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發燒友網報道 文/周凱揚)自開年以來,蘋果要造車的傳言就層出不窮,比如2024年開始量產,搭載革命性的電池技術等等。在科技巨頭紛紛轉向造車產業的風口浪尖上,蘋果作為如今的頭部公司,似乎卻很少談論相關的話題。
韓企還是日企
E-GMP平臺 / 現代
現代與起亞在今年1月初傳聞正與蘋果處于初期商討階段,并打算于2月中旬敲定交易。蘋果很有可能利用現代E-GMP平臺打造第一臺電動車,并由起亞負責美國地區汽車的生產。韓國媒體報道蘋果將投資起亞36億美元,以10萬輛作為第一年的產量目標。
然而2月8日韓聯社卻爆出消息,現代汽車和起亞都在今日發布公告,宣稱目前并未與蘋果公司就合作造車進行談判。這一消息的確認也使得兩家公司的股價紛紛大跌。
從蘋果的角度來看,這樣的“爆料”既不是出自本公司的“內鬼”,又并非出自行業分析師之口,反倒是來自合作對象。如此一來,走漏的風聲就不同于以往的戰略泄密,這對于追求產品計劃保密的蘋果來自然說不可接受。
然而也有相關人士提到了現代汽車集團對于這一交易本身也存在不滿,蘋果要想踏入汽車行業,必然要保證產能,因此尋找現有汽車廠商代工也是必然的選擇,然而此舉意味著蘋果將負責車內所有業務的整合。但現代汽車并不想因此背負蘋果供應商或代工廠的身份,這么做有損自己的品牌聲譽。
但現代和起亞的回應只是象征著談判的“暫停”,并不代表蘋果后續不會再度展開談判。
除了韓國汽車制造商外,據傳蘋果也在尋求與至少6家日本汽車廠商的合作機會,其中本田、馬自達和日產都拒絕對此發表評論,而三菱則稱并未與蘋果聯系,斯巴魯的CFO則在一次財報會議上表示從未聽說蘋果造車的交易。
考慮到蘋果在其他消費級產品生產制造的策略,也很有可能選擇麥格納斯太爾這樣的歐洲高端汽車代工企業。據了解,蘋果在立項初期就曾與麥格納斯太爾談過,但在曲折的泰坦計劃下,卻一直沒能談成合作。
曲折的泰坦計劃
據有關消息表示,蘋果從2014年起就一直在打造名為“泰坦計劃”的造車業務。在庫比蒂諾總部的一處秘密地點,共有1000余名員工參與電動汽車的開發項目。盡管在過去幾年里,內部問題和領導更替使得開發一再擱置,但從蘋果的動向來看,依舊沒有放棄消費級汽車的念想。
隨著項目的展開,蘋果開始不遺余力地從特斯拉、福特、通用和英偉達等公司挖人。2016年初,特斯拉CEO埃隆·馬斯克在接受采訪時也聲稱蘋果造車已經是一個“公開的秘密”了,并提到上千人的招聘規模是很難藏住一個項目的。不過馬斯克認為特斯拉同樣致力于創新的電動車制造,并不認為這是多大的威脅。
在2016年夏天,蘋果前高管Bob Mansfield重回蘋果后開始執掌汽車項目。但這時的汽車戰略轉向了自動駕駛的基礎技術,而不是生產汽車,蘋果隨后也在項目重啟后解雇了不少員工,許多員工也在這之后加入了其他自動駕駛初創公司。
Drive.ai的自動駕駛測試車輛 / Drive.ai
2019年1月,蘋果再次裁員了200名員工,并交給此前被挖去特斯拉五年的Doug Field和Bob Mansfield共同管理該團隊。到了2020年底,又傳出泰坦計劃已經交給現役的AI主管John Giannandrea,但他依然在負責Siri語音技術和機器學習相關的開發。2019年六月,蘋果收購了自動駕駛汽車的初創企業Drive.ai,該公司之前的主營業務是開發電動汽車的自動駕駛系統。
