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數據殺熟已經泛濫到了不得不治理的時候。一方面大數據殺熟幾乎無處不在,另一方面大平臺具有強大的不對稱優勢,消費者防不勝防,作為消費者不可能做到時刻對各大平臺的信息進行廣泛的橫向、縱向對比、分析。
多年前曾經火了一段時間的多平臺比價軟件為什么銷聲匿跡、難成氣候?這本來不應該是大數據的價值體現嗎?其實消失的原因很簡單,給消費者以強力支持、對強勢甚至壟斷平臺和商家不利的軟件,人家怎么能讓你存在呢?
什么是大數據
大數據(big data),是指無法在一定時間范圍內用常規軟件工具進行捕捉、管理和處理的數據集合,是需要新處理模式才能具有更強的決策力、洞察發現力和流程優化能力的海量、高增長率和多樣化的信息資產。
從大數據的定義可以看出,體量巨大的電商平臺、互聯網平臺恰恰就是天然具備產生大數據的優勢。商品、商家、訂單、支付結算、物流、客戶信息……,日復一日的海量數據累積,平臺盡在掌握中!互聯網時代,我們消費者在平臺面前,早已無處藏身,一舉一動、每一次鼠標點擊,都被平臺緊緊盯著。
大數據的價值和威力
大數據可以創造巨大的社會價值和商業價值,通過大數據可以為社會提供更加合理、更加細致、更加準確的商品及服務,可以為企業提供優化生產、商品流通規劃、分析市場趨勢及技術和產品研發的有力支撐,更是各種科學研究、城市和社會管理的利器。
注意大數據的概念,數量很多的數據未必可稱之為大數據,但電商及互聯網平臺掌握的海量數據,的確是可以創造驚人價值的大數據。
什么是大數據殺熟
電商平臺及其它各種提供在線服務的互聯網平臺,利用平臺強大的信息匯聚、整合優勢,對自己平臺的客戶進行各種維度分析,利用信息不對稱優勢以及老客戶對平臺的信任,根據客戶的不同特點,在客戶沒有防范的情況下報出超過商品正常定價的價格,以非法賺取額外的利潤。
1月7日,中消協召開的網絡消費領域算法規制與消費者保護座談會,列出了平臺(商家)利用算法進行價格歧視的各種方式、手段:
一是對新老用戶制定不同價格,會員用戶反而比普通用戶價格更貴。
二是對不同地區的消費者制定不同價格。
三是多次瀏覽頁面的用戶可能面臨價格上漲。
四是利用繁復促銷規則和算法,實行價格混淆設置,吸引計算真實價格困難的消費者。這類算法造成選擇性目標傷害。
這些價格歧視手段并不都是嚴格的大數據殺熟行為,但都是對消費者的利益侵犯。上述第二種行為性質上屬于地區差別(歧視),不屬于殺熟。
上述第一種行為就是最標準的殺熟,宰的就是老會員、老客戶。第三種行為可以歸于殺熟,但隨著消費者警惕性提高,較容易在下單前發現平臺的伎倆。
第四種行為則復雜的多。其實近幾年各大電商平臺搞的什么雙11、雙12、618等各種大型活動中,就有太多這種方式的典型例子。跨店消費券、折上折……,你能數清楚現在電商活動的花樣嗎,反正我是搞不清楚。
越來越復雜的促銷手段眼花繚亂,消費者幾乎已經沒有了甄別和計算可以拿到手的實際價格的能力,往往都是稀里糊涂還沒搞清楚實際優惠時就下了單。平臺似乎和消費者玩起了撲朔迷離的算法游戲,消費者個人確實很難搞得過一群精明的商人。
但是一次次活動之后消費者總是會知道自己得到的實際優惠,如果消費者熬夜、加班辛辛苦苦參加了轟轟烈烈、大張旗鼓的活動之后,卻發現活動之后其實價格照舊甚至還更便宜,不斷上當受騙的結果自然就是平臺活動被消費者拋棄。
大數據殺熟的性質
大數據殺熟性質極其惡劣,嚴重違背基本的商業道德,其實質就是價格欺詐,就是一種違法行為。
大數據殺熟的后果及治理
平臺(商家)搞大數據殺熟,與消費者斗心眼、玩心計,最終的結果只有一個,隨著消費者對平臺經濟逐步失去信任,平臺經濟也將會失去存在的意義。
顯而易見,對平臺來說殺熟就是飲鴆止血,但是平臺卻一直樂此不疲,說明了資本逐利到了多么嚴重的地步。
消費者個人完全沒有與大平臺博弈的資本,才是平臺恣意妄為殺熟的根本原因。這個時候就該管理機構出手了,維護消費者利益責無旁貸。我們相信,查得緊、罰得痛,屢犯不改者關門歇業,才是大數據殺熟問題的解決之道。
責編AJX
-
數據
+關注
關注
8文章
7045瀏覽量
89062 -
軟件
+關注
關注
69文章
4948瀏覽量
87529 -
大數據
+關注
關注
64文章
8892瀏覽量
137456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