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無處不在的多模式人機交互已成為物聯網發展的重要推動力,顯示屏、傳感器等人機交互界面的每一代創新發展,都為消費者帶來了全新的差異化體驗,為行業參與者帶來了廣闊的市場機會。而柔性電子以其柔性OLED為突破口,將不同產品從其剛性的物理形態局限中予以解放,柔性技術有望成為下一代顛覆性的人機交互技術。
伴隨柔性電子產業的高速發展,柔性屏幕企業的發展也備受業內關注。比如頂著“生產全柔性屏幕”光芒的柔宇科技,自成立以來便成為資本寵兒,8年間融資13輪,成為近幾年最耀眼的獨角獸之一。
日前,柔宇科技科創板IPO申請獲受理,而此次IPO招股書也掀開了柔宇科技的神秘面紗。在超強的吸金能力和高估值之下,柔宇科技的商業化能力卻表現出較大反差,其產品滯銷且產能利用率低,這也導致其出現凈利潤連續虧損、現金流緊張等問題。
8年13輪融資,募資“補血”續命
資料顯示,柔宇科技由80后斯坦福博士劉自鴻在2012年成立,產品主要為全柔性顯示屏、全柔性傳感器、折疊屏手機FlexPai、柔性智能手寫本RoWrite等。
據天眼查數據顯示,自2012年成立以來,柔宇已經完成了13次融資,估值達到60億美元,投資方包括中信資本、深創投、IDG、保利資本等。
憑借多輪融資資金,柔宇科技也加大技術研發投入。不同于行業巨頭三星、LG以及國內主流OLED廠商京東方、TCL華星、維信諾采用的“LTPS-TFT(低溫多晶硅薄膜晶體管工藝)”技術路線,柔宇科技獨辟蹊徑,采用了另外一條自研的技術路線。
柔宇科技將其命名為“ULT-NSSP(超低溫非硅制程集成)”技術,其稱,該技術制程溫度更低,器件結構、工藝流程更簡單,生產設備投入更小,所生產的全柔性顯示屏具有更好的彎折特性和可靠性,同時也降低了產線的投入成本。
盡管該技術更具有優勢,但隨著柔宇科技的收入逐年上升,其虧損也在逐年加大。2017 -2019年及2020年1-6月,柔宇科技營業收入分別為6472萬元、1.09億元、2.27億元和1.16億元,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分別為-3.59億元、-8.02億元、-10.73億元和-9.61億元,累計虧損31.95億元。
整體來看,柔宇科技2017-2019年營收增速均超過60%。但2020年上半年營收僅為2019年的一半,預計2020年全年營收情況基本與2019年持平。在營收持平的背景下,柔宇科技2020年上半年歸母凈虧損高達9.6億元,虧損額度接近2019年。也就是說,柔宇科技的虧損出現了持續擴大的趨勢。
由于凈利潤連續虧損,柔宇科技的現金流也持續為負。報告期內,柔宇科技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分別為-3.58億元、-6.12億元、-8.11億元和-3.86億元,均為負數。而公司此前主要通過股權和債權等融資渠道補充營運資金。
由此可見,盡管柔宇科技已進行多輪融資,但仍阻止不了其現金流為負狀態。這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融資已經很難繼續支撐仍需大肆燒錢的柔宇科技,目前公司的現金流已處在告急狀態。
為了解決現金流不足的問題,柔宇科技加快了上市的進程。2019年7月,柔宇科技為籌備赴美上市特意搭建VIE架構;但后來選擇回歸國內資本市場,又在2020年6月拆除VIE機構,并完成股份制改革。
值得注意的是,柔宇科技此次科創板IPO擬募資144.3億元,投向5大項目,其中補充流動資金是柔宇科技本次募資“輸血”最多的項目,計劃投入72億元,占據募資總額的一半。可見,在流動資金告急的情況下,柔宇科技擬通過上市募資補充流動資金,以維持公司正常發展。
產品滯銷且產能利用率低
盡管獲得多輪融資,以提升技術水平,但柔宇科技的量產能力并沒有明顯的提升。據柔宇科技此前表示,其產線分為一期和二期,總投資額需要110億元,一期投資60億元,二期投資50億元,按照約8寸的全柔性屏來計算,目前一期的產量約為280萬片/年,而隨著未來二期產線投入量產,柔宇科技全柔性屏大規模量產線產能將達到880萬片/年。
