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都不喜歡干苦活、累活、難活,如果不掙錢的話,更沒人干。可一旦干成的話,就是幾千億甚至幾萬億的大生意,外賣、快遞、農業等行業便是如此。
2018年,拼多多首次在行業內提出了“最初一公里”戰略,深入農業、制造業的生產環節,打造生產端“最初一公里”直連消費端“最后一公里”的體系。2年后,拼多多的“最初一公里”取得了非常亮眼的成績。截至2019年底,拼多多直連的農戶已經超過了1200萬戶。今年三季度起,拼多多上日訂單峰值過億,其中有三分之一是農產品和農副產品。
拼多多2020年Q3季度財報顯示,該季度總營收同比增長89%,平均月活躍用戶數同比增長50%。通過對農業領域的深耕細作,拼多多不僅繼續在創造電商行業的奇跡,同時也創造了農業領域的奇跡,不過,拼多多并不打算就此止步,反而繼續加碼農業,拼多多為什么要這樣做?拼多多到底看中了農業什么?
“最初一公里”的起源和落地
2018年中國電商行業的競爭焦點,是“最后一公里”。這個概念早在2012年開始興起,快書包、愛鮮蜂、Instacart等創業公司開始打出“最后一公里”的招牌,主打快速配送,以解決“最后一公里”的快速配送問題。
不過,這波創業公司們很快就遭遇了困境,一方面,當時的移動互聯網普及率仍然偏低,另一方面,供應鏈、存儲、物流配送、手機支付等電商行業的基礎設施尚未完善,“最后一公里”這個需求并未與市場規模形成匹配。
創業公司們未完成的夢想,還得靠巨頭公司來完成。京東、阿里巴巴兩大電商巨頭紛紛加碼物流建設,京東物流、菜鳥網絡開始在“最后一公里”上發力。與2012年相比,彼時的物流已成為消費者在網購過程中用戶體驗環節里非常重要的一環,消費者希望能夠以最快的速度收到商品,行業開始逐漸出現物流當日達、次日達。
巨頭們當時為什么沒有想到過去解決農業“最初一公里”呢?主要原因在于:
第一,大家都想做快速賺錢的生意。當時的電商用戶群體,仍然以一二線城市用戶為主,且一二線城市的高凈值用戶更多,而他們更關注“最后一公里”的物流配送問題。因此,電商平臺更想滿足主流群體的用戶需求。
第二,農村電商難啃。實際上阿里巴巴早在2014年就已推出農村淘寶項目,并且在某些地區小有成果,但是中國大約有近70萬個行政村,互聯網行業講究的是快速規模化復制,而農村淘寶在這方面的擴張速度仍然不夠快,相比較一二線城市,農村地區的電商要解決的問題更多、更復雜。
拼多多在農業上的“最初一公里”解決方案也不是突然橫空出世的。
外界對拼多多的定義是“社交電商”,實際上拼多多真正的基石是“拼”,有了多人拼起來的聚合需求的積累,農產品、母嬰、服裝等產業鏈都會被隨之改變。
拼多多在2015年就積累了一批喜歡喜歡在它上面購買農產品的種子用戶,拼多多就趕緊推出了“地網”即“新農人”體系,通過市場機制下的合理利益分配,引導一些受過高等教育、了解互聯網的新型職業人才返鄉創業。
2015年中國創業領域正處于高峰,返鄉創業更是流行,多地都在推行返鄉創業的政策,拼多多的“新農人”不僅迎上了返鄉創業的浪潮,更是充當了各個產區的電商拓荒者角色。
創業者的干勁兒足,拼多多的支持力度也很大。一方面,拼多多對各個農產區的產品集聚、分級、加工、包裝等生產和流通環節進行梳理整合,為區域農產品規模化上行打下了地基;另一方面,“新農人”也作為地方致富帶頭人,吸引了更多農民加入農村電商創業行列。數據顯示,廣西百香果2019年產量達31.28萬噸,在全國名列前茅,廣西的百香果產業,恰恰就是在拼多多推出“新農人”體系后才大規模出現的。
