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許誰都沒有想到,臨近 2020 年的尾聲,一眾國產品牌的新機仍在陸續(xù)進場,還打起了高端市場的主意。
新發(fā)布的小米 11 繼續(xù)把起步價定在了 3999 元,還把發(fā)布時間提前了一個多月;vivo X60 系列,則和三星達成芯片合作,并貼上了蔡司鏡頭的 logo;而 OPPO ,也首次為 Reno 系列新增了「超大杯」的準旗艦版本。
沖擊高端,已經成為這幾個品牌新的共識。
頭部品牌之外,一加、realme 和 iQOO 等大廠的子品牌們,也在有意無意透露著明年旗艦機的信息。其中 realme 就預告了全新的 Race 系列,而 iQOO 7 則直接曝光了它的背面照。
前段時間,一加更是在內部信中強調,明年將不止步于「小而美」的定位,而是會力爭做到線上高端的第一位。
盡管幾家廠商都沒有對這輪產品定位升級、發(fā)布時間的提前做解釋,但可以預見的是,很快,一輪針對 4000 元價位段以上的市場爭奪戰(zhàn)就會打響,不少人也很清楚,這次米 OV 瞄準的,是一段難得的市場「空窗期」。
異動的市場
智能手機市場陷入增長停滯已是不爭的事實,各家品牌實則都是在相互爭搶存量用戶,同時也在維持著自己的基本盤。
我們不妨以 IDC 的數據做一次復盤。回看 2019 年,以及 2020 年前三個季度中國市場的報告,最強勢的華為把控著四成左右的市場,而小米、OPPO 和 vivo 這三家廠商,市占率在 10-20% 之間,蘋果則是在 10% 以下。
國內 TOP5 的順序,在很長一段時間都維持著這樣的名次。
▲ IDC 2019 年、2020 年前三季度中國手機市場數據
華為在國內的領先地位非常牢固,也很難被撼動。去年我們在相關報道中也談到說,四成的占比,基本相當于十年前諾基亞在中國市場的地位,而按照這種趨勢發(fā)展下去,華為在國內拿下過半份額也并非不可能。
但在華為遭遇芯片供應危機后,新一輪變化也隨之到來。
IDC、Canalys 等多個分析機構的三季度數據都證明,盡管華為在中國市場仍處于領先地位,但出貨量已經有所下跌,而小米則在三季度出現了難得的正向增長,縮小了與前三名的差距。
▲ 2020 年第三季度,主攻歐洲市場的小米、OPPO 已經收獲了一些成果
海外市場的情況更能說明問題。以西歐地區(qū)為例,過去華為一直都是該地區(qū)最為強勢的中國手機品牌,但在第三季度,小米已經超過了華為,成為歐洲市場的第三名,而且和 OPPO 一樣都出現了大幅增長,而華為則從去年的 20% 跌到了現在不足 9%,很顯然是被這兩個品牌分流了不少用戶。
考慮到在今年第四季度,支持 5G 的 iPhone 12 正式進入市場,銷售同樣十分強勢,未來手機市場的排序還會出現很多變數。
另一方面,上游供應商也從各家的訂單量上察覺到異動。如果想要獲得更高的市占率,往往也要以對等的出貨量來作為支撐。
10-11 月,、援引了供應商人士的消息稱,小米、OPPO 以及 vivo 三家廠商均上調了相關元器件的訂單量,且數量不小,基本都把生產計劃增加了 1-5 成左右。
在小米 11 發(fā)布會后,盧偉冰也在微博上表示,這次小米 11 的備貨量是歷史上小米數字旗艦的幾倍,可見對于這輪高端「沖鋒」,大家明顯都是有備而來。
目前米 OV 三個品牌在國內市場處于膠著狀態(tài),份額也一直未能突破至 20% 以上。借著這波市場變化,但凡有一家廠商能從別家手上搶到「蛋糕」,都有機會步入快車道,去角逐第一名的位置。
這樣的機會非常難得,誰都不會想錯過。
攻防互換
過去兩年,華為受困海外,只能加碼國內,也使得小米、OPPO 和 vivo 的線下陣地遭到了華為的明顯沖擊。
在巨大的體量優(yōu)勢面前,其它品牌只能盡力守住自己的一畝三分地,要不就是尋求海外市場的增長,來彌補國內的下降,從而維持整體出貨量的穩(wěn)定。
這從各家的國內、海外份額占比就能看出端倪。以今年二季度為例,當時華為手機的全球出貨量約為 5500 萬臺,僅中國市場就占了 4000 萬,等于說近 72% 的手機都是在國內銷售的。
換成小米,當時這個占比僅為 32%,而 OPPO 的比例則為 56%,意味著它們的出貨量大頭都是在海外,而非國內。
可以說,在這個階段,華為在國內完全扮演是進攻方的角色,加上更高的讓利,以及相關的利潤補貼,很多渠道商也對賣華為青睞有加,這一度是其它品牌眼紅的地方。