然而,據招股書顯示,2018年至去年上半年,柔宇科技的全柔性顯示屏的設計產能分別為11.67千張、46.67千張、23.33千張;產量分別為1.76千張、14.56千張以及1.23千張;產能利用率分別約為15.08%、31.2%、5.27%,產能利用率非常低,這樣的數據很難稱得上實現大規模“量產”。
在產銷方面,2018年至2020年1-6月,柔宇科技的全柔性顯示屏實際產量為7748片、314036片、48563片,銷量分別為2099片、52747片、22136片,產銷率分別為27.09%、16.8%、45.58%,暴露出其產品存在滯銷風險。
相較于國內面板廠商,柔宇科技的產量明顯偏低。群智咨詢手機面板研究分析師王曉雅對集微網表示,隨著國內面板廠產能的釋放及品牌廠家逐步對國內OLED廠商的認可,以京東方引領的國內柔性OLED面板廠大部分都具備大批量量產供應狀態,國內OLED面板廠的市場份額逐漸提升,2020年三季度國內OLED面板廠的市場份額已經突破20%。三季度,京東方柔性OLED出貨以1200萬片的出貨量位居國內第一,全球第二;維信諾以接近700萬的出貨位居國內第二,全球第四;華星也實現一線品牌三星、小米的量產交付;天馬也已經獲得一線品牌的柔性OLED面板訂單,2020年底實現出貨。2021年京東方、維信諾、華星、天馬也將會釋放更多的柔性OLED產能。
而根據安信證券研究中心預計2022年全球柔性OLED產能分布圖顯示,三星柔性OLED市場占有率最高,達到36%,而京東方則達到21%,維信諾為7%,TCL華星則為5%。而使用更先進技術的柔宇科技,其市占率則微乎其微。
據了解,柔宇科技目前尚無法打入主流手機廠商如華為、小米、oppo的供應鏈,技術不過關可能是重要原因。今年3月,柔宇宣布與中興通訊達成戰略合作,將向中興提供柔性顯示技術解決方案。這是柔宇對外公布的第一家手機終端合作伙伴。不過自合作公告至今,仍未有搭載柔宇柔性屏的中興手機發布。
由于在柔性面板領域不具競爭優勢,柔宇科技逐漸將業務延伸到消費者產品。從而實現“2B+2C”雙輪驅動的發展模式,包括企業解決方案,以及以FlexPai柔派系列折疊屏手機、智能手寫本柔記、頭戴顯示器等消費者產品。
但其雙輪驅動發展模式并不同步。從銷售金額來看,2017年至2020年上半年,柔宇科技的企業解決方案業務營收分別為0.53億元、0.6億元、1.31億元、0.25億元,占比分別為82.04%、55.30%、57.99%、22.02%,盡管其營收逐年增長,但營收占比卻持續下降。消費者產品營收占比則持續增長,并在2020年上半年逆襲成為第一大業績來源,為公司貢獻了近78%的營收,但公司并未披露產品的具體銷售情況。
不過,據業內人士透露,柔宇自主研發的折疊屏手機Flex Pai銷量一直難言樂觀,出貨量與主流手機廠商有相當大的差距。同時該產品被業內評價為“不成熟、實用性不強的產品”。
值得注意的是,2021年,隨著更多終端廠商的切入,折疊手機市場競爭也將會更加激烈。據報道, 三星將于今年推出四款折疊屏手機,包括普通和高端的可折疊智能手機,普通版價格可能會更加親民,意在擴大折疊屏手機的目標群體。而蘋果、谷歌、小米、OPPO、vivo等終端也有望推出自家的折疊屏手機。在三星、華為、小米等手機廠商的夾擊下,柔宇科技產品能否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脫穎而出仍是個未知數。
整體來看,盡管柔宇科技獲得多輪融資,但由于自身盈利能力較弱,其凈利潤持續虧損,導致經營活動現金流持續為負。未來,柔宇科技若不能提高產能利用率以及提高商業化能力,其未來發展將難以為繼。
責任編輯:tzh
-
OLED
+關注
關注
119文章
6215瀏覽量
224571 -
三星電子
+關注
關注
34文章
15868瀏覽量
181168 -
顯示屏
+關注
關注
28文章
4504瀏覽量
74547 -
物聯網
+關注
關注
2912文章
44876瀏覽量
375660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