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ETimes上的一篇文章對蘋果iCar電動汽車的處理器提出了一些推測。
這篇文章將蘋果可能的汽車處理器稱作C1,并提出了對C1的猜測。這將涉及到蘋果、英偉達和高通對于AI驅動、車載AI路線的爭奪。
因為目前C1處理器與蘋果汽車并未得到蘋果公司的公開聲明確認,這篇文章是從整個行業的動態來對處理器進行推測。
一、 車載AI與軟件重新定義汽車
2021國際消費電子展會明確了汽車制造新的趨勢:車載AI與軟件一起定義汽車。這車載AI與軟件兩大趨勢的融合,不僅將徹底改變汽車與駕駛員之間的界面,還將改變整個汽車和科技行業的焦點,從自動駕駛轉向沉浸式用戶體驗。
如今,車載AI突然成為汽車領域最熱門的趨勢,司機和車輛之間的接口將在十年中期經歷革命性的變化。現在的導航系統無法通過點擊輪、觸覺控制和多層菜單進行導航,所以也無法實現身臨其境的用戶體驗,眼眼追蹤、語音助手和5G云連接提供支持。
正如航空業中為了阻止飛行中飛行員人為因素對于飛行的影響,其設計理念一直是確保飛行自動化不會對飛行員產生過多信息,也不會影響飛行員的判斷。
因此汽車行業中汽車制造商同樣會將把車內人工智能與大型、復雜的顯示屏結合起來,并采用精確的眼球跟蹤算法,根據實時觀察到的眼球運動和視線模式,檢測司機的疲憊程度。
在這個領域,視覺機器公司(Seeing Machines)比所有其他供應商都有相當大的領先優勢。
目前智能汽車的發展趨勢比較明顯,基于車載AI的創新正在不斷出現,蘋果無法忽視它最大的技術競爭對手在汽車行業的爭奪?;诖?,作者做出了對C1處理器的具體推測。
二、C1處理器Occula授權,A12魔改,臺積電代工
蘋果的芯片開發理念并非自己設計所有芯片,相反它只設計最主要的芯片,那些不重要的則是取得其他公司的授權。蘋果最初的iPhone采用了三星基于Arm架構內核的處理器,然后從A4應用程序處理器開始使用標準Arm架構內核,如Cortex-A8,最后自主開發了Arm架構內核。
所以文章假設了蘋果可能會取得視覺機器公司(Seeing Machines)的Occula NPU核心授權,將汽車眼球追蹤功能整合到iCar的C1處理器中。通過采用Arm在二十多年前的CPU授權商業模式,使得視覺機器公司與蘋果建立合作關系。
而在視覺機器公司Occula NPU核心的幫助下,iCar將擁有久經實驗、驗證的人工智能和計算機視覺算法,更將會成為擁有近60億公里自然駕駛數據的駕駛人類因素影響專家。專業的紅外光路技術將得到穩定可靠的信號來源,使消費者獲得身臨其境的駕駛體驗。
如果蘋果要開發應用于汽車的C1處理器,就需要具備汽車行業認證的代工伙伴。根據著名硬件評測網站Anandtech 2019年10月的報告,三星和臺積電都獲得了汽車認證。
臺積電一直在研發N7(第一代7nm)的汽車級版本,預計將在2020年實現。三星已經基于8nm工藝開發了Exynos Auto V9 SoC芯片。因為臺積電N7芯片相較三星更加成熟,EETimes上這篇文章的作者認為蘋果C1處理器將會使用臺積電的7nm工藝。
因為特斯拉的全自動駕駛芯片擁有60億個晶體管,功耗為36W,與蘋果A12的69億個晶體管和3.5W的功耗相比,還存在一定差距。據推測,C1處理器將以A12 Bionic為基礎,再針對具體的汽車應用進行修改。
iCar數字內置化的廠商被推測為哈曼國際(Harman),文章作者認為哈曼將是蘋果CEO蒂姆庫克最好也是唯一的選擇。
三、從自動駕駛到人車互聯,谷歌、亞馬遜高通紛紛入局。
谷歌在五年前就為了將安卓(Android)操作系統引入汽車而與高通進行合作,并且基于安卓系統,開發了車載操作系統Android Auto,深化在汽車領域的布局。
高通還與視覺機器公司(Seeing Machines)合作,為全球汽車廠商提供針對高端信息平臺的車輛駕駛狀態監控系統(driver monitoring systems,DMS)。
未來谷歌可基于在人工智能、云計算、AR/VR等領域技術積累,進一步增強在智能汽車、自動駕駛產業生態中產品與技術優勢。
亞馬遜也和高通合作開發了Alexa Auto這一車聯場景語音助手方案。借助Alexa Auto,消費者能夠實現遠程啟動車輛、檢查燃油和胎壓,駕駛同時傳達語音指令,流媒體播放、天氣查詢、代辦事項提醒等多項車內功能。
汽車智能語音巨頭Cerence也將在今年晚些時候在寶馬iX和梅賽德斯-奔馳EQS上推出結合了自然語言處理、手勢識別和眼球追蹤功能的“Cerence Look”。
英偉達也和奔馳在2021消費電子展會上(CES 2021)聯合發布了“奔馳用戶界面”,并且與現代汽車集團的信息娛樂系統(Hyundai for infotainment)有所合作。
松下也在該展會上發布了增強現實抬頭顯示器(AR-HUD)。
這些科技公司都在與傳統的汽車制造廠商合作,發展智能汽車領域。而智能汽車行業也從概念提出到現在,整個業界的認知不斷從“自動駕駛”、“智能交通系統”、“人車互聯”和“無人駕駛”統一到“智能網聯車”。
目前,行業主要推進的方向在于配備先進的車載傳感器、控制器、執行器等設備,集成現代通信和網絡技術,實現車與X智能信息交流和共享(人、車、路、后臺等),從而具有復雜的環境感知、智能決策、協同控制和執行等。
結語:智能汽車行業又入猛龍
目前文章所描繪的C1處理器并沒有任何細節被公開,但無論是蘋果組件團隊的行為,還是申請自動駕駛導航專利的舉動,無一不是預示著iCar的籌備正在進行。
目前蘋果汽車iCar何時推出目前還有一些爭論,推測的上市日期從2024年到2027年不等。但是圍繞蘋果汽車的報道已經顯著增加,這表明該項目正在積聚動力。如果項目正式啟動將會在汽車智能領域泛起新的波瀾。
而文中提到的視覺機器公司(Seeing Machines)的 Occula NPU 核心在車輛駕駛狀態監控系統(driver monitoring systems,DMS)中的應用,以及N7乃至更高級別的芯片在汽車領域的實踐已經證明了智能化汽車的發展速度與發展方向,科幻作品中的場景也不再是虛無的幻想。
責任編輯:tzh
-
電動汽車
+關注
關注
156文章
12182瀏覽量
232329 -
處理器
+關注
關注
68文章
19404瀏覽量
231038 -
蘋果
+關注
關注
61文章
24465瀏覽量
199811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