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化城市治理向數字化、智慧化轉型已經成為全球各國家區域發展的共同議題。
前不久,在2020年APEC工商領導人中國論壇上,APEC中國工商理事會聯合波士頓咨詢(BCG)、巨量引擎等共同發布研究成果《建設數字城市,釋放數字生命力——數字時代下,提升城市新生代影響力》(以下簡稱:報告)顯示,多國正在積極布局開展數字城市建設。
其中,在美國,過去兩年54座城市籌備或開展了數字化項目;在歐洲,118座城市上線了相關項目;在印度,政府出資15億美元用于100余座數字城市建設;在中國,截至2019年數字城市試點數量更是已經超過700個。
對此,波士頓咨詢(BCG)董事總經理、全球合伙人朱暉表示:“在數字城市成為全球發展重點的背景下,中國作為全球數字城市的主戰場正在走向世界最前沿。”
而這個趨勢歷經激蕩的2020年,在新冠疫情的影響與嚴峻復雜的經濟社會發展形勢下,也迎來了新的發展與挑戰,令人沉思。
回顧2020,一方面,作為行業觀察者,“智能相對論”曾與京東、平安、聯想、華為、浪潮、百度等科技服務商展開多輪交流,聚焦大城(如深圳)小縣(如桐鄉),多維度探討了智慧城市建設的邏輯與思路,感觸良多。
另一方面,作為城市居民,“智能相對論”也能切實體會到智慧城市建設所帶來的諸多便利、挑戰與問題,時常感慨。
總結2020智慧城市,在多態并存的發展進程上,我們很難完整地概括一個駁雜的城市系統是如何實現數字化、智慧化的轉型跨越。但是,發展所帶來的細節變化總是可以察覺。
在此,“智能相對論”想要借助2020智慧城市發展進程上的三個熱詞,重新回顧思考一下在過去一年,智慧城市建設所面臨的新態勢。
第一個焦點:網格化
網格化管理作為一種面向城市治理的制度創新與變革,其基本路徑在于依托統一的城市管理以及數字化平臺,將城市管理轄區依照一定的標準劃分成為單元網絡。
據了解,這樣的網格化城市管理模式首創于北京東城區。2005年7月,國家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開始在全國推廣網格化城市管理模式;2013年11月,十八屆三中全會再度強調,要改進社會治理方式,創新社會治理體制,以網格化管理、社會化服務為方向,健全基層綜合服務管理平臺。
簡單追溯起來,網格化城市管理模式在我國已有十多年的探索與實踐,甚至一直以來便是我國改進社會治理方式、解決城市化發展問題的關鍵舉措之一。
但是,真正讓其與智慧城市建設聯系,進入大眾視野的,或許還得聚焦2020年初的疫情防控。彼時,新冠疫情爆發,突如其來的公共衛生安全事件不得不讓城市管理者“破釜沉舟”,從最基礎的城市網格單元入手,借助智能化、數字化、網絡化的手段排摸檢查每個城市民眾。
自此,網格化管理模式與智慧城市建設高度聯系,融合下沉,在各級行政單位推廣,成為各級行政區域推動現代化城市治理體系發展的重點方針。
因此,“智能相對論”在3月份的時評稿件《戰疫之下的“大數據+網格化”管理,誰在顛覆“智能城市”的路徑?》上,如是判斷:
「如果說過去“智能城市”的重點仍放在頂層設計架構,那么在此次防疫工作的緊急需求下,這一項目便不得不以另一種更快的方式下沉,落實到城市各個角落的社區、街道等細分單元格內,呈現為“大數據+網格化”管理的基礎流程。」
如今,全國各地仍在加速推進大數據+網格化管理,將其列為區域數字化轉型的重要路徑。簡單來說,網格化管理從城市治理模式上為智慧城市建設找到了一個最小的實踐單元,以后諸如系統部署、數據收集、信息驗證等項目落實都有了明確的承載主體。
在一定程度上,網格化管理顛覆了智慧城市建設的基本路徑,其價值在于為智慧城市建設提供了一個自下而上發展的可能,同時與自上而下的頂層設計相結合,雙軌并行將更快地推動智慧城市項目落地。
第二個焦點:健康碼
健康碼是2020年誕生于疫情期間的產物,更是本年度的焦點。如果說,網格化為智慧城市建設提供了一條自下而上的路徑,那么健康碼無疑是為智慧城市建設提供了一個自下而上的入口。
2月11日,在杭州市政府的推動下,阿里開發,健康碼模式正是在杭州展開使用,對市民實行“紅黃綠”三色動態管理,與釘釘企業復工申請平臺打通。
2月12日,騰訊云也宣布,正式推出“騰訊健康碼”,接入微信小程序、企業微信、海納社區平臺等渠道。自此,健康碼在全國范圍內接連推廣,成為城市管理者感知公共衛生安全情況的一個關鍵依據。
當然,健康碼的真正價值是雙向的,一方面在于感知基層情況,另一方面則是推動上層建設。
