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對科技互聯網巨頭入場造車,正報以熱切期待。
蘋果公司被傳出將于2021年發布首款汽車產品后,當日股票大漲5%;無獨有偶,路透社有關百度正考慮自己生產電動汽車,并已經與汽車制造商開始就可行性進行談判的報道,也致百度股票當日大漲14%,并且近一段時間以來,資本市場似乎正在對百度的價值進行新一輪的重估與認可,表現在股價上是其正迎來近兩年來的最佳股價表現——相對于五月份的低點而言,漲幅超過一倍。
市場為什么期待科技互聯網巨頭造車?
雖然蘋果、百度、車企對這些報道傳聞均表示不予置評,但市場對此依舊是熱情萬丈。
在此,問題也隨之而來:市場為什么對科技互聯網巨頭造車,報有如此熱情?
在我看來,可能有這樣幾個方面的原因在相互交織。
一是當前汽車市場正進入以“電動化、智能化、共享化、網聯化”為核心特征的新四化時代,汽車也因此被定義為第四空間,成為承載資訊服務、娛樂休閑等當下互聯網服務以及鏈接未來自動駕駛的新一代生態集合體。
但觀察汽車行業,卻不難發現在汽車新四化上,傳統汽車廠商其實走得相對較為遲緩,反而是造車新勢力們表現良好,特別是在電動化和智能化這兩大趨勢上,新勢力們擁有更為大膽的步伐,也得到了更多新生代用戶的認可,市場對其未來發展空間,也是報以極大期待,這從汽車新勢力們雖然在產品銷量、盈利能力上遠不及傳統汽車巨頭,但卻紛紛上演市值反超的現實中,均可見一斑。
二是市場規模超過兩萬億美元的汽車市場,以其足夠大的市場規模,被業界認為是科技互聯網巨頭們開辟新增長空間的關鍵鑰匙,諸如市值已達兩萬億的蘋果,想要實現更大的市值突破,進入市場廣闊的汽車市場就是其為數不多的選擇。而在汽車成為第四空間趨勢下,其也被視為是當前互聯網人口紅利漸失現實下,科技互聯網巨頭們獲取新一輪增長的機會之地。
三是汽車市場正呈現出的一大趨勢是,越往后,決定汽車產品競爭力與豪華度的,將不是現有的這些要素,而是智能化能力,這使得百年汽車市場正處百年未有之大變局。
而縱觀行業,更能發現的一大現實是,市場的顛覆性創新,往往不會由行業內的傳統巨頭開啟,反而是由行業外有與之存在技術交叉的跨界巨頭來開啟,而當下的蘋果、百度等科技互聯網巨頭,正是具備開啟汽車市場顛覆性創新的“種子選手”。
從現實來看,蘋果在消費電子領域,憑借領先的“工業設計、系統構建、芯片設計、供應鏈重塑”等實力,已經成功顛覆了眾多領域,這些能力,當然也可被遷移到汽車產業中,我們從蘋果在汽車領域的眾多專利申請中,就可窺見蘋果在汽車產品上不同于傳統巨頭們的一些新思路,而這些思路或將為消費者帶來全新體驗。
再看百度,其獨特優勢在于其在人工智能領域擁有全球領先的技術實力,早在2013年,百度就開始布局自動駕駛技術,并在2017年就發布了旨在大幅降低行業準入門檻、助力傳統車企更為快速的搭建出一套屬于自己的完整的自動駕駛系統的Apollo(阿波羅)平臺開放計劃,志在成為自動駕駛領域的“Android系統”,當下已與吉利、廣汽、一汽、蔚來等210家業內伙伴構建起了全球自動駕駛生態聯盟。
同是造車,百度或許比蘋果更為值得期待
這些現實的相互交融,使得資本市場對蘋果和百度等科技互聯網巨頭入場造車,變得頗為期待,其實即使是傳統汽車巨頭,也對科技互聯網巨頭進入汽車市場表示非常期待,諸如大眾汽車CEO赫伯特·迪斯(Herbert Diess)就表示:“我們期待迎來新的競爭者,他們一定會加速行業的變革,并帶來新的技術。他們有著難以置信的高估值,以及幾乎無限的資源,因此我們非常尊重他們。“
而若當蘋果和百度這類科技互聯網巨頭有朝一日真的入場造車,那么于個人而言,其實相對于蘋果造車,個人更為看好“百度造車”。
核心原因在于:未來汽車產品的核心競爭力,必然會落腳到汽車自動駕駛能力的競爭上。而從當前現實來看,百度相對于蘋果而言,顯然是更具優勢的存在。
蘋果雖然擁有對消費需求的敏銳洞察以及領先的工業設計、軟件系統、芯片設計等能力,但在關乎汽車未來發展的自動駕駛技術領域,其并未展現出強勢競爭力。