2017年,拼多多又提出了“天網”即“農貨智能處理系統”的構想,通過對產區內包括特色產品、成熟周期、物流倉配等在內信息的整合,來幫助不同產區在農產品成熟周期中匹配到目標用戶。
有了這兩張網打下的基礎,到2018年,拼多多已完成了大部分覆蓋產區的“產地直發”,這在中國農業領域,尚屬首次。與電商領域常見的以需購買不同,“產地直發”是以包裹為顆粒度,讓農田跟寫字樓進行連接,既讓一二線城市的消費者能買得到農田中的商品,同時也讓種植農田的農民們能將商品賣到全國各地,這樣全國近2.3億農戶都能融入到全國市場,再小的農戶都有機會發展成為大的產業。
當農業已經成為拼多多的一塊“金字招牌”之后,拼多多正式提出了“最初一公里”戰略,深入農業生產和種植環節,幫助更多農戶實現產業升級和收入提升。戰略需要落地才能實現。拼多多在“最初一公里”戰略落地方面主要做了三件事:
第一,人才本地化。要想解決問題,核心還是要靠人。拼多多在2018年創立了多多大學,針對農業生產者亟需解決問題,建立了專業性的農產品上行與互聯網運營課程。據郭靜的互聯網圈觀察,針對水果生鮮方面的“壞果爛果處理技巧,壞果爛果處理技巧,減少60%的售后糾紛”課程學習人數超過8萬人次。
多多大學的課程涵蓋了新手開店、日常運營、營銷推廣、活動引流、客戶服務等多個方面,不僅有具體的圖文、視頻課程,同時還有來自商家的優質案例分享。多多大學還聯合了中國農業大學等涉農高校一起,結合不同地區農戶的知識水平結構,通過線下課程的直接溝通來調整教材內容,再通過線上進行大規模的定向培訓。截止到2020年9月,“多多大學”的線下課程已經覆蓋21個省份,培育本地學員6700多名,直接引導店鋪超過3900家,累計觸達了超過60萬的農業經營者。
第二,產業本地化。小農戶有一個非常大的痛點就是,他們的商品要想擁有核心競爭力,就必須提升種植產品的品質,這對于農戶來說,難度非常大。
拼多多通過“多多農園”等新模式,引導農戶進行標準化、統一化的生產、種植和管理。例如云南的雪蓮果,拼多多聯合了云南農科院熱經所,發起制訂雪蓮果的地方和國家行業標準,為整個行業提供參考。在覆蓋的農產區,拼多多引入從選擇品種、改良土壤,到改進種植方式、提升管護水平的一整套標準化體系。在此基礎上,拼多多還聯合了趙春江院士、鄧秀新院士等團隊,引入智慧農業系統,通過源頭優種優育來提高地區畝產值,從而帶動農戶們增收。
第三,利益本地化。作為農產品原產地,農戶們的商品受到商品流通的限制,在市場上很難賣出高價,要么就用低價走量的方式賣給收購販子,這樣農戶就一直處于商業鏈中的底層,很難真正賺到錢。
拼多多探索了產業鏈利益分配的新機制,讓農戶也能成為全產業鏈的利益主體,農戶們最怕的是商品怎樣賣,農產品本身又有短期集中銷售的季節性特點,哪怕比正常售價高出10%他們都會很高興。而拼多多的“拼”基石恰恰解決了農戶的這一痛點,農戶們通過拼多多能夠賣出比收購販子更高的價錢,而數量一大,他們的收入就更高,這樣他們的整體收益就會提升。
至此,拼多多的農業“最初一公里”構架基本完成。
繼續加碼農業
相比較服飾、數碼3C、化妝品等比較成熟的商業品類,農業領域的電商化仍然在高速發展。拼多多在農業領域了解的越深,就越是看中農業領域的價值,并愿意繼續加碼農業。
由CTO接任CEO的陳磊上任后即強調,拼多多會加大對于農產品價值鏈尤其是農研科技的戰略投入,以推動農業從種植、生產、流通到消費的全鏈條革新。
眾所周知,硅谷的崛起離不開斯坦福大學,它與科技公司之間的“產學研”結合,推動了眾多新興技術和科技公司的發展。拼多多在加碼農業的過程中,同樣結合了“產學研”的特色,通過科技和技術來改變農業。
