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構建產業科技創新體系 推進制造業高質量發展
2021,構建新形勢下產業科技創新體系
一是以制造業創新中心為核心節點,促進各類主體融通創新。在重點領域匯聚產業鏈上下游創新資源,擇優遴選建設國家制造業創新中心。推動創新中心聚焦行業需求,打造共性技術平臺,促進創新成果工程化和產業化,發揮好創新中心作為制造業創新體系核心節點的關鍵作用,提升行業輻射帶動能力。
推動創新中心加強交流合作,形成協同創新網絡,支撐產業鏈供應鏈現代化水平提升。深入開展國家技術創新示范企業認定工作,充分發揮帶動引領作用,促進各類創新要素向企業集聚,強化企業創新主體地位。深化部重點實驗室與產業界合作,促進部屬高校學科建設和部屬單位創新能力提升,為推動產業鏈供應鏈多元化提供有力支撐。
國家印刷及柔性顯示創新中心建成的全球技術條件最先進的印刷及柔性顯示G4.5研發公共平臺
二是以先導區建設為有力抓手,部省聯動推動戰略新興產業發展。加快落實《關于促進人工智能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的指導意見》,持續建設人工智能創新應用先導區,鼓勵地方探索有利于人工智能新技術、新產品落地的新機制、新模式。發揮“揭榜掛帥”機制創新引領作用,加速人工智能關鍵技術和產品迭代應用,盡快形成競爭優勢。
落實《車聯網(智能網聯汽車)產業發展行動計劃》《國家車聯網產業標準體系建設指南》,加快5G+車聯網發展,突出條塊結合,推動京滬等重點高速公路車聯網改造升級。推動國家級車聯網先導區建設,調動地方積極性,探索解決應用場景、運營機制、商業模式等關鍵問題,帶動車聯網更大范圍的商業化應用,加速產業發展。
三是以提升公共服務水平為重要支撐,強化基礎保障能力。集中力量整合、提升一批產業技術基礎公共服務平臺,新核定一批產品質量控制與技術評價實驗室,面向企業技術創新全周期和產業鏈各環節,以服務模式創新提升綜合服務水平,形成與產業發展相適應的技術基礎能力。
實施制造業創新成果產業化試點工程,聚焦制造業重點領域、產業集聚區,建設一批創新成果產業化中心,探索建立企業角度的成果評價體系,為企業提供供需精準對接服務。發揮知識產權“護航”“助航”作用,培育和激發企業知識產權保護意識和能力,助力企業開展關鍵領域知識產權系統布局。依托工業企業知識產權運用試點,探索產業融合背景下的標準專利運用模式。
四是以持續提升標準和質量水平為堅強保障,夯實產業高質量發展根基。加強標準工作的統籌推進和能力建設,大力培育發展高質量團體標準,支持我國企事業單位、行業協會等深度參與全球標準化活動,持續提升我國標準的技術水平和國際化程度。加快新技術新領域標準的制定,加速老舊落后標準的淘汰和修訂,不斷優化完善標準體系結構,提升行業標準的供給質量。
全面指導行業質量管理工作,推廣先進質量管理方法,提升中國產品的美譽度和競爭力。指導行業協會和專業機構開展質量分級評價,在原材料領域推動建立質量分級工作,激發企業質量提升動力。在重點領域支持產學研用深度合作,加強對高端產品的試驗驗證和質量評價,引導企業加強對供應鏈企業的第二方質量審核,支撐產業鏈供應鏈優化升級。
提升產業鏈供應鏈現代化水平 推動制造業智能轉型
工業和信息化部裝備工業一司
(一)推動基礎和關鍵領域創新突破。聚焦關系國計民生的重點領域,保持產業鏈供應鏈安全穩定。一是提升工業母機發展水平。堅持重點領域應用牽引,以成組連線示范工程帶動主機應用,以主機攻關帶動部件配套。推動基礎機械創新發展,強化技術供給、企業培育、質量提升和新技術應用。二是加快補齊重點領域短板弱項。開展重大短板裝備成熟度分級和目錄動態調整,引導資源聚焦發力,強化首臺(套)重大技術裝備推廣應用。以工程化攻關為抓手,推動自然災害防治技術裝備創新突破。組織企業開展農機裝備攻關,強化農機農藝融合,推動關鍵零部件和智慧農機發展。
