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
以前的工業經濟是大規模生產去匹配大規模零售,當個性化的需求普遍存在的時候,大規模的生產制造就難以匹配個性化的需求;如今,生產活動中最需要改進的就是怎么用規模化的生產制造去匹配個性化的需求,而數字化和大數據應用就是最好的答案。
中國形成“雙循環”,要解決的問題是利用消費互聯網優勢,把供給和產業互聯網連接起來形成互動,也就是要把零售消費的數字化需求,跟上游供給的數字化連接起來。阿里巴巴集團副總裁、阿里研究院院長高紅冰如是說。
在近日舉行的“新發展藍圖下數字經濟財稅治理” 論壇上,高紅冰表示,中國“雙循環”源于消費,消費的形成取決于消費能力、消費意愿,當然也取決于能不能讓產品更好地觸達消費者,推動做出購買決策。目前,中國消費的數字化程度已高于發達國家,而供給方面,也就是產業互聯網或者產業的數字化程度遠遠落后于西方國家,有待繼續提升以匹配消費的數字化水平。
目前,中國企業數字化最主要的特征和趨勢是所有制造業品牌企業都要想辦法直接賣貨給消費者。這樣最大的優勢是觸達消費者,獲得消費洞察,用消費洞察的數據來決定生產設計和產品開發,進而實現更好的需求和供給的匹配。
高紅冰說,以前的工業經濟是大規模生產去匹配大規模零售,當個性化的需求普遍存在的時候,大規模的生產制造就難以匹配個性化的需求;如今,生產活動中最需要改進的就是怎么用規模化的生產制造去匹配個性化的需求,而數字化和大數據應用就是最好的答案。
制造業企業繞過經銷商,直接接觸消費者,這種轉型導致企業全局優化需求和碎片化供給之間的矛盾。今后十年到二十年,是5G、云計算、大數據等新基建的“安裝期”。新基建不僅是政府,更是大量社會和企業部門都要用云、用數據形成智能化,改進企業和整個社會的數字化能力及水平。
只有這樣,消費端和供給端才能全部打通,形成高效洞察、高效連接的體系,而不是分離的兩套體系。這個體系互聯、互通、互操作,數據流動打通,企業就可以把產品跟消費者實現更好地結合。高紅冰認為,這是討論商業數字化以及制造業向數字化轉型的最主要方向。
高紅冰說,在中國的數字化轉型過程中,技術不斷創新是發動機,數據作為生產要素不斷地沉淀分析,改變價值鏈的價值。未來,中國的數字經濟中,用數據訓練系統的智能化是趨勢,軟件化是趨勢,創新是趨勢,普惠是趨勢。數字技術會給整個經濟帶來一個巨大的范式轉變,讓邊緣小微企業和邊緣人獲得好處。
例如,支付寶使得更多的人擁有了可以在買和賣中付款的金融解決方案;淘寶可以讓邊遠農村居民像北京市民一樣購買任何一件商品,這是普惠的價值和特征所在。
高紅冰說,在已經快速數字化的人和不想數字化的人之間會出現鴻溝,所以應該更多地推動政策、輿論取向,促使更多人朝向數字化,而不是與數字化對立。因此,應該有一些政策法規來保護、促進、鼓勵、激勵企業和產業部門開發利用數據。
責任編輯:lq
-
數字化
+關注
關注
8文章
8811瀏覽量
61979 -
產業互聯網
+關注
關注
0文章
70瀏覽量
5390 -
新基建
+關注
關注
4文章
811瀏覽量
23393
原文標題:阿里研究院院長高紅冰:新基建推動構建產業互聯網
文章出處:【微信號:industry4_0club,微信公眾號:工業4俱樂部】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