從泰坦計劃的曲折歷程來看,蘋果在這個項目的戰略上顛簸了許久,既沒有放棄自動駕駛系統的研發,也沒有放棄汽車本身的設計,與現代起亞合作的傳言反倒證實了蘋果已經開始準備好未來幾年推出新一代汽車產品了。
但知名蘋果分析師郭明錤也提到,考慮到延長的生產周期,更高的驗證要求,更復雜的供應鏈情況,以及與現階段產品截然不同的銷售和售后服務流程,第一臺蘋果車很可能要在2025年才會正式亮相。
果味十足的汽車專利
雖然蘋果造車的進展緩慢,但蘋果在專利上的出手速度可不慢。盡管不少人才已經去了Zoox和Waymo等自動駕駛公司,但他們貢獻的專利依然留在了蘋果。
蘋果在2017年提交了一份全息頭顯的專利,在擋風玻璃和側窗上顯示全息影像,只有車內能夠看到輸出的2D或3D內容。傳統的頭顯一般會在擋風玻璃上投射速度計等車輛信息,這樣為駕駛者提供有效信息的同時也可以直視前方道路。但這對投射影像的儀表盤、承載圖像的擋風玻璃和顯示內容來說,反射所需的角度都已經固定,這就對頭顯的位置給出了許多不必要的限制,比如無法在側窗上顯示等等。
蘋果的思路則是利用顯示元件生成輸出信號,再由車窗上的光組合器將信號投射給觀看者。光組合器由全息元件構成,可以實現與光線入射角不同的反射角度,這樣觀看者即便是在側窗上也能看到顯示內容。
對于當前大熱的激光雷達,蘋果也在汽車計劃上申請了相關專利。比如安裝在擋風玻璃后封裝更加緊湊的激光雷達,如此一來激光雷達可以安裝至擋風玻璃或后窗的支撐架構上,在不影響激光雷達深度感知的情況下,實時進行3D繪圖。
從這項專利來看,蘋果依舊對尺寸和外形設計有著苛刻的要求。據路透社報道,蘋果在2019年就與4家汽車激光雷達的供應商進行了商談,尋求“更小、更便宜、更容易量產的激光雷達”。但也有消息人士指出,蘋果對大部分產品都不滿意,未來很有可能利用半導體制造技術來自研激光雷達傳感器。
除此之外,蘋果還申請了一項專利,借助長波紅外傳感器(LWIR)來檢測視野中可視性較差的物體。比如在夜間、低能見度天氣等條件下,環境提供的光線有限,即便有了車燈等外部光源,部分物體的依然很難進行檢測,比如穿行公路的生物等。
長波紅外傳感器等無源傳感器可以解決這一需求,但這類傳感器的視野較為狹窄,而且分辨率較差,在不同的相對位置下,仍然存在忽略物體的可能性。因此蘋果打造了一套LWIR的視點視覺系統,利用多個LWIR圖像來獲取物體的額外細節,并借助單色傳感器、RGB傳感器或激光雷達等傳感器來擴展探測距離。
結語
在不少人的眼中看來,蘋果參與造車勢必會對其他汽車制造商施壓,尤其是被稱為“汽車界蘋果”的特斯拉。然而從短期來看,蘋果造車的工程與機械技術仍不足以對這些車廠造成威脅,但與蘋果一體化的生態才是他們忌憚的地方。
再者,汽車業務對蘋果的現有業務也是一次較大的沖擊,這不僅將改變蘋果的整體營業模式,更是很難做到當前產品這么高的利潤回報。也許這才是蘋果在汽車市場躊躇的原因,但蘋果已經有了不少技術積累,在業務調整多次后也不愿砍掉這一項目,勢必也會在成熟的時機放出這個重磅。
本文由電子發燒友網原創,未經授權禁止轉載。如需轉載,請添加微信號elecfans999。
-
蘋果
+關注
關注
61文章
24443瀏覽量
199445 -
激光雷達
+關注
關注
968文章
4008瀏覽量
190196 -
自動駕駛
+關注
關注
784文章
13910瀏覽量
166758 -
起亞
+關注
關注
0文章
79瀏覽量
9168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