(二)推動汽車產業高質量發展。一是狠抓汽車質量品牌、安全水平和生產一致性。推動汽車產業固鏈補鏈強鏈,建立汽車產業創新能力和安全風險評估機制,努力實現汽車品牌向上發展,抓好汽車企業準入條件保持飛行檢查和生產一致性監督檢查,全面提升汽車質量水平。二是推動新能源汽車和智能網聯汽車加快發展,落實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加大公共領域新能源汽車推廣力度,開展新一輪汽車下鄉,鼓勵換電模式創新發展。健全智能網聯汽車協同推進機制,完善政策、標準、法規,深度參與全球標準法規的協調與制定。三是深化汽車行業“放管服”改革。優化汽車企業產品公告管理,建立常態化特別公示制度,推動提高汽車產業集中度,完善全鏈條全流程信息化監管體系,開展汽車軟件升級管理,切實加強事中事后監管。
(三)推動新興產業創新發展。創新應用5G、AI、大數據等新一代信息通信技術成果,面向未來布局發展新興產業。一是推動醫療裝備發展應用。印發醫療裝備產業“十四五”發展規劃,加強標準體系建設和應用示范推廣。二是加大冰雪裝備、文保裝備等研發推廣。強化工程化攻關和供需對接,推出一批先進適用的冰雪裝備,積極培育冰雪裝備與冰雪運動體驗、冰雪旅游、冰雪文化融合發展新業態。推進數字化旅游、數字化文物、云展覽等發展。三是推動機器人和增材制造示范應用。印發機器人產業“十四五”發展規劃和增材制造產業創新發展指南,加強關鍵共性技術研發和成果轉化,開展機器人推廣應用和增材制造產業化應用試點。
(四)推動制造業智能轉型。印發智能制造“十四五”發展規劃,強化制造強國主攻方向和戰略性新興產業定位。一是提升核心能力。遴選一批標桿企業和系統解決方案供應商,帶動一批核心裝備、軟件產品和解決方案取得突破。二是強化應用推廣。開展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評估,繼續組織“智能制造進園區”,全面加強宣傳推廣。三是優化支撐環境。構建先進完備的智能制造標準體系,推動地方政府、產業園區、行業組織等建設智能制造公共服務平臺。
開創信息通信行業監管工作新局面
工業和信息化部信息通信管理局
一是加快建設新型基礎設施。建設網絡基礎設施。組織開展工業互聯網創新發展工程,完善標識體系,發展主動標識,深化標識在生產制造關鍵環節的應用。開展工業5G專網試點,推廣以虛擬專網、混合專網為主的網絡建設模式。推動5G全連接工廠建設,遴選信息技術(IT)網絡與生產控制(OT)網絡融合部署標桿企業。推進融合應用和試點示范。推進“5G+工業互聯網”512工程。組織開展2021年工業互聯網試點示范,遴選標桿項目和工業互聯網產業示范基地。推廣智能化制造、網絡化協同、個性化定制、服務化延伸等新業態新模式。
二是進一步提升行業監管水平。加強互聯網行業管理。優化基礎資源管理。持續推進備案系統優化改進,推廣ICP備案用戶真實身份信息電子化核驗。加強域名注冊和解析服務管理。強化技術手段建設,依法處置網絡違法違規行為。優化市場環境。深化“證照分離”改革,推進自貿區第二類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告知承諾審批試點。
組織浦東地區“一業一證”試點,實施互聯網電商行業綜合許可。推動實施電信設備進網許可標志電子化。完善信用管理體系建設,深入推進信用記分試點與效果評估。堅決遏制惡性競爭,重點做好校園電信市場、商務樓宇寬帶接入市場等重點領域整治工作。加強新技術新業務監管。組織開展車聯網商用試驗。研究推進eSIM技術在平板電腦、便攜計算機及智能手機等設備上的應用。研究完善融合設備監管政策。
