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造車傳聞再度爆發,剛剛華為才發布了華為mate x2;從華為mate x2的價格暴漲也是看出,華為還是有實力的,或許造造車也不太難。消息傳得有板有眼,以后華為消費者業務部門負責人余承東將把重心轉向電動汽車?而且華為已開始內部設計電動汽車,并與國內供應商接洽,計劃最早在今年正式啟動該項目?就是不知道華為Mate50系列還是否能夠一樣驚艷!
2月26日消息,有媒體報道稱,華為計劃推出自有品牌電動汽車,正和長安汽車、北汽藍谷協商代工制造事宜。
該消息最初由路透社援引四位知情人士的話曝出,華為計劃生產自有品牌的電動汽車,并可能在今年推出部分車型。
記者針對此事采訪華為公司,華為方面回應稱:華為對于智能汽車解決方案的策略不變:華為不造車,聚焦ICT技術,做智能汽車增量部件供應商,幫助車企造好車。
很明顯,在美國針對華為的貿易制裁實施了兩年之后,華為正在多方面拓展自身的業務版圖,而其本身深厚的技術積淀正好能夠契合汽車產業智能化浪潮的需求。此外,許多業內人士認為,美國政府不太可能撤銷針對華為的禁令。因此華為尋找業務增量的目的在于維系自身的繼續發展。
中國是全球最大的電動汽車市場,隨著政府大力推廣新能源汽車,到2025年,包括純電動汽車、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和氫燃料電池汽車在內的新能源汽車銷量預計將占中國汽車年總銷量的20%。行業預測稱,2021年中國新能源汽車銷量將達到180萬輛,高于2020年的130萬輛。面對如此巨大的市場空間,中國的科技公司包括華為、百度、阿里巴巴、滴滴等一直在加大對電動汽車的關注,用自身的技術優勢或多或少地加入到這一浪潮之中。
多年來,華為一直在為電動汽車開發一系列技術,包括車載軟件系統、汽車傳感器和5G通信硬件。該公司還與戴姆勒、通用汽車和上汽集團等汽車制造商建立了合作關系,共同開發智能汽車技術。官方專利記錄顯示,最近一周,華為就獲得了至少四項與電動汽車相關的專利,包括電動汽車之間的充電方法和電池健康檢查方法的專利。
華為不會造汽車
這句話自從被任正非在華為內部的會議上說出后,很快就成為了華為眾多高層對外的“統一口徑”。不過,即使華為多次表明“不造車”的態度,但傳言依舊沒有停止。北汽藍谷就表示目前與華為僅有技術層面上的合作,并無涉及代工。
2020 年 11 月 20 日,在華為官宣不造車的同時,還就智能汽車部件業務的管理作出了兩項重要決定:
將智能汽車解決方案 BU 的業務管轄關系從 ICT 業務管理委員會調整到消費者業務管理委員會,同時任命汪濤為消費者業務管理委員會成員。
重組消費者 BG IRB 為智能終端與智能汽車部件 IRB,將智能汽車部件業務的投資決策及組合管理由 ICT IRB 調整到智能終端與智能汽車部件 IRB;任命余承東為智能終端與智能汽車部件 IRB 主任。
綜合自 環球網 環球時報
-
電動汽車
+關注
關注
156文章
12147瀏覽量
231841 -
華為
+關注
關注
216文章
34509瀏覽量
252381 -
智能駕駛
+關注
關注
3文章
2565瀏覽量
48832 -
智能汽車
+關注
關注
30文章
2878瀏覽量
107408 -
長安汽車
+關注
關注
0文章
218瀏覽量
13803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