2020年7月,拼多多在聯合國糧農組織指導下,聯合中國農業大學舉辦了國內首屆“人工智能VS頂尖農人”的數字農業種植競賽;12月,拼多多支持了由聯合國糧農組織和浙江大學聯合舉辦的“2020全球農創客大賽”,這場比賽也被認為是全球行業內,后疫情時代的最大線上數字農業科創峰會。
拼多多還與國家農業信息化工程技術研究中心(NERCITA)簽訂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基于農業物聯網、人工智能、5G等先進技術建設精準農業管理體系,構建智慧農業管理體系,并共同發起建設“智慧農業協同創新中心”,探索產學研融合扶貧助農新模式。
愚公移山的時代已經徹底過去,農業也是高科技。
農業的價值
近幾年來,回到農村創業成功的案例多不勝數,由此,也吸引了越來越多的人返鄉創業。20年臺企IT大佬轉行賣農產品的吳阿東,殘障人士創業的楊添財,空姐回三區三州創業的何爽……他們都在農業領域找到了自己的星辰大海。
截至2018年底,中國仍有5.64億鄉村常住人口,中國農村的生產主體仍然是2.3億的小農戶。就水果而言,2018年,中國水果行業市場規模約24524.4億元,對GDP共享率達到2.72%。除水果外,各類蔬菜在中國也有非常大的市場空間,顯然,農業在中國前景巨大。拼多多通過“最初一公里”戰略的實踐,再次加碼農業,能夠帶來多方面的價值。
首先,帶動就業和提升農戶們的收入和核心競爭力。財報顯示,在截至2020年9月30日的12個月內,拼多多的活躍買家數量7.313億。拼多多上的大量消費者可以讓農戶們的產品有銷路。“要想富,先修路”,要致富,有銷路。
其次,讓消費者能方便地買到物廉價美的商品。中國消費者在農產品、水果的消費頻次上并不低,近幾年水果價格的提升,更是讓“水果自由”屢上熱搜,一眾網友驚呼“吃不起水果”,確實,一盒車厘子動輒上百元,幾個草莓動輒四五十元,看起來著實“貴”。
無論是農產品還是水果,其價格之所以步步高漲,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商品流通的成本高,從種植農戶的商品,再到消費者手里的商品,中間會經過層層疊加,而每一個“服務商”都會推高產品的售價,因此,原產地可能幾塊錢的東西最終可能需要幾十塊錢才能買到。
而拼多多通過對農業領域的加碼,能夠讓商品直達消費者,這樣不僅農戶們能直接賺到錢,消費者的購買價也大大降低。據我了解,不少媒體人都是拼多多上的農產品“專業戶”,經常一買就是幾十單,反正東西便宜,買了不心疼。
最后,以農業為軸心,帶動其他產業,比如制造業方面,拼多多曾在2018年推出了針對工廠的“新品牌計劃”,經過2年的發展,推動研發生產了超過7000款定制化產品,覆蓋化妝品、家居、母嬰等多個領域的多個知名制造商。
通過對全產業鏈中各個環節的提升,拼多多不僅在農業上做出了成績,而且以農業帶出了更多的產業。
拼多多加碼農業還有一層價值就是,拼多多在助力農戶們提升收入的同時,也獲得了農村群體用戶的信賴,農人也是消費者,他們的錢袋子鼓了,必然也會追求消費能力的提升。一個典型的現象是,用戶對拼多多上農產品的信任度開始向數碼3C類客單價較高的商品延遞,由此也帶來了拼多多上ARPU的提升,財報顯示,在截至2020年9月30日的12個月內,拼多多每活躍買家年度開銷為人民幣1993.1元,同比增長27%。
農人不怕苦、不怕累,只盼望有更美好的未來。
fqj
-
電商
+關注
關注
1文章
466瀏覽量
28650 -
拼多多
+關注
關注
1文章
70瀏覽量
6088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