天風國際在日前發布的《別在這時候買進Apple Car概念股》投資風險警示報告中就談到:“雖市場目前已臆測Apple Car可能硬件規格,但我們相信Apple Car若要成功,關鍵不在硬件,而是大數據/AI。而截至目前為止,Apple并沒有在既有產品上,展現出顯著的大數據/AI競爭優勢·····蘋果的Apple Car正面臨發布時間、硬件規格和EV/自駕車市場競爭力的三大不確定性。”
但反觀百度,在關乎未來汽車核心競爭力的AI能力上,卻是遠超蘋果的存在——當下其AI能力就已被業內認可,并被市場初步驗證。
在第二屆Apollo生態大會上,Apollo最新發布的成績單中,能夠看到:目前百度Apollo擁有自動駕駛全球專利申請數2900項,獲得測試牌照總計近200張,測試里程超過700萬公里,并做到了零安全事故;Apollo GO成為全球唯一在多城開展Robotaxi與Robobus運營的出行服務,接待乘客超過21萬名。
在智能汽車領域,百度更是將其L4自動駕駛技術降維釋放到輔助駕駛產品中。Apollo智駕發布的高級別智能駕駛解決方案ANP(Apollo Navigation Pilot),不同于行業方案僅支持高速和城市環線,還可以在城市道路使用,從AVP到ANP,讓Apollo實現了面向城市復雜道路的全場景自動駕駛量產解決方案。
而這只是Apollo樂高式汽車智能化解決方案的冰山一角,這一方案包括高品質、更開放、可組裝的“智駕、智艙、智圖、智云”四大系列產品。Apollo智駕已開啟大規模量產,當下廣汽、威馬、長城等品牌就已與百度Apollo在AVP開展了量產合作,未來3-5年預計搭載Apollo智駕產品的前裝量產車將達到100萬臺;Apollo智艙已經與超過70家車企600款車型展開合作,并且百度還有自動駕駛必須的高精地圖等能力。
就像業內評價的:百度有芯片,有云計算,有國內最強ai技術,有ACE智能交通引擎,有Apollo自動駕駛,還有高精地圖,就差自己造車了,完美閉環。這是百度相對于蘋果造車的優勢所在,也是我認為百度造車更為值得期待的原因所在,可以說百度當前已經具備了造好一輛未來汽車所必需的軟實力,如果真的入場造車,那么業界所期待的軟硬一體,其實百度是有極大機會實現的。
萬億市值,百度的應許之地
如前所言,進入汽車市場,進行整車制造,被業界認為是蘋果開啟下一個萬億市值的關鍵要素,在我看來,若蘋果能夠憑借造車打開萬億市值新增量,那么在自動駕駛領域領先于蘋果的百度,在未來也應能成為萬億市值俱樂部中的一員。
為什么這么說,能夠看到,隨著自動駕駛技術成為行業競爭核心要素,其實當下業內也已對百度Apollo的價值給出了大致標的。
瑞銀在前段時間發布的報告中,按照Waymo估值的三分之一來錨定百度Apollo自動駕駛的估值約為100億美元。而若以此前摩根士丹利對Waymo 1050億美元的估值來計算,那么當下百度Apollo的估值將在350億美元左右。
需要看到的是,Apollo自動駕駛其實只是百度Apollo能力的一部分,Apollo的完整能力還包括智能汽車和智能交通,三者正構成Apollo前行的三駕馬車。
智能汽車部分,則是以當下軟件正成為特斯拉、蔚來汽車等電動汽車廠商市值重要構成部分來錨定。
從業內來看,摩根士丹利認為特斯拉FSD將占據其市值三分之一;中金認為蔚來汽車軟件將占到其市值的二分之一。百度Apollo智能汽車的估值可以參考蔚來軟件部分,達到300億元美元左右,其高位可參考特斯拉FSD,即三分之一特斯拉市值,約為1000-2000億美元。
所以很顯然的是,Apollo還有更大的價值空間。特別是考慮到未來的汽車產品將不會是單一的自動駕駛技術產品,其將是高度智能化的集合體;智能交通建設也將不斷深入的現實下。
所以說萬億市值,將是百度的應許之地,其實并不為過。
責任編輯:xj
-
蘋果
+關注
關注
61文章
24411瀏覽量
198844 -
百度
+關注
關注
9文章
2269瀏覽量
90411 -
智能汽車
+關注
關注
30文章
2855瀏覽量
107290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