三是增強信息通信服務民生能力。持續推進大數據疫情防控支撐。提升通信大數據及時響應、快速處置和精準管控能力。加強境內中高風險地區人員流動情況監測及入境疫情預警,高效支撐重點地區疫情防控,深化“通信行程卡”推廣應用與信息共享。依托工業互聯網標識解析技術,加強對進口食品的冷鏈管理及溯源,提升“人物并防”技術支撐能力。升級通信大數據平臺,完善平臺功能性能,積極開發行業監管、應急管理等領域功能。融合多源數據,拓展平臺在社會治理、軍民融合等領域應用。進一步規范管理,全面提升通信大數據安全防護水平。
營造用戶滿意人民放心的消費環境。深化專項整治,持續推進APP專項整治行動,加大對各類違規行為的處置和曝光力度,推進全國APP技術檢測平臺功能升級,具備全面檢測180萬款的覆蓋能力。持續開展垃圾信息整治,優化和推廣“謝絕來電”等防騷擾服務。提升服務質量,持續加強行風建設和糾風工作,針對5G時代的新業務、新服務、新業態,構建覆蓋各類電信業務經營者、互聯網服務提供者的全行業服務管理體系,推動企業持續創新和改善服務質量。
大力推進信息無障礙等社會公益事業發展,保留并完善傳統電信服務方式,開展互聯網應用適老化及無障礙改造專項行動。 四是加強網絡運行管理和應急通信保障。推進網絡優化升級。完成IMS網絡互聯互通全國推廣,全面實現5G話音、視頻等業務互聯互通。指導基礎電信企業深入開展5G共建共享和異網漫游。開展深圳、中衛新型互聯網交換中心試點。
增設南寧互聯網骨干直聯點。推動骨干網網間帶寬擴容2000Gbps,加強國際通信出入口局建設升級。提升通信海纜保護能力。指導督促通信企業落實安全生產主體責任,保障通信網絡運行安全。增強應急通信保障能力。發布《國家應急通信規劃(2021-2025年)》,推動修訂《國家通信保障應急預案》。做好建黨100周年、全國“兩會”、冬奧會測試賽等重大活動,以及防汛抗旱、森林防滅火等突發事件通信保障。
把握新形勢展現新作為 開創產業政策與法規工作新局面
工業和信息化部產業政策與法規司
(一)進一步把握工業和信息化產業政策新任務新要求,注重產業政策轉型和協同,切實發揮好產業政策引導促進作用 一是加強產業政策計劃管理,科學制定組織實施年度產業政策制修訂計劃,健全政策體系,做好政策文件公平競爭審查工作,突出跨行業跨領域重點產業政策的有效供給。加強新型智庫建設,圍繞工業通信業熱點難點問題開展研究。推動開展重大軟課題、指導性課題、重點主題調研工作。
二是研究制定優質企業梯度培育、制造業產業轉移等方面的政策文件,做好領航企業動態調整和單項冠軍培育提升,繼續搭建產業轉移合作對接平臺,持續推動落后產能依法依規退出。三是堅持將服務型制造作為先進制造業和現代服務業深度融合重要方向和主攻點,加強示范引領,研究制定服務型制造標準體系建設指南,進一步完善服務規范標準,加快培育發展服務型制造新業態新模式。繼續開展國家級工業設計中心認定工作,培育創建國家工業設計研究院,著力提升制造業設計能力。四是持續提升工業軟實力,繼續實施企業管理創新提升專項行動,協調推進工業文化發展,做好國家工業遺產認定工作,提高工業遺產保護利用水平,提升行業企業履行社會責任意識和能力。
(二)進一步把握習近平法治思想對依法行政的新要求,注重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切實發揮好法治保障作用 一是深入學習領會習近平法治思想,貫徹落實有關法治中國、法治社會和法治政府建設以及法治宣傳教育等規劃綱要。二是開展“十四五”時期工業和信息化法律體系研究,加快推動《電信法》《稀土管理條例》重點領域立法和《保障中小企業款項支付條例》后評估。三是規范行政執法,加大執法監督力度,嚴格依法辦理行政復議行政應訴案件,充分發揮監督糾錯功能,促進依法履職,提升執法規范化水平。
(三)進一步把握新發展階段對改革的新要求,注重有效市場和有為政府更好結合,切實發揮好改革“根本動力”作用 一是統籌抓好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部署的涉及工信部的重大改革任務,明確重要舉措任務的時間表、路線圖和成果形式。繼續深化電信、煙草等重點領域改革。二是加強改革總結評估和改革研究儲備,把好改革方案質量關,聚焦整體推進、督促落實,推動改革落地見效。三是編制工信部權責清單,推動優化有關行政許可事項,協調推動落實“證照分離”“好差評”和告知承諾等改革政策。
