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2月1日16時左右,星際榮耀自主研發的“雙曲線一號遙二徐冰天書號”運載火箭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點火升空,火箭飛行出現異常,發射任務失利。
星際榮耀當天晚間公開表示,公司即刻著手調查并審議故障原因進行此次發射任務的歸零工作。
本次發射任務是2021年世界航天第一次失敗,也是中國民營航天企業這幾年的第三次失敗,2018年10月發射的藍箭航天的朱雀一號、2019年4月的零壹空間OS-M1均折戟。
中國民營商業航天的故事喜憂參半。前年,“雙曲線一號長安歐尚號”成功入軌,實現了中國民營運載火箭入軌零的突破,大眾奔走相告;如今“雙曲線一號遙二徐冰天書號”失利,懷疑聲音再起。
星際榮耀的技術實力被質疑,或許會影響大眾對星際榮耀的看好。
此前,星際榮耀擬科創板IPO,該司于2020年12月24日與天風證券和中信證券簽訂了上市輔導協議。星際榮耀若成功上市,或成為中國民營火箭第一股。
據投資人說(touzirenshuo)了解,除了星際榮耀,行業內其他民營火箭公司也有意謀求上市。
不得不說,這次發射失敗對于星際榮耀來說是一件非常遺憾的事情,對于年輕的中國民營商業航天來講,這也是所有人的遺憾,但通往星辰大海的道路從來都不是一帆風順。道阻且長,行則將至。
“投資人說”尊重每一個有價值的認知,并希望這些深度思想被更多人看見。
01商業航天迎來黃金十年
這并不是星際榮耀第一次實施發射任務。
此前,2019年7月25日,星際榮耀酒泉發射中心完成“雙曲線一號遙一長安歐尚號”運載火箭發射,成功將多顆衛星及有效載荷精準送入預定300公里圓軌道,實現了中國民營運載火箭成功入軌零突破。
時隔18個月,2021年2月1日,星際榮耀的“雙曲線一號遙二徐冰天書號”發射失利,星際榮耀的榮耀連續劇中斷。
這是星際榮耀的第二次發射、第一次失敗。國外的Space X也是歷經多次失敗才站在了商業航天舞臺的中央,我們不應該過多苛責這種失敗。從未來回望,這些都是寶貴的財富,也是必經的磨練。
這種對失敗的容忍度,也正表明,中國商業航天正在迎來黃金十年。
前瞻產業研究院顯示,2015~2019年,我國商業航天市場規模總體呈逐年增長態勢,2019年這一數值達到8362.3億元,同比增長23.5%。而Statista預測,到2030年,全球航天經濟規模預估達到6000億美元。
龐大的市場誘惑著創業者們下場,SpaceX的成功牽引著國人對民營航天的希望,政策的變動更像一只“無形的手”,推波助瀾。
2014年11月,國務院發布60號文件,文中明確提出:“鼓勵民間資本研制、發射和運營商業遙感衛星,提供市場化、專業化服務。”
2016年,國務院發表《2016中國的航天》白皮書,明確表示“鼓勵引導民間資本和社會力量有序參與航天科研生產、空間基礎設施建設、空間信息產品服務、衛星運營等航天活動,大力發展商業航天。”
天眼查專業版數據顯示,2016年,在業與存續的‘航天’企業有158家,到2020年底,這一數據直接飆升至2029家,4年增長了大約12倍。
商業航天賽道的爆發,催生了一批頭部企業的出現。藍箭航天、星際榮耀、星河動力等企業開始嶄露頭角。
2015年,藍箭航天成立,這是國內首家取得全部準入資質的民營運載火箭企業,聚焦大推力液氧甲烷發動機及中大型商業運載火箭研制。
2016年10月,星際榮耀成立,公司主要目標為研發商業運載火箭并提供系統性的發射解決方案,主張由固到液、由小到大、固液并舉的發展方向,小步快跑、快速迭代、持續進化的發展策略。
2018年2月,星河動力成立,公司定位于為國內衛星客戶提供高性價比商業發射服務的火箭公司,對外宣稱的產品線為:固液并舉、高低搭配、遠近銜接。
明星企業接二連三的出現,也意味著我國商業航天的競爭走向白熱化。
02商業航天處在高估值的王座上
2021年1月13日,媒體報道,星際榮耀擬科創板IPO,該司于2020年12月24日與天風證券和中信證券簽訂了上市輔導協議。
如果星際榮耀最終成功上市,那么他們就將成為中國民營火箭第一股。
2月1日,星際榮耀發射“雙曲線一號遙二徐冰天書號”。業內質疑聲音出現,懷疑星際榮耀的真實能力。投資人說(touzirenshuo)試圖以星際榮耀為例,來窺探中國資本市場在民營商業航天端的發力。
星際榮耀的第一筆融資發生于2017年11月,資方為中信信托、久泰藍山;
2018年6月,公司宣布完成A輪融資,資方為經緯中國、順為資本、久泰藍山、天風天睿等;