在浙江桐鄉,健康碼的價值鏈更是有了完整的反饋。2月,正當疫情防控的緊急關頭,桐鄉市政府依托平安智慧城市的技術,接連發布“桐健碼”與“桐行碼”,以助力當地民眾日常生活和企業復工復產。
隨后,國內疫情防控取得階段性勝利,在此背景下,桐鄉市在原“桐健碼”平臺的基礎上迭代升級、擴展應用,聚焦民眾“政、行、住、醫、享”等需求,打造了桐行通App,成為桐鄉市探索“三治融合”的智慧生活服務平臺。
從一個簡單的健康碼發展為一個完善的數字化生活服務平臺,目前全國許多地區、特別是縣域地區,都走上了“碼上共建”智慧城市的路徑。
不難總結,在智慧城市建設逐漸呈現出從大中城市向中小城市滲透,尤其是向縣域地區發展的態勢下,健康碼模式的誕生之于我國智慧城市的整體建設推動,是多么重要。
在未來,“碼上共建”的思路理應繼續受到市場與政府的高度重視,成為一個常態化趨勢。屆時,“掃碼”或將成為智慧城市更加普遍的行為。
事實上,不僅是“健康碼”,在智慧城市的其他版塊,“碼”的形態與價值都在加速孕育,譬如產業端的“工業碼”。對此,浪潮在2020年重點發布了基于標識體系的“質量碼”,應用于產業智慧化轉型。
“碼”的價值不難理解,通過標識解析技術將人或物與數字化系統聯系起來,實現萬物的數據互聯,進而推動城市或產業向智慧化、數字化發展。
“智能相對論”在時評稿件《揭秘標識解析體系,為什么工業互聯網的新基建需要一個“碼”?》曾基于樹根互聯與從業專家的觀點總結道,「工業互聯網標識解析體系是實現工業企業數據流通、信息交互的關鍵樞紐......推動標識解析體系的建立,賦予工業領域能互聯共享的初步條件。」
換句話來說,“碼上共建”的模式也將為智慧城市提供初步互聯基礎,賦予城市領域數據流通、信息交互的關鍵能力。那么,在未來,“碼”的價值將在智慧城市領域繼續被發掘。
第三個焦點:老年人
2020年,老年人在智慧城市的生存問題多次在網絡爆火,實屬無奈,卻也令人欣慰。在不斷加速的智慧化進程上,終于有人關注到了在這個社會“技術應用走得太快,仍有一部分人跟不上”的人文問題。
矛盾的爆發還是在健康碼上。“智能相對論”在時評稿件《智慧城市的我們,不敢老去》中曾采訪多位城市居民,發現家中的老人因為不會使用智能手機掃碼,在疫情防控期間經常被公交車、超市等公共場所拒之門外,令人唏噓。
一方面,因為疫情防控的緊迫需要,不少地方、場合都“一刀切”地采用了數字化手段來開展工作,讓“掃碼”成為民眾的唯一選擇。但是,另一方面,不少人、特別是老年人在此之前根本沒有接觸過智能手機,數字化方式也就成為了他們的一種社會阻斷。
于是,矛盾很快爆發,在網絡引起熱議,隨之而來的也有思考,智慧城市建設將如何更好地服務社會、接納各類型的人群成為各地推行區域數字化轉型的一個焦點。
3月,數字新基建正火之時,千視通副總經理王景輝在接受“智能相對論”采訪時,認為:“新基建再次被推上熱搜,其中反映的一方面,也是目前最受關注的社會轉型問題。從此次疫情來看,目前的發展需要我們對社會進行更加精細化的管理。”
也就是說,智慧城市作為城市治理模式轉型升級的一個技術手段,不能只是停留在城市系統的簡單迭代,更要上升到社會范疇的人文聚焦,堅定其發展核心在于推動更加精細化的社會管理。
值得慶幸的是,在相關問題出現之后,部分地區已經對老年人開放了紙質健康碼的驗證模式,使得急促的疫情防控多了些許人文關懷。
如果經此一“疫”,在未來,各地在探索智慧城市建設的路徑上,也能加大對城市特殊人群的關注力度,那么這對于智慧城市的建設而言,將是一次難能可貴的認知轉變。
畢竟,混亂、冰冷的賽博朋克理應不是我們開展智慧城市建設的目標。
總結
網格化、健康碼與老年人是“智能相對論”用于總結2020智慧城市的三個熱詞。“智能相對論”認為,在這三個熱詞的背后,或多或少都展現了過去一年智慧城市建設的些許變化特征,也是當前展望未來城市治理模式的一個出發點。
其一,網格化。這是智慧城市建設與城市治理模式融合共建的關鍵一步。
其二,健康碼。這是智慧城市建設與城市居民深度交互的重要入口,也為智慧城市未來建設提供了一條“碼上共建”的可實踐路徑。
其三,老年人。這是智慧城市建設與人文社會相互探討應用矛盾的焦點,接下來的智慧城市建設或許能自此而多幾分溫度或人文關懷。
在這一年里,我們每一個人不管是主動體驗,或是被動融入,都不可避免地參與到了智慧城市的建設中。那么,回顧過去,若是為2020智慧城市作個總結,你又會想到什么?
責任編輯:xj
-
智能化
+關注
關注
15文章
4899瀏覽量
55487 -
數字化
+關注
關注
8文章
8776瀏覽量
61895 -
智慧城市
+關注
關注
21文章
4269瀏覽量
97448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