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跟大家聊一聊:中科院院士發聲警惕6G,已得到工信部的認可,華為再次臨危受命。
一直以來通訊領域都是中國科研最為薄弱的一環,從2G時代開始,美國主導了通訊領域的發展,我們每年都需要繳納大量的專利費,而轉機就出現在了華為身上,華為自主研發的5G實現了“彎道超車”,提供了最為先進的5G技術,中國也就此扭轉了在通訊領域的劣勢。
但也正因為華為的5G過于“鋒芒”,也讓美國在通訊領域的地位受到了挑戰,于是一系列的針對措施隨之而來,在三番五次的打壓之下,華為憑借著先進的技術挺了過來,但也早已是“遍體鱗傷”,在某些人的勸說之下,華為在歐洲的布局受限,外加上5G芯片供應渠道被切斷,華為的麒麟芯片停產,為了緩解芯片庫存壓力,不得不出售了一手栽培的榮耀業務。
華為就是在這樣的困境之下挺了過來,從第一季度到第二季度,華為的5G市場份額都是遙遙領先的,但在歐洲市場受限之后,大部分的市場都被愛立信和諾基亞瓜分,在訂單數上這兩家企業均已破百,市場份額也在不斷的增長,而華為和中興這面臨著共同的命運,從第三季度開始市場份額不斷的下滑,目前華為和第二名的愛立信,在市場份額上只差到了2.1%百分點,未來華為將面臨更大的挑戰。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在此前的大數據峰會上,很多專家指出了5G存在的不足,其中鄔賀銓院士更是直言不諱的說道:“目前的5G還存在技術不穩定、運用成本高、無法實現營收三個致命問題。”
很多人都以為未來三年的核心,應該就是不斷的完善5G相關技術,然而事實并非如此,在這樣的關鍵時刻,中科院院士李德仁卻發聲警惕,令人意外的是他所提到的確是關于6G的,他表示:“在5G上的確我們擁有著很大的優勢,但是在天上的6G,美國已經領先于我們了,我們要時刻保持警惕。”
華為、中興再次臨危受命
當下對于華為和中興來說,最重要的就是盡快完善5G網絡,更快的運用到實際生活中去,這才是5G誕生的意義所在,而目前他們面臨著嚴峻的考驗,不僅在國外市場受到很大的限制,還要臨危受命著手開始研發6G,這意味著他們需要耗費更大的精力和資金,本來在這樣的關鍵節點下不該分心的,但要想保持在通訊領域的領先優勢,他們又不得不去這么做。
院士的訴求也得到了工信部的認可,工信部副部長劉烈宏在年會上表示:“要加強芯片等等核心技術的研發,儲備更多的先進技術,在推進5G技術創新的同時,大力推進對于6G網絡的愿景和需求研究。”
對于這樣的官宣不免讓人感到意外,似乎6G才是未來通訊領域的核心,但在此前有專家表示,按照以往通訊網絡的發展慣例,偶數代只是奇數的補充,5G的框架已經搭建完成,按道理來說6G只是在原有的基礎上進行完善,而如今的6G已經變成太空網絡的競爭,很顯然已經不是在一個層次上的了。
但中國在6G的研發上并非沒有優勢,雖然說無論在衛星軌道還是頻譜上,我們都不占據優勢,但是我們擁有著最為先進的5G技術,并且華為在5G專利數上也是全球最多的,此前就有專家證實,想要繞過5G直接上6G是不可能實現的,就毫比沒有地基的高樓大廈。
但隨著工信部以及中科院院士的相繼表態,我們也能夠發現其中的問題了,在科研領域的技術,不可能永遠保持領先,稍有松懈的話這種優勢就不復存在了,目前除了美國之外,日本也投入了500億日元布局6G網絡,因此在完善5G網絡的同時,要想保持在通訊領域的領先優勢,我們還必須同時開啟對于6G網絡的研發。
而這樣的艱巨任務再次降臨到了華為和中興頭上,目前國內也只有他們有能力完善5G研發6G,5G和6G應該齊頭并進,華為在技術上是沒有任何問題的,目前唯一擔心的就是芯片供應方面的因素。
華為把一切都大包大攬在自己身上,背負著責任和使命前行,國內的企業應該一起努力,幫助華為度過這個難關,這樣中國就能繼續在通訊領域保持領先優勢了,對此你們有什么看法呢?
責任編輯:tzh
-
芯片
+關注
關注
456文章
50889瀏覽量
424302 -
華為
+關注
關注
216文章
34471瀏覽量
251977 -
網絡
+關注
關注
14文章
7571瀏覽量
88897 -
5G
+關注
關注
1354文章
48466瀏覽量
564579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