全面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 深入推進工業節能與綠色發展
工業和信息化部節能與綜合利用司
2021年是“十四五”開局之年,工業和信息化系統應堅持把推進工業綠色發展作為落實生態文明建設要求的硬任務,堅決貫徹新發展理念,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進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將工業節能與綠色發展引向深入。
一是制定發布“十四五”工業綠色發展規劃。堅決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圍繞部中心工作,深入剖析面臨的形勢和挑戰,明確任務和舉措,編制好“十四五”工業綠色發展規劃。
二是深入推進工業節能。把節能、提高能效放在推進能源革命的優先位置,持續完善工業節能法規制度。落實能耗“雙控”政策,嚴控重化工業新增產能規模。對萬家企業開展節能監察執法和節能診斷服務,積極開展“節能服務進企業”等活動,加快傳統高耗能行業節能技術改造。抓好重點用能設備及數據中心等新興領域節能工作,實施變壓器等專項能效提升計劃,鼓勵企業、園區建設綠色微電網。
三是大力提升資源利用效率。深入實施京津冀工業節水、工業資源綜合利用產業協同轉型提升等行動計劃,制定實施黃河流域工業綠色高質量發展指導意見,發布工業污水資源化利用實施方案。研究制定工業資源綜合利用管理辦法,加快推進工業固廢減量化和資源化。深化電器電子、汽車產品等生產者責任延伸試點,著力強化二次資源對戰略性礦產資源的供給保障能力。加強廢鋼鐵、廢有色金屬、廢舊動力電池等“城市礦山”資源高效循環利用。制定產品再制造管理辦法,加強再制造產品評定和推廣。
四是積極發展綠色環保產業。大力發展節能節水產品、環保裝備、資源綜合利用產業,積極打造綠色發展新動能。推行綠色設計,促進快遞包裝綠色發展,加大電器電子、汽車等產品有害物質管控。制定環保裝備制造業高質量發展行動計劃,突破一批綠色技術裝備,培育一批環保裝備、再生資源利用骨干企業,加快先進節能環保技術裝備工藝推廣應用,為打贏攻堅戰提供支撐。
五是全面構建綠色制造體系。制定綠色制造體系管理辦法,在各行業各地區全面建設綠色工廠、綠色工業園區。實施工業低碳行動,制定鋼鐵、水泥等重點行業碳排放達峰路線圖。圍繞工業節能、節水、資源綜合利用、清潔生產、低碳及綠色制造等領域制修訂100項節能與綠色標準,培育150家綠色制造供應商。積極開展綠色制造國際合作,推進多邊共建綠色“一帶一路”,為應對全球氣候變化、共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提供堅實基礎。
責任編輯:xj
原文標題:【行業聚焦】2021劃重點!工信部司局新年新思路
文章出處:【微信公眾號:CPCA印制電路信息】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
車聯網
+關注
關注
76文章
2600瀏覽量
91710 -
產業鏈
+關注
關注
3文章
1351瀏覽量
25792 -
柔性顯示
+關注
關注
9文章
109瀏覽量
47098
原文標題:【行業聚焦】2021劃重點!工信部司局新年新思路
文章出處:【微信號:pci-shanghai,微信公眾號:CPCA印制電路信息】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