2019年1月,A+融資完成,投資方出現了鼎輝投資、經緯中國等;
2019年7月,公司完成Pre-B輪融資,資方為沃德融金投資、京港合眾;
2020年8月,公司宣布11.93億元B輪融資,資方為北京金融街資本、中金甲子、廣合信誠、泰中合投資、紅杉資本中國、中信證券、招商證券等。
一線明星資本大張旗鼓的入局豪賭國運,押注中國商業航天的未來。他們要做的就是,在天使輪到Pre-IPO之間,尋找一個最合適的點來切入。
這兩年,我們能夠看到一個明顯的現象,科創板開啟、科技型上市公司迎來高PE估值。二級市場對硬科技項目的青睞,直接改變了許多VC機構的投資策略。一線VC正在搶奪硬科技項目,比賽到達賽點,部分項目年內估值漲10倍。
但星際榮耀昨日未能發射成功,或許會影響大眾對星際榮耀的看好。
即使如此,商業航天的估值已經超出部分科技類項目。一位圈內人士透露,雖然國內部分商業航天企業被推上了高估值的王座上,但和國外SpaceX相比,仍有較大空間。
據外媒報道,SpaceX即將在2月份完成新一輪融資,屆時公司估值至少600億美元。
誠然,適度的泡沫其實有利于行業繁榮。當公司面臨同質化競爭時,為了拉開差距,這種壓力會倒逼著企業走向差異化,迅速完成產品的場景化驗證,確立行業頭部地位。
03三問民營航天商業化
我們認可商業航天正在迎來高速發展,也愿意接納它活在適度的泡沫之中。但我們更愿意保持謹慎,理性看待商業航天的發展。商業航天從來不是追求技術極致的游戲,而是強調性價比,但商業化真的那么容易嗎?
首先,商業航天需求是否真實存在?
星際榮耀副總裁霍甲曾在混沌大學的公開課上表示,火箭的商業應用場景其實可以分為兩部分:老場景的新應用,以及新場景的新應用。
其中,老場景的新應用有通信(太空寬帶)、遙感(地震救援)、導航(無人駕駛);新場景新應用則為太空運輸、太空移民、太空采礦、太空殯葬等等。
但當下,火箭商主要的“金主爸爸”,是攜帶上天的衛星。有民營火箭企業曾介紹,在中國市場至少有3000多顆衛星等待發射。中國四大衛星發射中心,酒泉、西昌、太原、文昌,一年能夠騰挪多長時間給到民營商業航天企業?真實的市場需求到底如何,或許都等待著商業航天企業去印證。
其次,以火箭為主的民營商業航天公司,真的有利潤嗎?
上一個技術高額投入的賽道是AI領域,融資時講述的故事是:我有大量應用場景,并且能夠坐著收錢,大量資本也紛紛以大筆融資額為AI故事買單。
但如今,LP對投資機構的回報率要求越來越高,耐心逐漸喪失。
商業航天的賽道上擠滿了航天創業者,卻不見商業化動作。LP們真的愿意長期投入嗎?一級市場的科技投資人堅持的長期主義,究竟能堅持多久?最直接能看到的是,一發火箭花費幾千萬,發射失利則代表大幾千萬的投入付之流水。
最后,民營火箭有競爭優勢嗎?
中國航天已經走了幾十年,投入大量人力、物力、精力發展至今,我們需要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實現更好的商業化。就像藍箭航天始創人張昌武曾回應市場將SpaceX和藍箭對比一樣,他聚焦的核心不是成為SpaceX,而是學習SpaceX的低成本和高密度的火箭發射能力。在向優秀競爭對手看齊的路上,中國民營商業航天需要研制出更有想象力和更有創造力的產品,如深空機器人等等,形成壓倒性競爭優勢。寫在最后:
不得不說,這次發射失敗對于星際榮耀來說是一件非常遺憾的事情,對于年輕的中國民營商業航天來講,這也是所有人的遺憾,但通往星辰大海的道路從來都不是一帆風順。道阻且長,行則將至。
回頭看中國的長征系列火箭,也是在不斷的失敗與成功中砥礪前行,每次失利都帶來系統的改進與完善。SpaceX的獵鷹一號在首次發射成功之前也經歷了三次的發射失敗,龍飛船更是花費了10年才成功實現載人航天飛行,當今光彩奪目的獵鷹九號,也是經歷了7次的發射失敗才遨游太空。
正視差距,擰緊每一個螺絲,攢足120分的飛天實力,是中國民營航需要繼續堅持的發展道路,6歲的民營商航天將來也一定大有可為。如果我們把時間軸拉得更長,或許會發現,我們今天面臨的疑問,都只是成長路上的情緒化表達。這可能并不重要,但它始終會留下印記,代表著看客對世界發展思考的記錄。
責任編輯:tzh
-
航天
+關注
關注
0文章
161瀏覽量
16923 -
衛星
+關注
關注
18文章
1721瀏覽量
67171 -
火箭
+關注
關注
0文章
388瀏覽量
28870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