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科學家蘇埃爾說:“機器高度擬人化,將重新定義‘人’的價值。”自1956年DARTMOUTH學會上首次提出人工智能的概念,到如今物聯網、大數據、阿爾法狗戰勝柯潔、云計算……人工智能發展得如火如荼,成為21世紀新的風口,影響著千千萬萬的行業。
在語言領域,科大訊飛、谷歌翻譯逐漸成熟,據TechWeb消息,近期Google翻譯悄然升級了其翻譯內核,系統使用了當前最先進的訓練技術,因而提升了機器翻譯水平,將翻譯誤差再度降低了55%-85%。
機器翻譯似乎越來越成熟,以至于許多語言學習者都發出了這樣一個疑問:人工智能會取代人工翻譯嗎?翻譯人員將來會飯碗不保嗎?
人工智能會一定程度上取代人工翻譯,但是沒必要因此悲觀。
這是一個很漫長的過程,機器可以做一些簡單的非文學翻譯,但是一旦翻譯內容復雜,翻譯準確度要求高,還是需要人工翻譯。一個商務合同涉及幾十個億的責任,沒有人敢用軟件翻譯后就直接簽字。專業的公司看合同,更是要一個字一個字“摳”的。畢竟一個詞的疏忽或不嚴謹都可能造成巨大的麻煩或損失。許多單詞一詞多義,不結合文本很難弄明白哪個意思是準確的,而機器本身沒有那么靈活,更遑論文學性翻譯了??梢哉f,機器翻譯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實際上,筆者的專業是外語,對于機器翻譯的進步是支持的,甚至是激動的。在這個大數據時代,機器翻譯的準確度在步步提高,能站在時代的節點上,親歷新技術的出現、普及,并可能有機會看著它改變一個行業甚至世界,是一件激動人心的事情。同時,筆者始終相信,科技的發展是為了更好地服務人類社會。
人類經歷了三次工業革命,幾乎每次都會有人提出異議,覺得機器要來搶走人類的工作。但是生產力發展的同時也創造了新的工作,筆者從幾次工業革命的歷史中學到的最重要的一點,就是不要把“人”和“科技”放到對立面。一項技術的發展是為了幫人類走得更遠,人之所以和其他動物得已區分,在于人類會拿比自己強的工具為己所用。當我們看到一塊巨石擋在路上,比起想著怎么移開它,倒不如站在巨石之上來看得更遠。
因此,筆者期待機器翻譯的進一步發展。它的優點是速度快,能瞬間抓取大量數據,無論是對于筆譯還是同傳都能起到幫助。人們對翻譯的要求通常體現為“信、達、雅”三層標準。機器翻譯可以比較容易地實現“信”和“達”的水平,而人工翻譯則可以在機器的輔助下,在“雅”上下功夫,減少了重復勞動,有更多時間投入到只有人類才能做好的事情上去。
其實不僅是翻譯,大部分行業都面臨著人工智能的沖擊,人類對于人工智能也一直有警惕與思考,幻想與期待。時代車輪滾滾向前,比起帶著對于科技發展的畏懼裹足不前,不如順勢而為,直面科技進步的挑戰,“人可生如蟻而美如神”,是科技讓人類生如蟻卻有如神一般的力量,面對世界產生的好奇,可以經由不懈的努力、創造,讓人類有著如神一般的美麗。
責任編輯:YYX
-
人工智能
+關注
關注
1792文章
47497瀏覽量
239215 -
機器
+關注
關注
0文章
784瀏覽量
40765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