的報道。相當于來電在2018年時,為了專利官司承認了對手領先于自己的市場地位。
可是,曠日持久的專利糾紛既沒有給來電帶來可觀的經濟賠償,也沒能阻擋友商們的擴張的步伐,倒是來電的市場份額不斷下滑,甚至淪落到在服務號靠打擦邊球接廣告。
在來電服務號有礙觀瞻的推文中,一類是轉載的低俗小說,截取段落夸大標題以獲取流量,另一類則是以老妻少夫為噱頭,賣保健品、護膚品,像極了微商的操作手法。
早在2017年,來電便宣布在當年8月首次實現結構性盈虧平衡。可是現在,來電卻不顧品牌形象來接小廣告,不免讓人對其真實財務狀況生疑。
市場被教育好了,盈利卻被分走
經歷過猶如共享單車般狂熱的2017,盡管一大批中尾部玩家接連退場,用戶卻逐漸發現,在手機提示電量不足時,很多時候不得不向共享充電寶低頭。
2019年3月,街電COO何順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頭部玩家基本都是盈利的。撂下過共享充電寶能成就吃翔這番狠話的王思聰,在那時一度被打臉。
Trustdata發布《2019年中國共享充電行業發展分析簡報》顯示,2019年共享充電市場全年用戶規模達到1.5億人次。
與共享單車的一地雞毛不同,共享充電寶似乎完成了“真香”定理的證明。
然而,市場被成功教育并不代表著共享充電寶就已經安全上岸。
“螳螂財經”認為,歸根到底,共享充電寶是沒有用戶黏性的。用戶在陷入電量焦慮時,必然優先選擇離自己最近的共享充電寶點位。各家共享充電寶的核心競爭力并非是產品、用戶體驗,而是優質點位的規模。
線下商戶能提供給充電寶機柜的點位是有限的,頭部玩家為爭奪市場所付出的地推、進場費、分成等費用卻需要持續燒錢。
同時,爭奪優質點位,在本質上是各公司市場、商務BD人員之間的博弈,與各地中層員工的能力和人脈密切相關,較少受公司高層把控。
一位來自“三電一獸”的工作人員在介紹電商在線的采訪時曾表示,共享充電寶主要依靠用戶充電的租金,但這其中最少一半要與商家分成,有的連鎖品牌的分成甚至高達8成以上,此外還得交一筆入場費,其實共享充電寶遠沒有實現大規模盈利,甚至仍然掙扎在生存線上。其實共享充電寶是在“為他人做嫁衣”。
與商戶關系密切的美團能改變這種局面么?
回答之前不妨先思考兩個問題:海底撈是否會介意美團故意調低排名?在共享充電寶出現之前,服務周到的海底撈店員們會不會沒有充電線借給顧客?
商戶的物理空間依托于商圈的店鋪而存在,而店鋪的提供者,是物業。共享充電寶的點位競爭,重點在于同物業方的商務合作,而非物業里的商戶。
商戶在選擇哪家共享充電寶進場時,也會受到物業方的制約。在來電與街電的專利訴訟過程中,就有多家商業地產企業為避免涉嫌侵權,向商戶發出告知函,提醒商戶停止使用街電的相關設備。
萬達廣場、大悅城這類商業綜合體里,最具價值的點位是一樓入口處,以及各層扶梯、電梯口旁等顧客必經通道上。美團的優勢在餐飲行業,而餐飲商家通常在負一樓和頂樓,去往這些商家必然會經過入口、電梯這些通道。
除了星巴克、肯德基、麥當勞這些不介意美團排名的商家,鋪設點位最理想的一樓,往往是被黃金珠寶、奢侈品、美妝、服飾等行業商戶租下,而這些行業的商戶與美團的關系并不密切。
據AI財經社報道,美團最初承諾商家60%的分成,后來開始變通,也像其他共享充電寶品牌一樣付進場費。
此外,共享充電寶的使用場景,遠比商戶這一層面要廣泛。地鐵、醫院、高鐵站、機場等均存在大量的充電寶使用需求,而美團在這些公共設施的點位拓展上,并沒有優勢。
所以說,不要高估美團做充電寶的殺傷力。
恐怕美團的入場只是加速了某些頭部品牌的掉隊,以及中小玩家的淘汰,“為他人做嫁衣”的局面依然會持續。
那么,頭部共享充電寶品牌們的盈利能力究竟如何?聚美優品在退市前發布的財報及公告可以讓我們略知一二。
根據聚美財報的數據,街電2018年經調整息稅折舊攤銷前利潤(EBITDA)達到1.96億元后,便逐漸下滑,預計2021年下滑至5140萬元后,開始連續呈現負值。
聚美預期“街電短期內無法盈利,也無法實現正向的現金流”。
結語
共享充電寶的商業模式依賴于電池技術的限制,5G、短視頻、手機游戲等帶來的高耗電量,用戶的電量焦慮。雖然充電寶由用戶自主歸還,看起來沒有多少運營成本,但目前市場格局未定,頭部玩家對點位這種有些資源的競爭必然會產生不合理的入場費和分成,如此一來會帶來更加高企的成本。這對盈利模式單一的共享充電寶行業來說,勢必會擠壓本不高的利潤空間。
經歷過幾年的快速擴張之后,優質的共享充電寶點位早已被瓜分。想讓數據繼續增長只能從友商那里挖角,或者將充電寶機柜鋪向流量小的商戶。
然而人流量小的充電寶點位所提供的價值有限,共享充電寶的競爭核心成為各品牌與物業方的商務談判能力。爭取到更多的獨家優質點位,才能讓共享充電寶品牌在競爭中勝出。
來電掉隊,淪落到靠低俗內容接廣告,巨頭美團入場,卻雷聲大雨點小。“三電一獸”宣布了盈利,卻沒有一家說明具體的利潤數據。結合聚美財報所透露的街電財務狀況,共享充電寶這門生意所謂的盈利,或許只是徘徊在盈虧線附近的短期數據。
為了數據更好看,為了給市場競爭準備資金,更為了活下去,共享充電寶漲價成為了必然。只是,過早地收割用戶,真的好么?
責任編輯:xj
-
來電
+關注
關注
0文章
19瀏覽量
12820 -
共享充電寶
+關注
關注
1文章
108瀏覽量
19632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