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人駕駛的進一步普及和智慧城市的不斷深化推動著上游激光雷達行業的快速發展,各大玩家的競爭日益激烈,不斷通過降成本、增性能以搶占市場份額。
36氪獲悉,于CES2021亮相的「慧建科技」是一家激光雷達制造商,主打高性能、低價格。該公司產品分為160線的混合固態激光雷達、等效150線的車規級前裝激光雷達兩類。混合固態激光雷達的樣機已經落地,處于調參階段,下一步和自動駕駛企業洽談合作。車規級前裝式車載激光雷達的樣機預計于今年3月落地。
公司創始人告訴36氪,得益于技術優勢,公司產品可以實現較低價格。慧建科技160線混合固態激光雷達產品的價格低于20萬人民幣,國內128線機械式產品售價約為40萬人民幣。公司另一產品前裝激光雷達實現量產后的價格有望控制在1萬人民幣以內。
慧建科技之所以能做到降成本,一個重要的原因在于光機結構的創新,具體包括兩個技術突破。一方面,元器件數量大幅縮減,僅需不到20個收發模塊即可實現160線機械式激光雷達的分辨率,點頻達到560萬點/秒。另一方面,做到光路旋轉而收發模塊等元器件不轉動,實現360°混合固態激光雷達掃描方式,解決了機械式激光雷達耐久性不足的問題。公司在知識產權方面有一定積淀,目前已申請車載激光雷達發明專利8件,新型實用專利4件,構成了技術創新的根基。
量產方面,由于慧建科技產品中的收發模塊少且裝配流程標準化,裝配時效大大提高,單個收發模塊裝配僅需10分鐘,因此提產能相對容易。前裝車載激光雷達穩定量產后,預計每臺價格可以做到一萬人民幣。慧建科技認為,公司的產品有一定性能及價格優勢,目前也在和客戶積極接洽中。
當前工作重點之一是激光雷達車規認證。激光雷達產品達到車規級,需通過車規振動、沖擊、溫度循環、電磁兼容、環境防護等一系列復雜高規格試驗。目前只有法雷奧等極少數公司有前裝產品通過車規認證。廠商們遇到的共同的難點是溫差問題,車規測試要求經歷125度的溫度變化,空氣擠壓導致產品結構上頻頻出現問題。目前公司正在解決這一問題。
慧建科技認為,公司目前有窗口期,大約一年左右,如何利用窗口期深化優勢是關鍵。慧建科技的策略是和車廠緊密合作。車廠最看重的是價格和性能,該公司可以實現同等價格下的性能比同類產品高一倍、相同性能下的價格實現同類產品的一半。
自動駕駛企業按技術路徑主要分為兩派,激光雷達派以通用汽車和福特為代表,計算機視覺派以Tesla、Apple和Google三家大廠為典型。慧建科技認為,現有技術下的最優路徑是將視覺算法和激光雷達相結合。視覺算法可以用來分辨交通燈信號,通過AI算法模擬人的眼睛去識別及判斷,但是由于其基礎是統計學,無法實現百分百準確,有安全隱患;激光雷達的精準度高,但是價格也較高。將二者結合可以取長補短,最大程度上提高安全系數。
近年來,看到激光雷達市場的前景,眾多廠商入局。Velodyne、Quanergy、Ibeo 等國外代表激光雷達公司依托較為成熟的技術,在該領域居于主導地位。Velodyne的機械式激光雷達起步較早,主要有128線、64線、32線、16線產品在售,占據了車載激光雷達領域較大的市場份額;Quanergy的主要產品是M8,同時持續研發OPA固態激光雷達S3;Ibeo的產品主要包括與法雷奧合作開發并實現車規量產的4線激光雷達ScaLa、LUX系列和固態激光雷達ibeoNEXT。在國內,禾賽科技、速騰聚創、鐳神智能、大疆、華為等也入局。禾賽科技和速騰聚創的產品以機械旋轉雷達為主并逐步向前裝固態領域覆蓋,核心策略是以價格優勢搶占 Velodyne的市場份額,產品售價普遍在40萬元左右;華為設計開發了96線中長距激光雷達產品,建立了第一條車規級激光雷達的Pilot產線,年規劃產能10萬套/線。
在各大車企紛紛于量產車上搭載激光雷達的背景下,2020年以來多家激光雷達廠商登陸資本市場或者計劃上市。Velodyne和Luminar兩家公司先后登陸美股,Luminar的市值達34億美元。Innoviz、Aeva、Ouster三家公司均在籌備上市事宜。國內廠商禾賽科技已遞交上市申報,估值約133億人民幣。
資本的關注主要來自于市場的增速。據估算,至2024年,激光雷達的全球市場規模將從2019年的8.44億美元增長至22.73億美元,5年間的復合年增長率為18.5%。我國車載激光雷達市場規模增速較快,2018年約為3.6億元,2020年達10.2億元。
責任編輯:tzh
-
激光雷達
+關注
關注
968文章
4003瀏覽量
190153 -
無人駕駛
+關注
關注
98文章
4083瀏覽量
120717 -
自動駕駛
+關注
關注
784文章
13904瀏覽量
166728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