現在,攻防角色迎來了互換。從今年下半年開始,「缺芯」的華為就在謹慎控制著產品的出貨節(jié)奏,而小米、OPPO 和 vivo 等廠商則在加速填補華為空出來的渠道、廣告資源,同時開始加速新品的迭代周期。放眼整個智能手機發(fā)展歷程,這種因外部因素造成市場「真空」,而非靠產品競爭實現優(yōu)勝劣汰的情況也極為罕見。分析機構 Canalys 也在報告中強調:「對華為的競爭對手們而言,這鮮有的機會稍縱即逝。」如今的小米、OPPO 和 vivo 都是在和時間賽跑,以便在這段時間里搶占更多的份額。
畢竟,一旦華為重新獲得了芯片供應許可,哪怕只是來自于高通或聯(lián)發(fā)科,也會對市場帶來新的影響。
不過,華為的新機發(fā)布計劃并未因「缺芯」而遭到中斷。上周,搭載麒麟 985 芯片的華為 Nova 8 系列仍正常發(fā)布,和小米 11、OPPO Reno 5 以及 vivo X60 類似,都是定位于 3000-4000 元價位段的中高端產品。
唯一的懸念在于華為為它劃定的出貨量。有渠道商向我們表示,在有限的芯片庫存下,假如華為還要顧及明年的 P50 旗艦,甚至是其它新產品,就只能對芯片做合理分配,這等于是定死了單款產品的出貨量。
目前在華為官網,上市快兩個月的旗艦機 Mate 40 Pro 并未敞開銷售,而是在定時放量,Mate 40 則直接顯示「已售完」,這也與很多人在線下門店看到的缺貨結果一致。
部分渠道商現在也在物色其它品牌的高端機。作為華為的替補。如今在同等價位下,小米、OPPO 和 vivo 也都規(guī)劃了對應的產品線,如果品牌有意拉攏、補貼渠道商,這都將成為他們轉投的理由。
當然,華為也在進行自救行動,選擇獨立榮耀。一方面是為了讓榮耀以新身份尋求和芯片供應商的合作,但另一方面,也是希望榮耀接手原有華為的渠道商,穩(wěn)住「華為系」的基本盤。
榮耀的入場也為這場高端機爭奪戰(zhàn)新增加了一名參賽者,最終,華為留下來的市場是會被「自家人」收走,還是被其它廠商逐漸蠶食,同樣存在不確定性。
做高端,靠什么
在配置、外觀陷入到同質化的現在,每一臺新手機都在想方設法尋找著新賣點。但多年來的高端機市場已經證明,想要說服消費者為更高價格買單,高配置或許是必須項,但并不是唯一項。
整體而言,華為過去所做的一些高端化產品策略,也或多或少給與了其它廠商啟示。
最典型的,莫過于華為 P 和 Mate 系列和徠卡、保時捷設計品牌的聯(lián)名。雖然聯(lián)名本身也有設計、技術合作的成分,但在更多人看來,這種聯(lián)名確確實實提升了華為手機的調性,以及品牌本身溢價力。這也是為什么很多人說華為手機有「高級感」,很大一部分也源自于此。
如今,小米和 vivo 都在學習這套聯(lián)名的打法。前者找來了哈曼卡頓,后者找來了蔡司,并在各自新機的顯著位置刻上了標志,目的都是希望靠和高端品牌的技術、品牌合作,來潛移默化地影響消費者。
手機外觀也在這輪高端化競爭中找到了新的路徑。當 AG 玻璃和漸變色工藝被玩膩了后,越來越多的手機開始將素皮、陶瓷等「非主流」材料當作是「Pro」版、超大杯型號的標配。而年初剛在一加手機上亮相的電致變色后蓋技術,現在也已經在 OPPO Reno 5 Pro+ 限定版上實現了商用。可見,為了高端化,從提出概念,再到量產,中間的耗時也在不斷的縮短。
但手機產品終歸還是要回歸到技術本身。如何擺脫同質化?這一直都是關鍵命題,而現在幾個頭部品牌為了爭取到某個芯片、攝像頭傳感器的首發(fā)權、獨占權,也開始了更高金額的投入,和高通、三星、索尼等上游供應商簽訂合作,以支撐起更高的產品價格。
但做到這個程度,已經也是非自研的極限了,再往上走,往往預示著更龐大的資金和人力投入,而高昂的研發(fā)費用,顯然也需要充實的現金流和利潤來做支撐。這其實也是華為、蘋果等第一梯隊品牌最有優(yōu)勢的部分。
短時間來看,這樣的技術差距依舊很難抹平,但從小米 10、11 的好評,以及 OV 兩家廠商越來越多對技術的投入來看,如今手機市場的幾大玩家已經在極力補全原有的短板,能否做成高端,更多看重的是持續(xù)投入,以及長時間的堅持。
畢竟,做高端注定是一場長跑,這不止是產品定義問題,也是一次對原有用戶心智的改造。如何在產品之外,改善營銷、口碑,以及抓準受眾用戶的痛點,仍然是本輪高端機廝殺中,最為核心的挑戰(zhàn)。
新一輪競爭馬上要開始了。
責任編輯:PSY
-
智能手機
+關注
關注
66文章
18504瀏覽量
180465 -
OPPO
+關注
關注
20文章
5235瀏覽量
79107 -
高端
+關注
關注
0文章
7瀏覽量
7308 -
小米
+關注
關注
70文章
14366瀏覽量
144407 -
vivo
+關注
關注
12文章
3307瀏覽量
63421
發(fā)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